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朴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22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0分)
-
1. 1950年8月,美国《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了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2.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清朝科举考试也要求考生必须在原籍地以本身所属户籍类别参加。这反映了户籍制度的实质是( )A、维护儒家伦理道德 B、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C、限制人口的流动 D、保证选官相对公平3.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决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决定( )A、丰富了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 B、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 C、有利于中国快速战胜所有重大疾病 D、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4. 16世纪的欧洲,“在各种暴力活动和血腥屠杀中,世俗政权不断地向前推进……政府接受了以前教会人员占有的大多数财产,取得了任命或至少批准高级神职人员的权力”。材料所述现象对西欧发展的影响是( )A、王权专制取代宗教自由 B、推动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建立 C、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5. 19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文官制度改革,明确文官的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不得兼任议员,不得介入党派政治活动。之后,欧美其他国家都先后建立了文官制度,文官只对法律或法定职权负责,其去留不受政潮的影响。这一变革( )A、是西方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B、阻碍了西方民主政治发展 C、充分体现分权制衡的特征 D、保证了施政措施的连续性6. 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趋激烈,楚、晋、秦国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大不相同。“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 )A、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的控制 B、国君通过郡县统治各地 C、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 D、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7. 西汉对于官僚权力的约束较为有效,如荐官有责、上级考课、设刺史以查地方、职务回避制等做法,都从制度层面对官吏用权加以制衡,使得权力不至妄为,因而“政平讼理,百姓无愁怨”。这体现了西汉( )A、官僚制度臻于完善 B、官僚约束较为有效 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由人治向法治转变8. 土司制度是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明政府规定:对“不志诚”“犯了法度”“不系世袭”者,即行“改流”;“不系世袭”者呈报朝廷后,可以袭替。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宣布予其世袭,以示绥抚。据此推知,明代的土司制度( )A、加速了土司世袭制的瓦解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 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9. 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ˈ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10.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A、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B、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C、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11. 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部分):
时间
事件
外交谈话提要
2013年
博鳌亚洲论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4年
中法建交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15年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6年
在伊朗发表署名文章
“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
博鳌亚洲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习近平外交思想( )
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12. 1965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1999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的民族区域自治特点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 C、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3.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退还国会复议,如国会在规定期限(10天)届满之前休会,总统就可以把法案搁置不理,装进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无效,这就是所谓的“口袋否决权”。据统计,从1789—1988年,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共计1000多次。这一规定体现了( )A、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B、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 C、总统实际权力大于国会 D、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激化14. 在英国传统的福利国家制度下,中央政府统一规定福利保障的覆盖范围、福利保障水平和具体福利项目。20世纪90年代,布莱尔政府强调福利既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强调个人自我保障,建设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责任机制。据此可知,布莱尔政府( )A、极大提高了民众生产积极性 B、扩大了社会保障的多元化程度 C、进一步削弱了政府行政权限 D、清除了福利国家存在的弊端15. 隋唐政府为解决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打击门阀士族特权,实行科举制。英国为适应工业革命的发展,实行文官制度。1905年,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这说明( )A、选官制度改革解决了社会现实问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选官制度改革 C、统治危机是改革官制的重要原因 D、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16. 下表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反映出( )1944年7月
1947年10月
1949年8月
1950年11月
1951年7月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国际社会的法制化 B、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 C、国际社会保护弱者 D、经济是国际交往主要内容17. 秦朝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财政税收等;而唐朝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吏、兵、刑、户、礼、工六部具体执行。关于唐朝制度与秦朝制度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九卿对行政工作的分类比唐朝六部更加严密 B、唐朝基本上实现了行政事务与宫廷事务的分离 C、唐朝六部制相比秦朝九卿制弱化了中央集权 D、从九卿制到六部制的变化有助于精简国家机构18. 唐德宗时,太常寺协律郎沈既济对选官制度有过中肯评价:“按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至于齐、隋,署置多由请托。故当时议者,以为与其率私,不若自举;与其外滥,不若内收。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A、肯定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看到两种选官制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认为开创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指出了察举制对专制皇权的破坏作用19. 某学者指出东周初始,“以天为宗,以德为本”的观念逐渐衰落,中原大地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了实现一统天下,诸侯国在构建、变革体系秩序的过程中,必定会遵照一定的规范、原则和机制,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材料说明了( )A、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瓦解推动了社会变革 B、“以德为本”的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法家思想符合时局变化的趋势 D、平民政治取代官僚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20. 明朝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三级,后又逐渐形成省级行政机构向更低级的府、县机构派出巡查性质的官员的惯例,被称为“分司”,这样就实际形成了省、道、府(州)、县四级地方管理体制。这一变化( )A、适应了中央集权发展的需要 B、制约了地方官员活力 C、推动了三司分权体制发展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1. 下面是一幅题为“欧洲福利制度光环褪色”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高福利”( )A、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因 B、易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 C、仍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 D、加大了贫富分化的程度22. 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而佛教、伊斯兰教等古老的宗教伦理精神却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 )A、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是宗教改革的本质所在 B、只有合理安排伦理生活才能发展起资本主义 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天主教会影响深刻 D、新教伦理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精神动力23.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废五铢钱,铸‘开通元宝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后盗铸渐起”
《通典》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ˈ钱……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
《旧唐书》
“铸‘开元通宝ˈ……得轻重大小之中……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
《新唐书》
A、唐朝存在非法铸造钱币现象 B、五铢钱比“通宝”钱价值高 C、唐朝全盛时铸造“开元通宝”钱 D、唐朝设立防止盗铸钱币的钱监24. 在古代罗马法历史上,侵权责任方式先后经历了由早期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的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的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罗马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 )A、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D、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削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25. 材料一: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内容很多。在对罗马法的学习、借鉴和取舍中,法国民法典接受了很多罗马法的法律概念,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有了自己的高度,同时又进行了丰富与发展。比如在加工物的归属上,法国民法典就没有机械地照抄罗马法的规定,而是创造出有特色的处理方式,更重视加工人的劳动,也兼顾到原材料所有人的利益,比罗马法要进步。在使用权上,罗马法将奴隶与兽一起作为役使的客体,奴隶只是物而不是人,法国民法典没有将罗马法中的对奴隶的使用权继承下来,而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的指导下将罗马法这种落后的规定弃之不用,彰显了人权精神。
——摘编自包娟《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历程
时间
内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进行第二次起草工作,虽完成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继制定
21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并提出争取到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发展完善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民法典编纂进程的不利和有利因素。(3)、谈谈你从中、法民法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历史启示。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一方面,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已经形成。另一方面,先秦时期开始有“南蛮”的叫法,是中原民族对南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民族的称呼,主要是针对楚国。
——摘自《百度文库》
材料二 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縻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关系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级各极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朝时四川和贵州发生土司叛乱,叛乱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
——摘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在当时有“南蛮”这一说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糜政策的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司”制度的利弊,并指出明清时期实行“改土归流”的意义。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1号、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