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中国历史与人文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下图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  

    A、湄公河平原 B、美国中部大平原 C、东欧平原 D、日本关东平原
  • 2. 下图中序号所示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驯养羊驼和骆马 C、③——用机器种庄稼 D、④——耕海牧渔
  • 3. 不同的城市风光也迥然不同,下列能在蔚山见到的城市风光是( )
    A、规模宏大的卢浮宫 B、出口汽车的港口 C、造型独特的议会大厦 D、壮观的克里姆林宫
  • 4. 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 B、 C、 D、
  • 5.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 作为一种选官制度, 其选拔标准是(    )
    A、门第的高低 B、才能和学识 C、帝王的喜好 D、财富的多少
  • 6.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
    A、都江堰 B、隋朝大运河 C、赵州桥 D、长城
  • 7.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B、 C、 D、
  • 8. 下图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 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艺术发展繁荣的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制瓷工艺的发展状况 D、兼收并蓄的社会风气
  • 9.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 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10. 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 11. 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 200 人。 其中文臣出身者 162人, 武将出身者 39 人。 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    )
    A、藩镇割据 B、民贵君轻 C、休养生息 D、重文轻武
  • 12. 以下材料所属时代的时代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 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C、近代前夜的危机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 13. 2020 年 4 月 ,苏州相城区成为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试点地区。 我国的货币形态曾有金属货币、 纸币等。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北宋时期在成都地区出现的(    )
    A、交子 B、会子 C、瓦子 D、银票
  • 14. 观察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分析与唐朝相比,宋朝在经济上(    )

         

    A、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B、农村出现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C、商业地点不再受限于固定场所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 15. 《宋史》 记载: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这主要反映了(    )
    A、国家重点开发东南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16. 秦汉时期传统节日已基本定型,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 下列诗句属于描写元宵节的是(    )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C、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7. 阅读历史地图是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下图,回答小题:
    (1)、下面地图所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    )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我国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辖,图中所示宣政院辖地就体现了元朝对某一地方行政区域的管辖。这个地方行政区域是(       )         
    A、新疆地区 B、岭北地区 C、台湾地区 D、西藏地区
  • 18. 下列内容属于宋元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是(     )
    A、造纸术的发明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D、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 19. 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 20. 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唐朝的大臣和皇帝讲话时是坐着的,宋朝的大臣和皇帝讲话时是站着的,明清的大臣和皇帝讲话时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完善政治制度 B、相权不断削弱 C、加强思想控制 D、皇权不断强化
  • 21. 下列选项中使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一项是(     )
    A、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最为迅速 B、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C、军纪严明 D、起义军作战勇敢
  • 22. 满洲族(满族) 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由于世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 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    )

    ①辽朝            ②金朝            ③元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3. 18 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 “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 24. 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挖壕筑墙省工省料, 以--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 构建了多层次、 纵深的防御体系。 这体现了长城是(    )
    A、商品贸易 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 25. 图片承载着鲜活的历史。 某班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图片, 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     )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 26. 据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期中的“机户”与“机匠”之间是(    )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C、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D、无剥削的平等关系
  • 27. 某著作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该著作应该是指(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 28. 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 29. 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0. 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回答问题,安第斯山脉位于(填写大洲名称)
    (2)、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有哪些?这些作物主要于何时传入中国?
    (3)、读图2回答,安第斯山区山麓地区气候如何?(从气候特征角度回答)安第斯山区的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出现怎么样的变化?
    (4)、根据图3回答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的不同高度来发展生产的?
    (5)、印第安人利用山体不同高度来发展生产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 3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和完善。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对外则大力平定外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唐语林》

    材料二:

    材料三:材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许多读书人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材料四:

    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清朝

    军机处

    B

    (1)、材料一中的“理想局面”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理想局面”?
    (2)、材料二中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2反映出元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
    (3)、分析材料三,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控制人们的思想?有什么消极影响?
    (4)、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两处的相关内容。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演变趋势。
  • 32. “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从古至今,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不断延伸,传播着文明和友好。

    【文明交汇】

    材料一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经贸繁荣】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

              

    【航海壮举】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封闭落后】

    材料四  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根据所学列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
    (2)、① ② 
    (3)、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材料三中体现的平等交往、互惠贸易的方式,在当时有何积极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分析,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朝至清朝,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趋势是什么?“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