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7-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外烟花硕然zhàn fànɡ , 闭幕式的开场表演《点亮》中,孩子们手提yī zhǎn雪花花灯,以yuán xiāo jié闹花灯的传统,diǎn rán了场地上的“冬”字会徽。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唾沫(tuò)   宪兵(xiàn)   缥缈(piāo)   泪潸潸(shān) B、褴褛(lǎn) 刨虫子(páo) 铁锹(qiū)   头晕目眩(xuàn) C、萦绕(yǐnɡ) 野蛮(mán) 敦厚(dūn) 作业簿(bù) D、吞噬(shì) 黄焖鸡(mēn) 蜜饯(jiàn) 追悼会(dào)
  • 3. 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1)、林老师在课堂上总是 , 从不对学生乱发脾气。
    (2)、运动会即将开始,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
    (3)、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面具能够
    (4)、赵家庄今晚有打铁花表演,附近村民地出来活动。
  • 4. 古诗词默写。
    (1)、常恐秋节至,
    (2)、 , 任尔东西南北风。
    (3)、在《石灰吟》中,诗人借石灰来表达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心性的诗句是:。 
    (4)、古诗传递着节日的意趣。《寒食》中“” 写出了寒食节宫中传赐新火的习俗,《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在中秋节望月怀远的意思。
  • 5. 根据课内所学填空。
    (1)、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认为《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是: 。
    (2)、春节,妈妈带你来临沣寨参观古建筑,当你看到宅院门楼上雕刻的蝙蝠时,你知道有的寓意。
    (3)、爷爷最近换了智能手机,很快就学会了微信支付,我问他是怎么学会的,爷爷用了《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谚语说:“。”
    (4)、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都已离去了才想起。正如古人所说:“。”
    (5)、《骑鹅旅行记》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主人公是小男孩 , 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情节是
    (6)、在读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时,我看到了象征着的品格。
  • 6.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        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     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A、虽然 但是 只有 就   B、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C、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刘易斯.卡罗尔写的。 B、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人们重拾了汉字之美。 C、张大爷望了望天空,断定可能要下雨。 D、我看到了他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
  • 8. 句子练习。
    (1)、仿写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运用“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描述以下情境:我期待着下周的作文比赛颁奖仪式。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4)、给下面句子加上准确的标点符号,注意双引号的使用。

    他们高声喊着 快来看 找到他俩了

  • 9. 综合性学习。

    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想要举办“学党史感党恩,永做红色传人”主题活动。

    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问题。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你需要的相关资料呢?请你试着写两种。

    我通过(方式)了解了(内容)我通过了解了

    (2)、六(2)班王佳同学整理了红色旅游发展现状资料,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整体变化情况,组织语言精准表述信息。(不超过20个字)

    2010—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统计(单位:亿人次)

    (3)、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许多书或文章记录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辛的奋斗史,你读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请你写一写。

二、阅读与理解。

  • 10. 现代文阅读

    ㈠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我想大家如果知道我是怎么制作陶器的,肯定会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我自己都记不清曾用了多少拙劣的方法去调和黏土,也记不清曾做出多少怪模怪样的家伙;有的是因为陶土太软,承受不住泥胎自重,陶罐不是凸出来,就是凹进去,根本不能用;有的是晾晒得太早,阳光太强烈导致陶器破裂;还有些是陶土黏度不够,晒好后,一经挪动就碎了。

    ②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寻找黏土,然后把黏土挖出来,调好沙土比例,运回家,再制成罐、瓮之类的陶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我的工作成果只有两只大坛子,而且做工拙劣。

    ③后来阳光彻底把这两只大坛子烘干了,而且看起来很坚固。为了防止出现磕碰碎裂的情况,我小心翼翼地搬起来,分别把它们放在提前特制的两个大筐里面。又在坛子的外壁和筐沿之间塞满稻草和麦秆。我打算用这两个大坛子来装我的粮食,以及由粮食加工出来的面粉,有了这个容器,我的粮食就不会受潮了。

    ④说实话,我这大坛子做得只能说是勉勉强强,但我做的一些小陶器还是可圈可点的。诸如小瓦罐、陶盘、小砂锅等不一而足。反正只要是我能把握好的东西,做得还都像模像样。而且,岛上灼热的阳光,也使得这些小器皿都晒得极为坚固耐用。

    ⑤但这些距离我的终极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最渴求的是能煮东西的工具,现在这些作为容器装东西倒还可以,但不能用来装液体煮东西,而这恰恰是我最需要的。

    ⑥一段时间后,我有了偶然发现。那次我在地上升起一堆篝火烤东西,烤好后我过去打算把火熄灭,猛然间发现火烬里有一块陶器碎片,经过大火烧制,变得坚如磐石,红如方砖。这个偶得让我茅塞顿开,我对自己说:既然陶器片能烧,整个陶器必然也能烧制。

    ⑦在这个陶器碎片的启发下,我开始研究如何掌握火候,给自己烧制几个陶罐出来。

    (1)、画横线的句子中,“怪模怪样的家伙”指的是

    从两个“记不清”中可以看出

    (2)、默读短文,梳理故事情节,用小标题的方法列出来。

    反复试验,制成坛子→

    (3)、下面是三位同学针对选文内容发表的观点,判断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李硕:鲁滨逊做的大坛子勉勉强强,小陶器一类的还不错,这已经让他感到了满足。

    ②王琳:从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中我可以感受到陶器制作的过程很繁琐,鲁滨逊很不耐烦。 ,  

    ③张欣:在第⑥段中,鲁滨逊的偶然发现是陶器碎片经过大火烧制变得很坚硬。

    (4)、读完选文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什么困难?你认为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 11. 现代文阅读

    ㈡江姐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份学习讨论提纲。听见叫她的名字,江姐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还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布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眼泪,哭了起来。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讲完以后,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把室内看了一眼。热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姐—”人们像猛地醒过来似的,红肿着眼睛,从签子缝中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守望:    隆重: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句话是对江姐的描写,这让我们体会到了她的品格。
    (3)、默读文章,请你说一说在这一天里同牢房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从这种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耐人寻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三、习作天地。

  • 12. 《北京的春节》让我们知道了老北京春节时的热闹景象,《腊八粥》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沈从文笔下腊八粥的浓香,作者通过这些文章介绍了他们家乡过节时独特的习俗或饮食。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有哪些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