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塞尔维亚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个事件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珍珠港事件 C、萨拉热窝事件 D、九一八事件
  • 2. 下图为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图,它有助于我们理解(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后果 B、一战爆发及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原因 C、美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原因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
  • 3.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 4.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
    A、维新变法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 5. 名士王湘绮曾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此联讽刺的是(     )

    A、孙中山  B、袁世凯   C、段祺瑞   D、黎元洪
  • 6. 1918—1919年,李大钊先后发表《庶民的胜利》和《新纪元》,以“世界革命的先声”和“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来评论某一历史事件。他评论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抗西方列强、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下列历史事件与材料相符的是(   )

    ①俄国二月革命   ②中国辛亥革命   ③埃及华夫脱运动   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日本福泽谕吉曾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据此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9. 下侧资料是1919年6月间上海等地发给北洋政府的部分电函名称,这些电函作为史料能直接证明(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

    ②上海在五四运动期间开展“三罢”斗争

    ③五四运动声势浩大,上海是运动的核心

    ④五四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0.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的共同点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
    A、运动中心都在北京 B、运动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 C、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D、都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 11. “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军歌应出自(    )
    A、八路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 12. 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事件
  • 13. “论从史出”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A、《凡尔赛条约》签订→美国的“门户开放”最终得以实现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改变两大阵营力量对比
  • 14.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③“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轰,前进!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 15. 二战时期,《纽约时报》对中国的一篇报道称:“俘虏全遭杀害;日军的暴行扩大,一般市民亦遭屠戮;美国大使馆遭袭击;蒋介石战术拙劣,守军将校逃跑,致使首都失陷。”这一报道可用来佐证(   )
    A、南京大屠杀 B、潘家峪惨案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大轰炸
  • 16.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统一战线、9月3日、收回台湾”,它的谜底应是()
    A、召开中共一大 B、抗日战争胜利 C、解放战争胜利 D、成立新中国
  • 17.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国共双方兵力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某一时期”指的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8. 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有直接联系的是(   )
    A、武昌起义——蒋介石 B、北伐战争——孙中山 C、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李大钊 D、重庆谈判——周恩来
  • 19.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同点有(   )

    ①都发生于1945年的重庆

    ②都确立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③只有国共两党的代表参加

    ④都为实现民主统一带来曙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0. 中华民族摆脱屈辱,实现“站起来”梦想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解放战争胜利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 2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材料二:“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这里,孙中山为了实现最终“梦想”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2)、《全球通史》称这时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
  • 22. 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历来被高度关注。

    材料一:“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备具,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出发,高度肯定农民的长处,……主张“耕者有其田”。

    ——选自《农功》(孙中山著于19世纪90年代)

    材料二: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急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材料三: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1)、为实现“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后来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在农村根据地进行了什么革命,采取了哪些具体内容?
    (3)、根据材料分析,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平民伤亡(人)

    物资损失(美元)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世界

    中国

    61个

    17亿人

    1.1亿人

    5000万人以上

    9000万

    3500万

    4万亿

    1000亿(直接)

    5000亿(间接)

    【历史启迪】

    图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图2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

    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二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莫斯科保卫战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二战”的史实,你能得出二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3)、图1和图2所示会议对德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从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是什么?
  • 24.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兄弟连心建军校】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兄弟齐心共抗日】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这次革命建立的是什么统一战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并分别例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史实及其影响
    (3)、根据上述两个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2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来时路,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立之路】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 , 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

    ——摘录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

    材料二:【苏醒之路】

    有人说: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的苏醒之年。纪录片《中国1927》对应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标,每个城市承载一个主题,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讲述最真实的历史,解读不为人熟知的“那一年”。

    材料三:【抗争之路】

    .....泪别苏区千里雁炮声惊梦,英雄扼腕,莫道征途险。赣南雨夜星河溅,黔北深冬曙光......。”

    ——毛泽东《青玉案・遵义会议》

    材料四:【胜利之路】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对上述划线部分加以说明。
    (2)、上海、南昌两座城市承载的主题分别为《风暴》、《惊雷》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3)、“黔北深冬曙光”中的“曙光”有何寓意?“莫道征途险”,请列举其中充满智慧的一场战斗。
    (4)、中国共产党从“城市-农村”,再从“农村-城市”分别与什么事件有关?分别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