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曦(xī)月 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zhàng) B、襄(xiāng)陵 隐天蔽(bì)日 沿溯(shuó)阻绝 C、属(shǔ)引 林寒涧(jiàn)肃 飞漱(shù)其间 D、绝巘(yǎn) 素湍(duān)绿潭 朝(zhāo)发白帝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略微没有) 绝巘多生怪柏(山峰) B、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不以疾也(疾病) C、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属引凄异(连接) D、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或王命急宣(或者)3.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B、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C、又数刀毙之(《狼》)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4. 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徐霞客—《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5.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这篇短文描写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C、《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情。 D、《使至塞上》的颈联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为“千古壮观”之句。6.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自/非亭午夜分7.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今义:
②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今义:
③良多趣味 古义:;今义:
8.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词。①绝:沿溯阻绝色 绝巘多生怪柏
②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③清: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9. 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解释词语含义。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2)、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4)、“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6)、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三、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