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圏’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网络空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巨大。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不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迭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C、青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D、当前,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谷依旧存在,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暴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D、“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二论证范围的一项是(    )
    A、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迸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两年才刚刚达到30岁,“纵观全球,青年创作已成为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 C、“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连接以及大容量的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D、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作为“网生代”的一员,应该追求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努力提升自己网络生活质量。对此,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同龄人提几点建议。

二、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剖面

    劳马

    与儿子的交流本来就不多,自从他当了画家,我们父子之间更是无话可说。

    儿子画油画,擅长人物,瞧不上风景。我曾让他画一幅山水挂在我的书房,他很不屑,鼻子哼出声音,以示拒绝。我尽量看看画册,读点儿西方美术史和现代艺术评论,想着法子与儿子找点儿共同语言。

    可能是怕我退休后整天宅在家里,有一天,他突然邀请我去美术馆看看画展。我直接问:“让我赞助啊?”“说啥呢,不愿去就不去呗。”他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我还是禁不住好奇,跟他去了。儿子告诉我,他的一幅作品获选参展,这很不容易,因为这次展出的画作大都出自名家之手,他是参展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开幕式新颖而简短,十几位被称为大师的人在众人的簇拥下从贵宾室出来,走过长长的红地毯,站在了巨幅背板前,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媒体记者们一阵咔咔咔地拍照。然后便是揭幕,展览开始,人流移动。我走路慢,儿子扶着我的胳膊缓缓前行,不少人都主动向他打招呼,一口一个老师地叫着。有人还跑到前面为我俩照相,记录下我与儿子前所未有的融洽亲情。

    儿子说,待会儿要开一个小型研讨会,找人先开车把我送回家。我说别麻烦人了,我跟你去坐着歇会儿,等你忙完了再送我。他说,那也好。

    会议就在展厅里举行,用红绳围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算是独立的会场。一幅巨大的油画前摆了几把折叠椅作为发言席,听众席提供了二三十把做工精致的小板凳。有年轻人见儿子扶着我走来,连忙起身让座。儿子耳语我:“今天研讨的作品就是眼前的这幅巨作,长十二米,高三米五,刚获得美展金奖,今天是头一次公开展出。您千万别现场睡着了;您打呼噜的声音能把吊灯震下来。”他指了指屋顶。

    会议开始了,先请画家本人介绍作品。画家说,这幅画他取名为《上帝之心》,灵感来自他本人的一次奇特经历,这次经历震撼了他的灵魂,从此他梦中反复出现一个神秘诡异的场景,这是梦幻之作……。

    “屁!撤谎!”我小声嘟囔。儿子赶忙侧过脸,把食指竖在两唇中间,示意我不要说话。

    画家讲完后,参会的各位大家依次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有人从艺术史的角度,提到了一些大师的名字;有人从艺术流派的视角,梳理了印象派、现代派、未来派;也有人谈了些主义和理论,如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听得我头昏脑胀。

    “这画画得挺像,有水平!”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了,我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大声说道。儿子根本没有防备,吓得脸都红了。他拽着我的胳膊,用力往下拉,希望我坐下。

    “这位是……?”主持人指了指我。

    “噢,我不是,不,我是……”

    “对不起,他是我父亲。”儿子连忙站起来,打断我的自我介绍。

    主持人显然认识儿子,他示意一位年轻姑娘把话筒递给我。我儿子满脸涨红,汗水流到了脖子。后来我想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尴尬的时刻。

    我接过话简,清了清嗓子:“首先,这幅画画得很好,很像!”这句话一出口,我儿子差一点儿昏过去。接下来,我讲了如下意思:这不是什么梦幻之作,说白了,就是一幅野外写生作品。他画的是一幅地质剖面图,很常见。各位画家之所以没见过这种剖面,说到底,是隔行如隔山,这在地质学家眼里再平常不过了。我看了这幅画也很激动,因为我是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看到了我热爱的场景,看到了熟悉,你们却看到了陌生。刚才画家说这是神来之笔,也对,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地壳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绝不是画家的天赋灵感和凭空想象……

    那位得意的画家倒在了台上……秩序乱了,场面有些失控,照相机和手机一下子对准了我。儿子惊恐的脸扭曲变形,强行拽我离开了展场。

    “走,这回我领你去野外看看,什么叫剖面。”我拍拍儿子的肩膀,安慰他不要害怕。

    儿子绝望地听从我的安排,又招呼了几个画家和媒体的朋友,一起开车上路。

    我告诉他们,这幅画的原型离这里不远,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准到,地点在黄院村北部。

    进村的路不太好走,有几处被昨夜的大雨冲出沟坎,我们下了两次车,撇了几块石块垫在车轮下才开过去。

    “哇!”众人一起发出了赞叹声。眼前山体上裸露的一大片岩层剖面惊呆了我儿子和他的朋友们。山体整个半边几乎全部剖开,足有两百米长、五十米高。

    跟画家画的一模一样,不,比他画的震撼!

    出露地层从老至新依次可见新元古代形成的中级变质岩,以及寒武纪形成的浅变质岩和奥陶纪形成的沉积岩。经过挤压、拉伸、抬升、沉降等构造运动,形成了顺层流复杂多样的构造现象。

    “挂在展厅里的那幅逼真的大画太假了,”有人小声说,“这才是神来之笔!”

    儿子凑到我身边耳语道:“您怎么不早点儿带我来看看,我也能拿个金奖,我肯定比那个家伙画得好!”

    今年,我的书房里新添了两幅油画,都出自儿子的手笔,画面上没有发现人的踪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儿子特长是人物画,“我”欣赏的则是山水画,这揭示了父子两人无话可说的根本原因。 B、对画展开幕式的描写,烘托出研讨会的热烈气氛,为后面“我”的即席发言做了铺垫。 C、在高规格研讨会上,竟然有人痛斥金奖作品是“屁”,《上帝之心》的作者因此气昏了。 D、小说借一个老地质工作者之口,对山体“剖面”作了介绍,因而出现了一些专业术语。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我”的视角,描写了画展中的各种人物,真实地表现出一个圈外人的独特感受,这样写更具讽刺意味。 B、小说详细记录了《上帝之心》的尺寸,以及山体剖面多长多高的数据,这对于突出大自然“神来之笔”的震撼效果,不可或缺。 C、小说交待进村的过程,不仅起到了延宕情节的效果,而且欲扬先抑,反衬出画作原型带给人的震撼之大。 D、小说以书房里新添了两幅油画收尾,既与开头相映成趣,又是情节发展的巧妙收束,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3)、小说题为“剖面”,具有丰富含义,请加以概括。
    (4)、小说中儿子的变化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奉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是时待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馀、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 , 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B、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C、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D、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馀、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中,官名,始于战国;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隋唐到清,朝廷各部均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司的长官。 B、楚平王的“平”,是其谥号,谥号有美谥和恶谥之分:“平”是美谥,可以看出楚平王在位期间取得了一定政绩。 C、丙子,是“六十甲子”之一;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干支纪时制就是用“六十花甲子”来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 D、亲戚,先秦时指至亲;后词义逐渐扩大,泛指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成员:文中“亲戚”指王僚的至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献图时,秦舞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荆轲说了几句话,既遮掩了秦舞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 B、“图穷匕见”情节,多用急促短语,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作者以群臣惊愕、秦王惶急、左右惊呼,烘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C、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想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D、吴王僚赴宴时警惕性很高,但最终被专诸刺杀,专诸也被吴王僚的卫士杀害;公子光自立为吴王,也就是春秋末吴国的国君阖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5)、根据选段甲的内容,简要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金缕曲·东渡留别祖国①

    李叔同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飘萍泊,总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注释】①本词写于1905年作者赴日留学之时②淞波溜:淞江水泻注不止。③苍龙:指宝剑。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以“暮鸦”“衰柳”营造萧瑟悲凉的离别氛围,写出了东渡求学的迫切心情。 B、“破碎山河谁收拾”一句,是对国家现状的叩问,也是“离人消瘦”的深层原因。 C、“恨年年”两句,化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悲叹往事不堪回首。 D、“长夜凄风眠不得”两句,形象写出内心的痛苦挣扎,也表达出诗人远大的理想。
    (2)、“愁黯黯,浓于酒”一句,以酒写愁,化虚为实。下列诗句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B、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端居》) C、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冯延巳《蝶恋花》) D、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石孝友《更漏子》)
    (3)、本词对爱国情感的抒发兼具缠绵与豪放,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一句表现了冉有对自己治国才能的肯定,但对于礼乐教化,就只能“”,这表现了冉有的谦虚谨慎。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针对公西华“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话,用“ ”两句进行评价,意在增强其信心。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用 “”两句描绘了一幅沐浴清流、临风高台的快乐景象。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虞美人》中李煜感叹故国的宫殿仍在,但主人已经变换的两句是“”。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草率地讲述自己治理一个内遭灾荒,外有敌军的中等国家,只需三年,“”。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表示自己的志向与三位同学不同,而略有迟疑,孔子鼓励他说:“。”
  • 7. 名句默写。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立足现实,通过对比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样是非秦国所出,如果国君对待外来人采取不同的态度的话,会给人“”这样的不良印象。
  •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生动的比喻推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题:
    (2)、《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君主待人诚恳、不可倨傲的句子是: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3)、在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臣民,针对这一点,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向唐太宗建议要赏罚得当:君王在向臣民施恩时应做到 “”;而在动用惩罚时应做到 “”。
  •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总结这“十思”,做到“”,就能使智者、勇者、仁者、信者都能为君所用,各尽其责。
  • 11. 阿房宫赋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以此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3)、《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被秦人收刮来之后像土块、铁锅一样胡乱地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杜牧《阿房宫赋》指出,秦与六国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则六国能抵御强秦;“”,则秦可江山永固。
    (6)、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又怎么会灭亡呢?
    (7)、杜牧《阿房宫赋》中“”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对比,其中阿房宫的钉子“”,宫内嘈杂的管弦音乐“”。
  •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认为燕国灭亡的原因是“”。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将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
    (3)、苏洵在《六国论》中以“”两句回忆了六国先辈们开辟事业的艰辛。
    (4)、在《六国论》中,苏洵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越急的句子是:

六、语言文字应用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压胜钱并非流通货币,只是大都外圆内方,形同古钱币,由民间或官方铸钱局用青铜或黄铜等铸造,故而被称为“钱”,类似于现代流行的“纪念币”。         , 就是压制邪魔取得胜利的意思。人们最初制造压钱,是为了驱邪禳灾、祈福迎祥。因为许多压胜钱图案精美,民间也称之为“花钱”。压胜钱诞生于西汉,盛行于明清。随着时代发展,其用途越来越广,内容和种类越来越丰富。纵观历朝历代的压胜钱,不同的图案、造型,多是当时习俗时尚的表现,因此对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民俗、文化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压胜钱中有一种内容丰富的吉语钱。其         , 背面浮雕的图案与之相呼应。有祈福祝寿的,正面刻写“福寿康宁”“长命百岁”等,背面浮雕传统题材“松鹤图”“寿星图”等;有祝贺金榜题名官运亨通的,正面有“状元及第”“指日高升”等吉语,背面为“魁星北斗图”“如意图”等;         , 正面有“日入千金”“其德乃昌”等贺词,背面为“金玉图”“称心如意图”等。吉语钱,是春节时压岁钱的首选。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合第一段文字为“压胜钱”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枸杞到处都有。枸杞头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夏末秋初,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随即结出小小的红色的卵形浆果,即枸杞子。

    我在玉渊潭散步,在一个山包下的草丛里看见一对老夫妻弯着腰在找什么。他们一边走,一边搜索。走几步,停一停,弯腰。

    “您二位找什么?”“枸杞子。”

    老同志把手里一个罐头玻璃瓶举起来给我看,已经有半瓶了。看样子这对老夫妻是离休干部,穿得很整齐干净,气色很好。

    他们捡枸杞子干什么?是配药?泡酒?看来都不完全是。他们捡枸杞子其实只是玩!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有意思。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

    人老了,是得学会这样的生活。看来,这二位中年时也是很会生活,会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

    从钓鱼台到甘家口商场的路上,路西,有一家的门头上种了很大的一丛枸杞,秋天结了很多枸杞子,通红通红的,礼花似的,喷泉似的垂挂下来,一个珊瑚珠穿成的华盖,好看极了。这丛枸杞可以拿到花会上去展览。这家怎么会想起在门头上种一丛枸杞?

    (1)、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中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B、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 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D、有一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有四种特点:①时代性;②阶级性;③民族性;④包容性。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为“在走了几步后,他们停下来弯腰去捡枸杞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七、语言文字应用II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由于《红楼梦》本身巨大的艺术_________,加上《红楼梦》及其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谜团,红楼梦研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局面。但是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从最早的脂批到清代的评点到现在的文本研究,其共同的地方就是研究《红楼梦》本身;而考证派和索隐派的共同点则是____________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为后人留下的谜团,只是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不一样。由此来看,当考证派走向__________,新索隐派的出现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20世纪80年代以后,红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多杰出学者不断涌现,如余英时、潘重规、赵冈、梅节等红学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如戴不凡先生提出了曹雪芹的著作权问题,欧阳健先生提出了程前脂后的观点,还出现了许多曹雪芹的遗物,如壁诗、箱子、画像、墓碑等__________,对于真伪问题,学者们争论得不亦乐乎,最后不了了之。与盛况空前的文献研究相比,文本研究就显得冷清多了。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 经历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魄力   着力    穷途末路   不一而足 B、魄力   着重    穷形尽相   不计其数 C、魅力   着重    穷途末路   不一而足 D、魅力   着力   穷形尽相   不计其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越来越多的国人研究红学,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争鸣 B、国内研究红学的人越来越多,争鸣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C、越来越多的国人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争鸣 D、不仅争鸣的范围越来越大,国内研究红学的人也越来越多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进展很大,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B、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文本研究经历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C、文本研究经过红学界的大力提倡,有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D、红学界经过文本研究的大力提倡,有了很大进展,但产生的影响不甚明显。

八、作文

  •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6年8月,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发刊词中写下“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2019年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2020年,《人民日报》点赞了9位当代青年:“冲得上,打得赢,素质过硬”的24岁文昌发射场最年轻的女指挥员周承钰;“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19岁参与雷神山建设的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在特岗教师服务期满选择继续留任的90后山区教师研究生赵鹏菲……

    2021年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说:“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晨钟报》创刊后的第三年,五四运动爆发。请以当时爱国进步青年的身份写一份倡议书,倡议青年投身五四运动。

    ②《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开展“青年·国家·时代”主题讨论,请写一篇讨论稿参与讨论。

    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复兴中学振华班举办主题为“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班会,请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