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相互作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0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 OMON 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 αβ(α>β) 。用 F1F2 分别表示 OMON 的拉力,则(   )

    A、F1 的竖直分力大于 F2 的竖直分力 B、F1 的竖直分力等于 F2 的竖直分力 C、F1 的水平分力大于 F2 的水平分力 D、F1 的水平分力等于 F2 的水平分力
  • 2. 如图,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将一匀质圆柱体悬挂在竖直木板的 P 点,将木板以底边 MN 为轴向后方缓慢转动直至水平,绳与木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忽略圆柱体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在转动过程中(   )

    A、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增大 B、圆柱体对木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C、两根细绳上的拉力均先增大后减小 D、两根细绳对圆柱体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
  • 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物块Р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Р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P的下表面光滑,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拉力将Q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后,Q恰好能保持静止。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剪断轻绳,Р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最大位移大小为( )

    A、μmgk B、2μmgk C、4μmgk D、6μmgk
  • 4. 如图所示,一轻质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两斜杆夹角θ=60°。一重为G的物体悬挂在横杆中点,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

    A、作用力为 33G B、作用力为 36G C、摩擦力为 34G D、摩擦力为 38G
  • 5. 如图是可用来制作豆腐的石磨。木柄 AB 静止时,连接 AB 的轻绳处于绷紧状态。O点是三根轻绳的结点,F、 F1F2 分别表示三根绳的拉力大小, F1=F2AOB=60°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F1 B、F=2F1 C、F=3F1 D、F=3F1
  • 6. 如图,一不可伸长轻绳两端各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始时整个系统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球间的距离等于绳长L。一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轻绳的中点,方向与两球连线垂直。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 35L 时,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均为(    )

    A、5F8m B、2F5m C、3F8m D、3F10m

二、多选题

  • 7. 如图所示,载有防疫物资的无人驾驶小车,在水平MN段以恒定功率 200W 、速度 5m/s 匀速行驶,在斜坡PQ段以恒定功率 570W 、速度 2m/s 匀速行驶。已知小车总质量为 50kgMN=PQ=20m , PQ段的倾角为 30° ,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从M到N,小车牵引力大小为 40N B、从M到N,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 800J C、从P到Q,小车重力势能增加 1×104J D、从P到Q,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 700J
  • 8. 如图,质量相等的两滑块P、Q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轻弹簧水平连接,两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动P,使两滑块均做匀速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该拉力,则从此刻开始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前(    )

    A、P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 2μg B、Q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 2μg C、P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Q的位移大小 D、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时刻Q的速度大小

三、综合题

  • 9. 打桩机是基建常用工具。某种简易打桩机模型如图所示,重物A、B和C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长绳跨过两个光滑的等高小定滑轮连接,C与滑轮等高(图中实线位置)时,C到两定滑轮的距离均为L。重物A和B的质量均为m,系统可以在如图虚线位置保持静止,此时连接C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某次打桩时,用外力将C拉到图中实线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设C的下落速度为 3gL5 时,与正下方质量为2m的静止桩D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C的速度为零,D竖直向下运动 L10 距离后静止(不考虑C、D再次相碰)。A、B、C、D均可视为质点。

    (1)、求C的质量;
    (2)、若D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可视为恒力,求F的大小;
    (3)、撤掉桩D,将C再次拉到图中实线位置,然后由静止释放,求A、B、C的总动能最大时C的动能。
  • 10. 密立根通过观测油滴的运动规律证明了电荷的量子性,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奖。图13是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原理示意图,两个水平放置、相距为d的足够大金属极板,上极板中央有一小孔。通过小孔喷入一些小油滴,由于碰撞或摩擦,部分油滴带上了电荷。有两个质量均为 m0 、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球形小油滴A和B,在时间t内都匀速下落了距离 h1 。此时给两极板加上电压U(上极板接正极),A继续以原速度下落,B经过一段时间后向上匀速运动。B在匀速运动时间t内上升了距离 h2(h2h1) ,随后与A合并,形成一个球形新油滴,继续在两极板间运动直至匀速。已知球形油滴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 f=km13v ,其中k为比例系数,m为油滴质量,v为油滴运动速率。不计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比例系数k;
    (2)、油滴A、B的带电量和电性;B上升距离 h2 电势能的变化量;
    (3)、新油滴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