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4.4物质的比热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比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比热跟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C、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 2. 水是一种比热容较大的物质,下列生产和生活中与水的这种特性没有关系的是(   )
    A、初春的秧田,晚上灌水保温 B、仲夏的街道,路面洒水降温 C、深秋的沿海,昼夜温差较小 D、隆冬的室内,暖气管热水供热
  • 3. 人们为了认识事物,常常要进行比较,并引入相应的科学量。下列关于“比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比较物体冷热程度,引入科学量——温度 B、比较物体吸热能力,引入科学量——比热 C、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科学量——密度 D、比较物体占有空间,引入科学量——体积
  • 4. 小金根据表中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J(kg·℃)

    2.1×103kg/m3

    2.1×103kg/m3

    酒精

    2.4×103kg/m3

    沙石

    0.92×103kg/m3

    煤油

    2.1×103kg/m3

    0.88×103kg/m3

    A、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不变 B、煤油和冰的比热相同,所以比热不是物质的特性 C、100g的铝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盘,铝温度变化较大 D、同温度的100g水和200g煤油升高到同一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不同
  • 5. 小明对三烊湿地公园内的气温和水温进行了观测,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可判断(   )

    A、实线代表水温,虛线代表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B、实线代表水温,成线代表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C、实线代表气温,虚线代表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D、实线代表气盘,虚线代表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 6. 水是一种比热容较大的物质,下列生产和生活中与水的这种特性没有关系的是(   )
    A、对秧田晚上灌水,白天放水 B、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 C、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 7. 小明同学阅读了课本“图4-35比较几种物质的比热大小”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D、质量相等的钢铁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比砂石吸收热量多
  • 8. 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

    A、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 B、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 9. 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
  • 10.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11.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 12.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二、填空题

  • 13. 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利用四套与如图相同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300

    25

    35

    12

    2

    150

    25

    35

    6

    3

    煤油

    300

    25

    35

    6

    4

    煤油

    300

    25

    30

    3

    (1)、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 , 以防止受热不均匀导致烧杯底部炸裂。
    (2)、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通过分析上表中1和3两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14.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乙液体的比热容。在0~90s的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

  • 15.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⑵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⑶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分别达到4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Q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⑷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 16. 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填“快”或“慢”);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大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填“多”或“少”)的热量。
  • 17. 某同学分别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B两杯中的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如果A、B两杯中的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杯中液体的比热较大。
    (2)、如果A、B两杯中是同种液体,那么杯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 18. 为了探究“液体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小乐用水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并根据水温的变化绘制了图乙中的曲线a。

    (1)、从曲线a可知,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特点是
    (2)、小欢也用水完成了上述实验并得到图乙中的曲线b,则(填“小乐”或“小欢”)的实验所用水的质量较大。
    (3)、小欣用与小乐等量的另一种液体也做了上述实验并得到图乙中的曲线c,则该液体的比热比水
  • 19.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内分别放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煤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同时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

    (1)、观察到的现象是:(选填“甲”或“乙”)瓶口的气球先变得较大些。
    (2)、当塑料瓶中的煤油和水都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时,两者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20. 为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某小组作了如下图甲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1)、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 , 以防止受热不均匀导致烧杯底部炸裂。
    (2)、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21. 炎热的夏天赤脚走在水泥地上,感觉水泥地很烫脚,而进入游泳池又觉得池水很凉。这主要是因为水泥地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同样的太阳照射下,水升温比水泥地升温(选填:“快”、“慢”或“一样快”)。
  • 22. 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和二氧化碳。

三、实验探究题

  • 23. 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室的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为他们的实验记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编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300

    20

    30

    12

    2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①分析上表,得出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②如果只从降温效果考虑,要让一块100℃的金属降温,质量相同、温度都是10℃的水和煤油,哪个效果更好?其理由是

  • 2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两只规格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②将两只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并插入温度计,读出水和煤油的初始温度;

    ③用酒精灯加热 6 分钟,观察并记录每分钟水和煤油中温度计的示数。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
    (2)、该实验通过反映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大小。
    (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并绘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图,请在图上描绘出煤油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 25.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上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明选择(填 “方案一”、“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水的温度/℃

    2

    2

    2

    3

    油的温度/℃

    2

    2

    3

    4

  • 26. 如图甲设计一个”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的探究实验,其部分装置如图所示,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实验器材都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中,怎样保证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大致相同:
    (3)、水和食用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判断出a物质是;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加热更长的时间。(选填“水”或“煤油”)
  • 27. 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300

    20

    30

    12

    2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填烧杯号)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3)、分析上表,综合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四、解答题

  • 28. 小明随父亲前往酒厂考察白酒酿制过程。知道白酒是发酵后粮食里的酒精从蒸锅中蒸煮出来的,蒸煮装置如图。蒸锅实际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封闭后与输气管相通,然后将“气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储酒罐。罐内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直接饮用,需要与适量水混合勾兑。白酒的“度数”是指在20℃的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亳升数。(ρ=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将冷凝池内的输汽管设计成弯弯曲曲的目的是
    (2)、在冷凝池中用水作冷却剂,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哪一种物理性质?
    (3)、该酒厂生产的瓶装白酒标有“500mL,45度"的字样,则这种白酒的密度是多少?(不考虑勾兑时体积的变化)
  • 29.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已知:ρ>ρ煤油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b物质是。(选填“水”或“煤油”)

    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的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

  • 30.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升温20℃所需时间/s

    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来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4)、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烈日下,溪边的砂石烫脚,而溪水却是凉凉的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 31. 小强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结束后,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他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比水升高得多,请你在图2中画出沙子温度升高的大致图像。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选填“较大”“较小”)
  • 32.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这样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如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 ,那么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