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3)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物体振动得越快,其发声的响度越大 D、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2. 一位男歌手的“海豚音”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这里的“海豚音”是指他的声音( )A、响度大 B、振幅大 C、音调高 D、音色好3. 不带花蜜的蜜蜂和带花蜜的蜜蜂,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不同,则它们各自情况下飞行时发生的“嗡嗡”声音肯定不同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相同4. 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5.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同一示波器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C、甲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 D、丁物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使用随身听(MP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7. 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8. 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 B、 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C、 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 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 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9.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所发出的声音的区别是( )A、音调不同,丁瓶的音调最高 B、音调不同,丙瓶的音调最高 C、音调相同,丙瓶的响度最大 D、音调相同,丁瓶的响度最大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二、填空题
-
11. 男生说话较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一听就能分辨出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12. 小明在网络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观看时很受感动,忍不住把音量调大了一些,这里的音量是指;当他不小心点了快放,结果声音变声了,使得声音的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3. 我们把、响度、称为声音的三要素;14.
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② ,③ .
三、实验探究题
-
15.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敲击时,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则发出声音的(选填乐音的三要素之一)将不同。(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 _(能/不能);理由:。
(4)、如果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20.5cm和2cm的金属管来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的关系,则需将这根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频率与上面编号为的金属管的频率比较。四、综合题
-
16. 下图是课本中探究声现象的四个实验情景,它们分别研究什么问题?请将下面的横线补充完整.(以下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介质”、“能量”或“信息”)(1)、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2)、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得越快,产生的声音越高;(3)、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大;(4)、丁实验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