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5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计25分)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 , 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 , 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孙杨挥动双臂,神采飞扬 , 充满着民族自豪感。3.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可以诗意地栖居,城市也有乡愁。乡愁是一种对过去的无名的疼惜。______________。
①更别说那些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以及无数承载历史、以人名或事件命名的道路与广场。
②比如,巴黎的惊世之美,就在于它穷尽时空之维。
③在这里,即使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普通民宅,也难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④它向世界开放,容纳各种文化;它跨越千年,为历史保留现场。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B、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C、正月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这并不只是为了记忆的方便,在这样的日子设定节日,至少有两层意义:一为张扬高洁与率性的人性,二为舒展慎终追远的情怀。 D、金丝楠乌木就更加珍贵了,它是金丝楠木生长几百、上千年后,由于地震、泥石流等地层变动,被埋在地下几千年、上万年而形成的特殊木材。5.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有朋自远方来”,美丽秦淮欢迎你!白天,你可以在人声鼎。沸的夫子庙听市声彼此应和。 ,尽享人间烟火气;夜晚,荡舟秦淮河上,在jié然不同的风景中感受静mì氛围,别是一番滋味。相信丰富多彩的秦淮画卷可以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兴尽而返,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喜出望外 各得其所)。
(1)、给加点字注音。人声鼎 应和
(2)、根据拼音写汉字。jié然不同 静 mì
(3)、从括号中选一个词语替换画线句,写在横线上:。(4)、请用正楷字体抄写“有朋自远方来”。6. 在“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材料一:原国家女篮队长隋菲菲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中国青年报》,成为该报青春形象大使。隋菲菲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与《中国青年报》理性、敏锐、先锋的办报要求不谋而合。在未来5年内,隋菲菲将主要负责《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代言活动。
材料二:在某大学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了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诉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是关注选手们的外表。我认为,‘校园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代文阅读(共计28分)
-
7.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删节)
胡适
从前有一位大哲学家做了一篇《读书乐》,说到读书的好处,他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禄,可以不至于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轻的漂亮太太。诸位听了笑起来,足见诸位对于这位哲学家所说的话不十分满意,现在我就讲所以要读书的别的原因。
第一,因为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
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字,可以把知识传给别人,又传至后人,再加以印刷术的发明,许多书报便印了出来。所以人最大的贡献就是能累积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使后人可以节省很多脑力。非洲野蛮人在山野中遇见鹿,他们就画了一个人和一只鹿以代信,给后面的人叫他们勿追。(A)
但是把知识和经验遗给儿孙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有用处的,因为这是前人很好的教训。现在学校里各种教科书,如物理、化学、历史等等,都是根据几千年来进步的知识编纂成书的,一年、两年,或者三年教完一科。自小学,中学,而至大学毕业,这十六年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得来的知识学问和经验,所谓进化,就是叫人节省劳力。
蜜蜂虽能筑巢,能发明,但传下来就只有这一点知识,没有继续去改革改良,以应付环境,没有做格外进一步的工作。人呢,达不到目的,就再去求进步,而以前人的知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如果每样东西,要个人从头学起,而不去利用过去的知识,那不是太麻烦了吗?所以人有了这知识的遗产,就可以自己去成家立业,就可以缩短工作,使有余力做别的事。
第二点稍复杂,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
不错,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但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好比戴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远的可以变近,所以读书要“戴眼镜”。不读书,学问不能进去,读书没有门径,学问也不能进去。(B)
我十二岁时,各种小说都看得懂,到了三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很多不懂。讲到诗经,从前以为讲的是男女爱情、文王后妃一类的事,从前是戴了一副黑眼镜去看,现在换了一副眼镜 , 觉得完全不同。
现在才知道诗经和民间歌谣很有关系。对于民间歌谣的研究,近来很有进步,北平有歌谣周刊,歌谣丛书,关于各地歌谣收罗很广。我们如果能把歌谣的文章,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幼稚时代的环境和生活很有趣味,例如诗经里有一段说:“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在从前眼光看来,觉得完全讲不通,现在才知道当时野蛮人社会有一种风俗,就是男子向女子求婚,要打野兽送到女家,若不收,便是不答应。
还有诗经里“窈窕淑女”一节,从比较民族学眼光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人,吃饭时可以打鼓弹琴,丝毫没有受礼教的束辉。再从文法方面来观察,像诗经里“之子于归”、“黄鸟于飞”、“凤凰于飞”的“于”字,此外,诗经里又有几百个“维”字,这些都是有作用无意义的虚字,但以前的人却从未注意及此。
总之,书是越看越有意义,多读书是为了要读更多的书,最大的毛病就在怕读书,怕书难读。越难读的书我们越要征服它们,这才是我们的“读书乐”。
(1)、 文章开头引述大哲学家提到读书好处的文字有什么作用?(2)、下面文字作为论据,它应该放在文中A处还是B处?为什么?曾子固说过:“(读)经而已,不足以致(致:达到、实现)经”,所以他对于《本草纲目》、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所谓“致已知而后读”,读书无非扩充知识而已。
(3)、文中“从前是戴了一副黑眼镜去看,现在换了一副眼镜,觉得完全不同。”加下划线的“黑眼睛”和“换了一副眼镜”分别指的是什么?(4)、比较本文与下面三篇议论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要求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第一栏仅填写一项字母序号)A.《最后一次演讲》 B.《敬业与乐业》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与本文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
②本文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
③抄录本文中能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惟有垂杨管别离
许多年后,我常常想起病房里的岳老师与那个七岁的小病号。
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这两人并不相识。岳老师曾经是一家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家小学已经关闭多年,所以这时的岳老师事实上已不再是老师了;小病号则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他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住院的日子令人感觉灰败,如果不是飘进病房的柳絮通告了春天的来临,病人们全然没有注意到病房外的绿意。
作为医院的老病号,在单调重复的日子中,岳老师与小病号自然而然地相识了。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后来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常跑医院,我与岳老师有些交集,他们的故事便进入了我的视线。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当她给小病号讲课的时候,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输液一结束,岳老师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
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故意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小病号毕竟年龄尚小,顽皮好动,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他便经常答不上来岳老师的问题。比如那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二十遍。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那句诗就像是活生生地在小病号的身体里打了结,一到考查的时候,他死活就背不出来,岳老师愈发伤心。
到了最后,连小病号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年就要死了,背这些干什么?”
说起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甲】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出了走廊,就痛苦地抽泣起来,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了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是要教小病号更多。岳老师自己的病本就不轻,但自此之后,我却经常能看见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的后面,见缝插针地给他讲课。病房里的教学最常见,瘦骨伶仃的小病号躺在病床上认真听,憔悴的岳老师坐在一旁小声讲。这场景神圣却也让人心酸。“既然没死,就得活出意义。”岳老师对我说。
但是,她和他还是终有一别。——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已经决定,要带他转院,去北京。闻听这个消息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岳老师夜夜失眠。
深夜,她悄悄离开了病房,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说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个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文单词。
九点钟,小病号跟着父母离开了。离开之前,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了,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了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了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捏他的小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哪知道,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的名字,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了小病号在院子里的叫喊。
那竟然是一句诗,正在被他扯破了嗓子叫喊出来:“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是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便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又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五月间,阳光正好,窗台上有流泻的碎金。风暖暖的,有柳絮悠扬地飘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
小病号站在一楼的草地上,他脱去了苍白的病号服,穿上了黄亮的T恤,骤然显得挺拔了些,有了小小少年的英姿。他仰着头,紧盯着病房的那扇窗户,努力地挺着身子,双手在嘴边拢成个小喇叭,大声地喊着,一字一顿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病区。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诵出了那句诗,但岳老师并没有应答,【乙】她正泪如雨下,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咬住了袖子。
除了隐约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没有一个人上前劝说,全都陷于沉默之中, 听凭她哭下去,哭出悲,哭出喜……
后来,我常想:生命的相遇相别,正如花开花谢,都是必然。但有些生命的碰撞,却会燃起星火,照亮彼此的人生。
(作者:李修文 有删改)
【注】[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出自《杨柳枝词九首》(唐 刘禹锡)。陌:街道。垂杨:即垂柳。管别离,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有惜别之意。
(1)、在病房里,长住医院的岳老师与小病号居然自动结成了师生,他们你教我学,发生了一些故事。请根据文中情节的发展补充填空。在病房里的众人面前,小病号顺利地通过了考核,岳老师很骄傲。
①
想到自己的病情,小病号恼怒地说不想学习了,岳老师痛哭之后反而教得更多。
②
仓促告别之后,小病号在楼下完整地背出了那首诗,岳老师悲喜交加。
(2)、本文写了岳老师两次哭泣,请你从文中[甲][乙]处中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她哭泣的原因。(3)、请从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简要赏析。他仰着头,紧盯着病房的那扇窗户,努力地挺着身子,双手在嘴边拢成个小喇叭,大声地喊着,一字一顿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病区。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段中“有些生命的碰撞,却会燃起星火,照亮彼此的人生”这句话的理解。三、古诗词鉴赏(共计6分)
-
9. 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四、文言文阅读(共计9分)
-
10.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期在必醉 ②环堵萧然 ③短褐穿结 ④以此自终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联系文章内容填空
文中“ ”一句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分别是 、 、 。(4)、陶渊明“好读书”却又“不求甚解”,这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五、写作(共计50分)
-
11.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个老铁匠,他打的铁比谁都牢固,可是因为他木讷又不善言,所以卖出的铁很少,所得的钱仅仅只够糊口而已。
人家说他太老实,但他却不管这些,仍旧一丝不苟地把铁链打得又结实又好。
有一次,他打好了一条船用的巨链,装在一条大海轮的甲船上做了主锚链。
这条巨链放在船上好多年都没有机会派上用场。有一天晚上,海上风暴骤起,风急浪高,随时都有可能触到礁石上。船上其他的锚链上都像纸做的一样,根本受不住风浪,全都被挣断了。
最后,大家想起了那条老铁匠打的主锚链,把它抛下海去。
全船一千多乘客和许多货物的安全都系在这条铁链上。铁链坚如磐石,它像只巨手紧紧拉住船,在狂风中经住了考验,保住了全船一千多人的生命。
当风浪过去,黎明到来,全船的人都为此热泪盈眶,欢腾不已……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