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综历史期末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突出历代周王的成绩,其后才讲到史墙自己的家族。西周晚期的述盘铭文与史墙盘铭文的内容,主题相似,但家族的传承成了后者表述的中心,周王朝的世代发展则降到了次要的位置。这变化反映了( )A、贵族政治得到强化 B、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C、历史记载注重传承 D、家国一体特征突出2.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A、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B、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C、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D、反映了三省分工配合并制约皇权3. 宋代针对土地问题,程颢曾提出“须限民田,如古井田”。而宋神宗说‘如此即致乱之道”,认为只可以“利害”来使民“知所趋濉”,“若夺人已有之田为制限,则不可”。这反映出宋代( )A、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高 C、理学尚未得到重视 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政策4. 下图是清代洞庭湖水域变化图。清代前期统治者推行“劝民垦种”、围湖扩耕的政策。康乾年间,百姓私自滥围滥垦加剧。到了道光末年,出现即使夏秋盛涨,“阔不及向者之半”的景象。洞庭湖的变迁( )A、折射出盛世局面下危机显露 B、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是北民大量南迁带来的影响 D、表明土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5. 1895年严复说:“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已 ...... 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1918年他又谈道:“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已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思想的变化( )A、说明了儒学重新确立为正统 B、反映出对中西思想作用的理性思考 C、体现了维新变法的实践主张 D、得益于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6. 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一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这主要得益于( )A、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B、掌握了有利地形 C、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 D、贯彻了群众路线7.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组建( )A、 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需求 B、体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为保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D、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8. 1986年,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原来的国家单位制向国家主导、社会与个人共同分担的方向改革。这一制度改革( )A、 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B、得益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C、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需要 D、反映了经济特区改革取得巨大成效9.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历史》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这反映出《历史》一书( )A、能够理性叙述历史 B、受到公众普遍认可 C、所选史料详实丰富 D、具有完全的可信度10. 16世纪,马铃薯在欧洲推广,小麦和水稻伴随欧洲移民传到美洲。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辣椒、菠萝等。由此可见(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市场形成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D、商业革命推动世界饮食结构变化11.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1882年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这反映了( )A、 一票共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 B、法国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竞事业 C、工业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 D、理性主义成为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12. 有人认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个人全球化”时代,机器、劳动力、设备、能源等实体物质将不再是决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这一论断主要基于( )A、世界经济凸显互联互通 B、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增长模式变化 C、个人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D、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明清以前的绘画对于“自我”的关注较少。随着文人画审美意识的发展,同时明末思想界逐渐孕育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文人的思想、个性得到了解放,此时画家们高度关注“自我”。慢慢地“我”呈现于画面之中,自画像作品逐渐增多。明清时期,部分士人挣脱“无我”枷锁,画中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苏州人沈周的自画像呈现了眼睛、额头、皱纹和老年斑等更为个性的面部特征。绍兴人徐渭在自画像上写道,“吾年十岁手植青藤”“流光荏苒,两鬓如霜”“合作此图,寿藤亦寿吾”。江南画家唐寅、陈洪绶等也有自画像传世。
——摘编自《中国习画·学术研究》之张怡:《明清自画像浅谈》等
材料二:15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制艺术品以获得不朽荣誉,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像写实风格的发展。画中人物脱离场景,独立呈现。丢勒、提香等人绘制了多幅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写到:“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70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79幅自画像。
——摘编自巩芹宇《明代中晚期肖像画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自画像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17世纪欧洲自画像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代冬奥会诞生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87年
挪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滑雪俱乐部
1890年
加拿大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冰球协会
1892年
国际滑冰联盟在荷兰成立,随后举办了首届国际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
1895年
现代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后,顾拜旦建议举办冬季奥运会
1908年
夏季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但天气原因使冬奥会独立的呼声增强
1924年
法国夏蒙尼市承办“冬季运动周”运动会,现代冬奥会形成
从1928年起,冬奥会与夏奥会在不同国家同一年举行。1940年和1944年冬奥会因战争而取消,被取消主办权的正是轴心国——日本和意大利....从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起,通过奥运促进城市发展,向海外宣传民族国家成为申办主旨,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为此甚至不惜和英、美交恶。1972年日本举办冬奥会....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冬奥会与夏奥会“分离”,以两年为间隔交叉举行。1993年以后。每届冬奥会除了展现“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外,“奥林匹克休战”提案也生效,让全世界人民在和平的气氛中欢度盛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盛大召开,“冰墩墩”“雪容融”赢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摘编自季成《冬奥简史: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不能重复材料中的信息,表述清晰)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就选拔人才制度的形式而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与两汉察举制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如科举制的选官是经过推荐和考试的,而察举制的选官也是通过推荐和考试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们之间却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前代选举之权,操之郡县,士有可举之材,而郡县不之及,士固无如之何,今则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夫苟怀牒自列,州县即不得不试之:试之,即不得不于其中举出若干人。是就一人言之,怀才者不必获信,而合凡自列者而言之,则终必有若干人获举;而为州县所私而不能应试者,州县亦无从私之:是过选举者之徇私,而俾怀才者克自致也。此选法之一大变也。”这正指出了两者似是而非的本质所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两汉察举制与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报考程序角度简析南唐时期科举制的积极作用。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02年,英国与日本结成同盟,并在1905年和1911年两度续订。到一战结束时,日本对华出口已居各国之首,而英国则落后于美国屈居第三。英国再次面临如何保住远东帝国和在华权益问题。持续了近20年的英日同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好处,但是战后的形势表明,英日同盟是否续订,不仅取决于英国,更要看美国的态度如何。巴黎和会期间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取得的胜利,与它在大战中获得的其他战利品一起,彻底破坏了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战前均势。另外,美国打算组织美、英、法、日四国银行团,利用美元的力量摧毁日本独占中国政策的努力也由于日本的实际抵制而受挫。为了消除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英、日联合对抗美国的潜在危险,美国力图拆散英日同盟,而美英两国在遏制日本方面的日趋一致,最终使美国达到了目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日同盟终结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日同盟终结的影响。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程懋筠(1900~1957),江西新建人,天资聪颖,自幼谙熟国学,尤其热衷京剧、古典文学。1918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声乐。1926年,回国后在江西省立师范学校、南昌一中等学校教授音乐。1928年,其应征作品被选为党歌。1937年,正式确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33年,在南昌创办“音教会”,担任主任委员,组建合唱团,公开演出,号召民众团结抗日。1933年4月,创办《音乐教育》月刊,面向中小学教师,普及音乐知识,解决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抗战期间,组建“抗敌歌咏话剧团”等,发表抗日救亡作品,报道全国各地的救亡活动。此外,程懋筠先生还谱写了《中央大学校歌》《正气中学校歌》等众多校歌,1957年,病逝于南昌。
——摘编自何卓《程懋筠中国近代音乐之历史贡献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懋筠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懋筠取得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