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2. 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2. 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3. 小军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靠近手指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靠近放大镜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远离放大镜4. 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3. 小军用放大镜看指纹,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靠近手指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远离手指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靠近放大镜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远离放大镜4. 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在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  
                                                                        B、 图中,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在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  
                                                                        B、 图中,圆形的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图中,圆形的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D、 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D、 图中,彩虹成因与日环食的成因相同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图中,彩虹成因与日环食的成因相同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 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C、眼睛的成像原理与此图一致 D、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下列做法,光屏还能承接到清晰像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C、眼睛的成像原理与此图一致 D、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下列做法,光屏还能承接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 B、仅将蜡烛和光屏对调 C、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线处 D、向左移动蜡烛的同时向右移光屏7. 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凸透镜换成平面镜 B、仅将蜡烛和光屏对调 C、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线处 D、向左移动蜡烛的同时向右移光屏7. 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8. 如图所示,小明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 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 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8. 如图所示,小明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判断( ) A、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B、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C、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D、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9.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B、此镜片为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C、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D、此镜片为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9.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0. 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说明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说明了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0. 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分析描述正确的是(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说明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说明了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 
                            11. 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填“凸”或“凹”)透镜,其物镜成像原理与相同。(填“照相机”“投影仪”)12. 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选填“顺吋针”或“逆时针”)。 13. 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观察较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14. 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用手机上网课,和老师互动交流学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能量”),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下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的是图 , 其矫正的原理是图(填对应的序号)。 13. 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观察较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14. 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用手机上网课,和老师互动交流学习,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能量”),但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下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的是图 , 其矫正的原理是图(填对应的序号)。 15. 河水看起来比真实的要浅,这是光的缘故,所以不要冒然下河游泳。小明的爷爷是远视眼,他需配戴合适的(选填“凸”或“凹”)透镜。16. 一位同学用类似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的像比原来(选填“变大”或“变小”)。 15. 河水看起来比真实的要浅,这是光的缘故,所以不要冒然下河游泳。小明的爷爷是远视眼,他需配戴合适的(选填“凸”或“凹”)透镜。16. 一位同学用类似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此时的像比原来(选填“变大”或“变小”)。 17.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17.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18. 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选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选填“实”或“虚”)像.19.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镜,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些。 18. 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选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选填“实”或“虚”)像.19.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镜,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些。三、作图题- 
                            20. 根据透镜的性质,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1. 如图所示,光源M(图中没画出)放在焦距为3cm的凸透镜前,0cm处为凸透镜光心。a、b、c是M发出的三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交于M'。请在图中画出确定光源M的光路图并画出c经凸透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1. 如图所示,光源M(图中没画出)放在焦距为3cm的凸透镜前,0cm处为凸透镜光心。a、b、c是M发出的三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交于M'。请在图中画出确定光源M的光路图并画出c经凸透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表示凸透镜) 表示凸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把烛焰放在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撤掉光屏,眼睛在A处(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3)、如图丙,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a点,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接着光屏和凸透镜不动,把蜡烛从a点移到b点,要使烛焰的像还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上,可以将光屏(靠近/远离)凸透镜,或者光屏不动,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再加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23. 如图所示,小红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把烛焰放在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撤掉光屏,眼睛在A处(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3)、如图丙,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的a点,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接着光屏和凸透镜不动,把蜡烛从a点移到b点,要使烛焰的像还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上,可以将光屏(靠近/远离)凸透镜,或者光屏不动,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再加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23. 如图所示,小红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先组装器材,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小红把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再把光屏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上会呈现清晰的烛焰像,这是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接着,小红用厚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 , 亮度将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红能观察到像的方法是 。24.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先组装器材,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小红把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再把光屏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光屏上会呈现清晰的烛焰像,这是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接着,小红用厚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 , 亮度将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小红能观察到像的方法是 。24.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 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步骤(3)中蜡烛向左移动,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或“右”)调节,且光屏上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现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光屏上(“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 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步骤(3)中蜡烛向左移动,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或“右”)调节,且光屏上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现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光屏上(“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五、计算题- 
                            25. 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 . 六、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