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的反射形成回声 B、“隔墙有耳”——固体能够传声 C、“引吭高歌”——“高”是音调高 D、用超声波消洗眼镜——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2. 琵琶、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前需要先定弦,为使其发出的音调变低,应采用的办法是(   )
    A、放松弦线 B、拉紧弦线 C、用更大的力拨弦线 D、以上方法都不行
  • 3.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的物理知识,下列游玉对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声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声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 4. 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上课时老师常用“小蜜蜂”扩音器进行讲课。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 5. 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对晓理说“请小声讨论,不要影响其他组同学讨论。”这是提醒晓理要控制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 6.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 7. 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将一只闹钟放在纸盒中(如图),并在盒内放入不同材料,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 8.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 9. 小提琴使用前,乐师常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振幅 C、音色 D、音调
  • 10. “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是从小就在学习的基本礼仪。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二、填空题

  • 11. 某种昆虫依靠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那么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够”或“不能”),因为人的听觉范围是 
  • 12. 开运动会时,运动场上传出“忽大忽小”的锣鼓声,“忽大忽小”指声音的;能区分出锣声与鼓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
  • 13. 如图,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拨动钢尺时用力的大小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不同。

  • 14.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相同的是两图。

  • 15. 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20Hz(选填“低于”或“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往往伴随着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产生,达到一强度就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声波。
  • 16. 上课时,同学们能听见老师的讲课声,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用手机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 17. 文艺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 
  • 18. 音乐课上同学们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同学们的歌声是声带产生的,歌声是通过传播到音乐老师的耳朵里;室外的人依据声音的很轻易就辨别出老师在用钢琴为同学们伴奏。
  • 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相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甲、乙、丙中音调相同的是;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

  • 20. 如图所示为超声驱狗器,对着狗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从而避免了遇狗伤人事故,如果要使人也听到此声音,可以将(选填“音量调大”或“音调调低”)。

三、作图题

  • 21. 如图所示的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

四、实验探究题

  • 22. 小红在练琴时发现,古筝、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也会不同,她猜想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长度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通过实验来探究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根据猜想选择的实验器材。

    影响因素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20

    0.3

    B

    20

    0.7

    C

    尼龙

    30

    0.5

    D

    尼龙

    40

    0.5

    E

    镍合金

    40

    0.5

    (1)、根据小红的猜想,要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她需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保持不变;
    (2)、如果选用编号D、E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可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是否有关。
  • 23.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划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一只手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钢尺,听其响度;再用大一些的力拨动钢尺,这时钢尺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频率(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
  • 24.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0cm

    0.2mm

    钢丝

    10cm

    0.1mm

    钢丝

    5cm

    0.1mm

    钢丝

    5cm

    0.1mm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钢丝;
    (3)、先后用同样的力拨动丙钢丝和丁钢丝,是为了探究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关系;
    (4)、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25. 下面是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的现象,说明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声源的有关,而且是越大,声源响度越
    (4)、在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法。

五、计算题

  • 26.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辆是否超速,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算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一辆汽车的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s,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1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汽车行驶速度不变。求:
    (1)、超声波信号(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
    (2)、第一次超声波信号到达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3)、汽车的行驶速度。
  • 27.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秒内做了1500次振动,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六、简答题

  • 28. 蝴蝶在花丛中飞行,它的翅膀不停地振动,我们却听不到声音,而蜜蜂飞行时我们却能听到声音,这是为什么?
  • 29. 火山爆发能产生次声波,还有哪些现象能产生次声波?(举两例)人为什么要尽量远离次声源?
  • 30. 为什么在冬天常听到风吹电线呼呼作响,而在夏天风吹电线却听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