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24 分)

  • 1. 默写古诗文。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 《小石潭记》)
    (4)、 ,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5)、亭亭山上松,。(刘桢《赠从弟 其二》)
    (6)、 , 芳草萋萋鹦鹉洲。?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zhānɡ xiǎn 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2)、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chì rè 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3)、他chù mù shānɡ huái , 自然情不能自已。
    (4)、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姿百态,wéi miào wéi xiào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操场上,凉爽的秋风在捉迷藏,树叶也“沙沙”地在那里匿笑 B、心胸狭隘的人无法容纳不同的意见,这会妨害自己的认知与学习。 C、班长黄明办事稳重,以理服人,同学们对他所说的话都会随声附和 D、事实证明,每个人都要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各得其所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乌之间的冲突,对全世界甚至俄乌两国的经济造成了影响。(将“全世界”与“俄乌两国”互换位置。) B、北京冬奥会是各国运动员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句末加上“的舞台”。) C、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中小学校坚决履行“双减”政策。(将“履行”改为“践行”。) D、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要加强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避免不再发生医患交叉感染的情况。(删除“不”。)
  • 5. 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 6.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星河欲转千帆舞”中“转”“舞”二字,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B、经过海上航行,词人的梦魂仿佛回到天国,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自己要回到何处。 C、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D、该词通过记梦,抒发词人对现实的眷恋,表达了自己不被苦难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二、阅读(46 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鱣粥①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②得二千复发橐③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鱣(zhān)粥:稀饭。②裒羡缗:聚集剩余的铜钱。③橐:口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月色入

    无与为乐者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④怀民亦未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饥疫并/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B、米以救饥者/寒暑 C、使挟医分坊治病/于是上使使节持节诏将军 D、活者甚/宜乎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苏轼在[甲]文中说自己是“闲人”,他真的是“闲人”吗?请结合[乙]文分析。

    ②试分析[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有何不同之处。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各 题。

    人类会爱上人工智能吗

    ①在今天的科幻小说或影视剧里,人类和人工智能发生爱情或亲情关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桥段了,譬如《AI》《机械姬》《真实人类》《西部世界》……故事中的机器人或优雅美丽,或风度翩翩,实在比一般人可爱得多。即便现实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迷上虚拟人物,比如游戏的主角,甚至 Siri 之类的助理程序。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忧虑:这么下去,人会不会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转移到机器上呢?如果人不再爱他人,只爱机器,又会如何呢?

    ②这种忧虑有其道理,不过许多人认为,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不容被低下的机器玷污——这不免有点狭隘。人类之爱并不是天赐的,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为了保障种族的延续和进化才产生和发展的。

    ③动物进化到比较高的阶段,很难在胚胎阶段就发育完全,无法一出生就独立生活,因而需要一定的照料。所以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母亲对子女一般都有强烈的爱。譬如袋鼠从小住在母亲的育儿袋里,小熊长期跟着母亲学习求生和捕猎技能。有时候还需要父亲,如很多鸟类都是父母一起孵化和喂食的。对于群居动物,因为必须作为共同体生存,所以爱的表现更加普遍和丰富,影响也更为深入。狼(狗)可以为首领奋不顾身地冲杀,猿猴会对伤心的同伴表示慰问,大象甚至会为死去的成员举行某种“葬礼”……没有这样一种相互的关爱,群体生活很难维持下去。

    ④人也是群居动物,人类社会的庞大和复杂程度是任何其他动物群体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所需要的爱也就更多,类型更加丰富。所以人真正的爱是指向同伴的,是对他人安全和幸福的关切,而不是对于物件的贪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许多人很爱小动物。这种爱基本上还是来源于亲子之情——我们觉得很可爱的猫、狗以及大熊猫(当然这个没法自己养)等“萌物”,都是因为与幼儿的情态相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豢养它们又比养孩子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会把宠物当成孩子或同伴,仍然是当成某种“人”去爱。

    ⑤而说到机器,人类很难真心去爱它们。外观就是一个重大的障碍。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罗在1930年做了一个关于恒河猴的实验。哈罗和助手设计了两只假的母猴:一只是用铁丝编成的,安有一个橡皮奶嘴,一只是仿真的布偶猴。他们发现小猴非常喜欢后者而疏远前者,即便前者有奶汁可以吃,小猴也会在吃完奶后回到后者的怀抱。所以笨重冰冷的金属机器人,诸如《星球大战》中的C-3PO和R2-D2,虽然因为故事情节的编排而显得很可爱,但这种造型的机器人恐怕得不到人类多少情感寄托。

    ⑥不过,也有高度仿真的机器人。这种用生化材料制成、外貌拟人的机器人,今天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过将来很可能出现拥有和人难以分辨的容貌、仪态甚至可以对答如流的机器人。如果这样的“人”问世,我们的理智虽然可以分辨,但是感性上发生情感的羁绊是完全可能的。说不定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爱”这样的造物,就像我们爱宠物一样。

    ⑦不过这种爱仍然有一些限制,比如说我们对于人的爱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你爱你的父母、伴侣和子女,即便你知道有其他更好的对象,也不会选择去换掉他们。但假如有一个更高级、升级版的机器人问世,你会想要换掉原来的那个吗?恐怕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替换吧。

    ⑧另外一方面,机器人是出于商业目的制造出来的,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和取悦人类。人类爱上对自己好的他人,是因为人理解他人是和自己不同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但对于机器人忠心地服务于自己,我们会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感受不到它们的人格和独立性,也就很难有真正的爱。当然,假如像科幻小说或影视剧中那样,出现真正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思想的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拥有了人的灵魂,我们当然也就可以去真正爱它们了——不过那时候它们爱不爱我们,又是一个新的问题。

    ⑨爱是人类数百万年来进化出的高级情感,有了它人类才能发展到今天,但今天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科技提出的问题,我们没有确定的答案,唯愿对于人类的爱给我们以找到答案的勇气。

    (摘编自《南方周末》)

    (1)、下列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典型的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 B、文章第一段用科幻小说和影视剧中的桥段来引出话题,能很好地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文章认为人真正的爱是指向同伴的,所以对宠物不会有真正的爱。 D、文章最终并没有给题目提出的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却希望人类有寻找答案的勇气。
    (2)、人类很难真心去爱人工智能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选文分析。
    (3)、本文⑤—⑦段是如何做到逻辑严密的?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各 题。

    那些染绿的鸟鸣

    孙晋芳

    ①好山有好鸟。竹山,林木葱茏,蔚然深秀,该是鸟儿们的天堂,那鸟鸣也该如山林般茂盛吧。我兴致盎然,然而一直到山顶,似乎并无鸟鸣的痕迹。

    ②满心疑惑,怅怅下山。在观景台偶一抬头,一对老鹰从南飞来,很快掠过树林消失在了山那边。那君临天下般的威严令人心生敬畏,只是没有听到鹰叫。但竹山有鸟飞过,我这样安慰自己。

    ③夜幕下的竹山,无边的寂静。无星无月,天空幽深似海,远山连绵如兽。光照里,花枝摇曳,树影斑驳,竹林山壁笼着金辉,像一幅油画,几多朦胧,几多神秘。蓦地,一声鸣叫破空而来,驻足谛听,半晌又叫了一声,再半晌又一声……悠长而孤单。几分钟后,叫声短促, 由远而近,似在应答。竹山也有鸟叫,聊可慰藉。

    ④夜静更深,一只失眠的布谷鸟开始夜游,叫声由东而西,由西而东。这是我熟悉的“王八打够”,又最陌生,这种鸟属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主,只闻其声,从未睹其真面目。今晚这只,可是旧时相识?一声声,不疾不徐,清亮真切,仿佛就盘旋在房前屋后。布谷鸟,又叫杜鹃、尸鸠、杜宇、郭公、子规等,传说是古蜀国君主杜宇冤化而成,有杜鹃啼血之说,是诗词歌赋里的常客,从遥远的《诗经》里一路唱到现在。这种鸟好像从来都不合群,那叫声总让人觉得孤独哀切忧伤。听到那叫声,一些句子便蹦了出来:“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⑤鸟儿当是人类最永恒的伴侣。儿时,掏鸟蛋、孵小鸟,将幼鸟放在被窝里。也曾用麻绳拴住麻雀腿拎着玩,直到麻雀逃走或死去;也曾吃过灶火里烧得焦黑的麻雀。丝毫没意识到那是毁灭,是杀生。鸟鸣里有着童年的味道。

    ⑥在城市,鸟声渐稀。各种声音在耳畔肆虐。偶尔的鸟鸣如将一粒石子投入大海,微弱得几不可闻。诸多污染,使鸟儿们生活得战战兢兢,一不小心某块透明的玻璃便断送了它们的歌喉。

    ⑦夜,除了寂静还是寂静。布谷鸟的叫声如一首小夜曲,带我入梦。

    ⑧被一片鸟声唤醒,犹疑梦中。揉揉眼凝神听,真真切切的一鸟啁啾、群鸟和鸣。唧唧啾啾,嘁嘁喳喳,喈喈嘎嘎……有的激情无限高声呐喊,有的心情愉快放喉歌唱,有的羞怯腼腆低吟浅唱,有的比赛似的对唱,有的像在窃窃私语地讨论着什么。或低沉短促,或高亢悠长,或舒缓柔曼,像一支大型交响乐。布谷鸟是乐队的主角,沉稳悠扬的歌声无处不在;那粗粝洪亮又单调的一定是被称为“吉祥鸟”的喜鹊了,可是曾好心送喜却被锁在金笼的那只吗?那水灵灵、脆生生、娇滴滴的该是画眉了,声音里透着青花细瓷的质感……还有那些不知是什么鸟的歌唱,无论哪个声部都清灵悦耳,好像在清泉里浸润过似的。

    ⑨好久没有这样静心地聆听过鸟鸣了,那些如水般清澈空灵的歌吟,一波一波地漫过来,多少疲惫得以抚慰,多少污浊得以荡涤,多少郁积因之清爽,多少困顿因之消解。聆听鸟鸣其实是聆听自然,聆听自然其实是聆听自己的心灵。恍惚间,如庄生梦蝶,物我相忘,不知今夕何夕。

    ⑩佳音盈耳,清风入怀,身体放松,心灵纯净。在城市蛰居久了的人,羡慕“瓦尔登湖”的宁静,却害怕失去拥有的东西,没有逃离文明生活的勇气。那么,来竹山吧,来看看那无处不在的绿,来听听鸟鸣,听听那些染绿的鸟鸣,给心灵放个假。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20年11期,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作者从大森林中听到了哪些“染绿的鸟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从全文来看,以“染绿的鸟鸣”为题有什么好处?
    (3)、请分析第⑤段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4)、请结合选文、链接材料及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链接材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

    (美国第一任桂冠诗人沃伦)

三、作 文 (50 分 )

  • 10. 请以《我的家》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把你的家介绍给老师和同学,让他们对你家的结构和布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注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和适当的说明方法。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500字。

四、附加题(10 分)

  • 1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各 题。

    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身材。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

    ……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1)、《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请以选段为例分析其“诗”的特点。
    (2)、下文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是顽强的乞丐;              是天生的攀岩家;          是天气预报员。

    ①螳螂②杨柳天牛③蚂蚁④狼蛛⑤松毛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③④② C、①④⑤③② D、①④③⑤②
    (3)、《昆虫记》里有很多批注是透过昆虫的世界折射社会人生,渗透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关爱,请联系我国抗击新冠疫情行动,说说《昆虫记》里昆虫的人性在抗疫中有什么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