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二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1—30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2.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3. 《韩非子·有度》中,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主张( )A、体现了法律至高无上 B、确立了专制集权政体 C、避免了权力的滥用 D、体现了法治公正理念4. 下列为西汉时期若干帝王在位时,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统计表(注: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改编)。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
帝王
汉武帝
汉昭帝
汉宣帝
汉元帝
汉成帝
汉哀、平帝
博士弟子
50人
100人
200人
1000人
3000人
7000人
A、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 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 D、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5. 在张掖二高组织学生群文阅读时,学生发现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6.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7.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 李贽在民间讲学时,别的先生只收男孩,他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别人都要求孩子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他们蹦蹦跳跳翻跟斗,大声读书震天吼。这反映了李贽( )A、克己复礼 B、提倡民主 C、反对专制 D、挑战正统9. 表1内容摘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据此可知,该著作( )表1
内容
出处
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而侮夺人之君,常多于三代之下矣。
《日知录》﹒卷七
自万历中矿税以来,求利之方纷纷,且数十年,而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为人上者,可徒求利而不以斯民为意与?
《日知录》·卷十二
A、强烈要求推翻君主制 B、揭露封建统治的腐败 C、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 D、突破了传统思想框架10. 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11. 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他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这一观点可概括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人非工具,人是目的”1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18世纪上半叶的流行词汇是( )A、新教 B、理性 C、垄断 D、罢工13.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率、虚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这部作品反映出的思想是( )A、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提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14.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人发明的玻璃镜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A、禁欲观念的消亡 B、实用主义的流行 C、人文主义的兴起 D、启蒙思想的传播15. 1517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又是完全独立的。据此可知,他的思想( )A、促成了德意志国家统一 B、瓦解了封建宗教理论体系 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 D、指导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16. 康德认为,仔细分析人类大脑结构和容量将使我们掌握准确而必要的有关感觉经验性质的知识,因为不可知事物本身只能通过人类感觉和思维模式才能被感知。据此分析,康德认为( )A、人的大脑结构和容量会影响思维 B、每个人应该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C、人类无法感觉不可知事物 D、人的感觉判断有高低之分17. “它不仅是简单的‘复古’,(而且)具有把中古时期远远甩在后面的前进的冲击力,预示着时代的进步和变革,是人性和理性的解放”。“它”是指(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18. 古希腊人认为“一切都应该经过考察,经过质疑,对于思想,不能规定界限”。这反映了古希腊( )A、民主政治已经建立 B、理性精神的发展 C、公民敢于表现个性 D、宗教迷信的结束19. 表1为古希腊城邦文明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体育思想的特点。表1
代表人物
体育思想的特点
苏格拉底
健全的身体,强健的体魄,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终身体育。
柏拉图
音乐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心灵主宰身体,体育美即心灵美。
亚里士多德
身体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体育课人格教育
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 )
A、保障体育竞技胜利 B、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C、提升城邦公民素养 D、增强雅典军事实力20. 18世纪的法国,最大胆的思想也有最畅通的语言渠道,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碰撞交融,逐渐形成一股理性至上的思想解放潮流。这股思想解放潮流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1. 下列组图反映出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 )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作 C、艰难脆弱 D、精耕细作22. 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如1930年荧昌、中华、鸿生三家企业合并为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到1934年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业)其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B、民族资本家重点投资重工业 C、战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23. 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泽西、新阿姆斯特丹、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A、工业城市大量涌现 B、殖民扩张与掠夺 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垄断组织的出现24. 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后,滯留在宜昌的大批企业、人员及物资,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指挥下,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耗时数天,转移物资和人员到四川,完成入川任务。此举被誉为“中国实业史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此事件的意义是( )A、民族工业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 B、使日军速战速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C、为到来的持久抗战提供物质基础 D、不利于沿海工业的整体协调发展25. 19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这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是( )A、棉纺织工业的崛起 B、蒸汽机的改良 C、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D、电力广泛使用26.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理想是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则认为统治者应该省刑罚、薄赋敛,不夺民时,使人民生活无忧。这反映出他们的思想( )A、都倡导为政以德 B、都合流于儒家学说 C、都具有人文精神 D、都代表民众的利益27. 一个研究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列举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这一历程反映了( )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完善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思想体系日趋发展并逐步完善28.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先秦儒学以个人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儒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发展演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对个人修为的关注29. “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这一论述反映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朱熹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的“心学”30. 18世纪,某启蒙运动思想家断言:“根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结合所学判断,该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牛顿31. 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据此分析,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供需矛盾加剧 B、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C、阶级矛盾缓和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2. 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兴办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整个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同时也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与其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实行贸易自由 C、调整工业生产 D、实行“以工代赈”33.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未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C、注重发展服务业 D、完全放弃传统的经济做法34. 1944年,美、英、中等国召开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 )A、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 B、有利于英国经济扩张 C、有助于“一战”的结束 D、加速了两极格局解体35. 下表是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大型客机C—919飞机部分部件构成简表。部件名称
生产/设计厂商
厂商所处国
机身
中航工业洪都飞机
中国
防火检测系统
凯德宇航
英国
燃油系统
派克宇航
美国
发动机反推
埃塞
法国
表中信息反映了( )
A、政治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军事集团化趋势 D、货币一体化趋势36. 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作者意在强调( )A、理性思维带来自信自主 B、天主教统治的极权蒙昧 C、启蒙运动中的极端倾向 D、思想启蒙阻碍社会进步37. “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材料中,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A、天赋人权说 B、分权制衡说 C、三权分立说 D、社会契约论38.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B、卢梭——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薄伽丘——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39.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文中“这些哲人”与以往近代思想家的突出不同之处是( )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打击40. (原创)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说道:昔人论先秦学者时,每有九流十家之说,然而就政治思想而言,仅儒、墨、道、法四家为大宗。若就四家思想之内容论,则立说互殊,各有创造,足以开辟宗风,定此后学术之流派。根据所学完成以下表格( )流派
思想原理
治书理想
儒
仁
墨
兼爱
政平民安
法
法术势
道
无为
小国寡民
A、天人合一 国强民尊 B、天人合一 至德之世 C、天下归仁 国强君尊 D、天下归君 国富民强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老子、孔子开始,到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全面飞跃的时期。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思想家……随着一个个大师的出现,都把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场认识运动是空前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又是绝后的。
——摘自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
以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时代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景象,揭开了中华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董仲舒把君主看作国家政治的核心,说“君人者,国之本”。为了给君权提供合理依据,他提出了“君权天予”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但是君主权力过大也会走向反面,君主随心所欲运用权力,有时会造成政治混乱、甚至政权颠覆,这是有违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鉴于此,董仲舒又试图利用天的权威给君主一定约束。因此又提出了“天谴说”。
——摘编自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宋明理学建树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张载、文天祥、顾炎武传递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责任感。闪烁着理想人格和灿烂光辉,强调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责有焉。
——顾炎武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时代背景。(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3)、指出理学认为的世界本原是什么?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伏尔泰对英国十分倾慕。最令伏尔泰称羡的是它的宗教自由、它对不同看法和科学探索的宽容、它相对而言的出版自由和它给予像他这样的文人的高度尊敬。伏尔泰不仅激烈抨击天主教教会,而且还激烈抨击整个传统的基督教世界观。他坚决认为,除了理性之外、任何超自然天启都不称心,都没有必要。他不在乎政府的权力有多大,但他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理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孟德斯鸠于1748年发表《论法的精神》,他首先从理性的观点解释了法的概念,提出人的法就是人的理性,而理性就是奠基在人的权利之上的合理的理论。在书中他提出了政体分类的学说。认为专制政体是根本违反人性的,应予摒弃。共和政体虽然建立了平等关系,但是君主政体比它更具优点。君主应该温和、明智,法律要轻刑宽和。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为更好地实现君主政体提出的政治主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与孟德斯鸠二人思想的共同意义。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张掖是传统农业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956年,以小麦平均亩产188公斤的生产水平成为全国9个小麦高产县之一,1986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步入正规化发展轨道,农业生产力快速提高,农村由全面贫困发展到解决温饱,乃至全面实现小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1978年—2017年,张掖市农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增加为101.1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49%,农、林、牧结构由72:1:18调整为74.5:1.2:24.3,畜牧业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农作物播种面积由228.95万亩增加为433.44万亩,粮食总产量由4.44亿公斤增加为13.76亿公斤,年均增长2.94%。使粮食生产基地和养殖基地的基础地位越加牢固,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产品保障供给,调节和提高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张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状况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摘编自张掖市统计局《改革开放四十年张掖市社会经济发展综述》
结合甘肃省张掖市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的历史是一部“改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