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6.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能体现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蜻蜓点水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 2.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  )
    A、攻击行为 B、取食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 3. 学生观察发现蚂蚁会一起合作搬运大块的食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蚂蚁的分工合作行为是社会行为 B、蚂蚁的觅食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是遗传物质决定的 D、蚂蚁是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行为
  • 4. “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
    A、防御行为和觅食行为 B、领域行为和觅食行为 C、繁殖行为和繁殖行为 D、领域行为和繁殖行为
  • 5.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每年入冬的时候,驯鹿就会聚集成巨大的鹿群,向着森林冻土带的边缘地带转移 B、蚁狮构筑陷阱捕食蚂蚁 C、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园丁鸟在繁殖期间会变成出色的园艺家,以此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 D、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以此避敌求生
  • 6. 当鹿发现有敌情时,为首的鹿尾巴向后呈水平方向伸展开来,肛门后面白色部分显露出来,告知同伴,这种行为是(  )
    A、防御行为 B、领域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 7. 小雄孔雀不会开屏吸引雌孔雀,而成年雄孔雀用开屏来吸引孔雀,这种行为是(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炫耀行为 D、社群行为
  • 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青蛙高声鸣叫的行为是:( )
    A、贮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 9.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   )
    A、防御行为、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觅食行为、生殖行为 D、迁徙行为、生殖行为
  • 10. 黄鼠狼在受敌害的威胁时会释放臭气,这种行为属于(  )
    A、捕食行为 B、节律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 11. 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行为类型不相符的是(  )
    A、野兔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防御行为 B、两只狗为争夺食物而争斗——攻击行为 C、散养的鸡聚集在山间觅食——社群行为 D、雄狮在领域边界撒尿做标记——领域行为
  • 12. 下列哪一种动物的节律行为与其他三种动物的节律行为不属于同一类型(  )
    A、猫头鹰昼伏夜出 B、冬季,蛇冬眠 C、秋季大雁南飞 D、雨季结束,角马大规模地迁徙
  • 13. 学习过动物行为的知识后,小明对妈妈说,我可以命令蚂蚁在地上排列成“我爱高州”几个字,妈妈不相信。小明就用糖汁在地上写下这几个字,奇迹出现了,蚂蚁真的排列成了“我爱高州”。小明是利用了蚂蚁的(   )
    A、觅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既是先天性行为也是攻击行为 B、杜鹃鸟把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猫吃老鼠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动物之间在进行动作信息交流
  • 15. 下列对诗句或成语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蜻蜓点水”描述的是动物的觅食行为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描述的是生物的繁殖现象
  • 16. 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雄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B、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猫头鹰捕食一只田鼠 D、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
  • 17. 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一群成年雄丹顶鹤在雌丹顶鹤面前引吭高歌、翩翩起舞 B、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 D、蜂群中的工蜂、蜂王、雄蜂有明确的分工
  • 18.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岩洞里居住着数百只蝙蝠,它们悬挂在洞顶岩壁上,有着各自固定的位置 B、狼到了冬季就集合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集体 C、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 D、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 19. 火蚁群遇到洪水时,工蚁会聚在一起形成漂浮救生筏(如图) ,把蚁后、雄蚁和幼蚁包在里面。期间靠外的工蚁会不停死亡,其他工蚁便及时补充,以保证救生筏的稳固。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这是火蚁社会行为的体现 B、工蚁为了保全蚁群甘愿牺牲自己 C、火蚁群内部有明确的分工 D、工蚁死亡削减群体力量属于浪费
  • 20. 下列有关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实现 B、人的运动是在神经调节下运动系统等多种系统配合完成的 C、狗天生具有灵敏的嗅觉,但查缉毒品是缉毒犬的一种先天性行为 D、猕猴具有社会行为,成员分工合作更有利于其在复杂环境中生存

二、判断题

  • 21. 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
  • 22. 狗撒尿做标记是动物的领域行为。
  • 23. 壁虎遇到敌害时会断尾逃跑,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 24.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具有明显的组织,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
  • 25. 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出去觅食,它们会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组织.(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 26. 如图甲、乙表示两只鸟不同的行为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行为。
    (2)、乙图用成语表示为“鹦鹉学舌”,这种行为(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3)、甲、乙所示的两种动物行为,(填“甲”或“乙”)所示的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 而且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越 (填“大”或“小”)。
  • 27. 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属于行为,这种行为对于维持动物个体的和种群的是十分重要的。
    (2)、②属于行为,③属于行为,④属于行为。
    (3)、①②③④所示的几种行为都属于动物的
    (4)、海洋馆里海豚表演顶球的行为属于动物的
  • 28. 下面是蜜蜂“社会性”生活的一些现象:

    ①一个蜂群中有成千上万个成员,可分为蜂王、工蜂、雄蜂三类,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存和发展。

    ②蜂王与雄蜂交配后,将精子储存在体内,供卵细胞受精.交配后三天开始产卵,每天产卵1000-1500粒。

    ③蜜蜂昼出夜伏,只在白天飞出蜂巢寻找蜜源,采集花粉、花蜜。

    ④蜜蜂在找到蜜源的第二天仍能找到已发现的蜜源,进行采集活动。

    ⑤新蜂王孵出后,新老蜂王相遇,互相咬杀,最后胜利者成为新的蜂王。

    认真分析以上生物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①现象表明蜜蜂具有行为。
    (2)、②现象表明蜜蜂具有行为。
    (3)、③现象表明蜜蜂具有行为。
    (4)、④现象表明蜜蜂具有行为,这是在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
    (5)、⑤现象表明蜜蜂具有行为。

四、实验探究题

  • 29. 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实验小组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 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
    (2)、本实验的变量是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①: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②: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主要是
    (5)、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 , 共同维持蚁群生活,蚂蚁搬家是社会行为。

五、资料分析题

  • 30. 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  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  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祠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所决定的。
    (2)、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 ,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形成了一定的 , 它们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