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2.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表示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间的转变的是(   )
    A、化学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2. 静息时,神经细胞“外正内负”电位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包括(    )
    A、K+外流,导致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 B、Na+-K+泵逆浓度运输钾、钠离子数量不等 C、细胞膜对Na+通透性高,对K+通透性低 D、带负电的蛋白质难以透过细胞膜到细胞外
  • 3. 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 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 4.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 5. 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 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
  • 6. 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也不偏转 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两次 D、若抑制c处神经递质的释放,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 7. 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传出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下图),图中 a、b、c 代表神经元。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元 a 会引起 b 神经元 Cl- 内流 B、神经元 b 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 c 后, c 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C、回返性抑制可使神经元活动及时终止 D、该机制有利于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活动协调一致
  • 8.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  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M 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Na浓度高于膜内 C、N 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 9. 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④⑤⑥合称为突触小体,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发生于④⑤⑥位置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⑤中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
  • 10.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f点刺激时,A1偏转一次,A2偏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 11. 下列有关突触和兴奋传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B、兴奋在突触上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作单向传递 C、一个突触后膜只能与一种神经递质结合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 12. 如图所示为一段离体有活性的神经纤维,将一微电表的两个电极置于a、b处,刺激点1与a处的距离小于刺激点3与b处的距离,刺激点2位于ab段中间某位点(非中点),用适宜刺激做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验,已知神经纤维上某位点兴奋后的短暂时间内该点不能再次兴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单独刺激1或3,电表指针都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同时刺激1和3,指针将发生先向左偏,再向右偏的两次偏转 C、只刺激1,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D、只刺激2,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 13. 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两部分组成 B、突触前膜有皱褶,能有效增大膜面积,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将引起后膜膜电位的改变 D、突触后膜主要是效应器相关细胞的细胞膜
  • 14. 下图为相互联系的两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c为神经纤维上的三个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处K+外流、b处Na+内流均为易化扩散 B、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神经递质 C、由c处可知该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D、图中既有兴奋的传导,也有兴奋的传递
  • 15. 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I(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Ⅱ(电极分别在R、S点的细胞外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I的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B、刺激P点,电表I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C、刺激P点,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点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若S点电极移至膜内,再刺激P点,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相似
  • 16. 下图为相互联系的两个神经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膜上的不同位点,①②表示相关物质或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信号传导(递)方向为a→b→c B、b处于复极化过程,c处于去极化过程 C、a处K+外流、b处Na+内流均为被动转运 D、①与②特异性结合后,Na+可通过②进入细胞
  • 17. 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①处产生兴奋的刺激也能引起④处产生兴奋 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 C、③处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 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和③处兴奋的传递
  • 18. 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需一定强度的刺激诱发才能产生。刚好能引发动作电位的刺激强度被称为阈强度。图示受阈强度刺激后神经元上某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绘制出上图曲线仅需1个电表,其两个电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侧 B、⑧处时该神经元也有兴奋性,小于阈强度的刺激即可引发动作电位 C、②~⑤过程主要由K+外流引起,期间神经元的膜所处状态可能不同 D、⑤~⑦之间属于复极化过程,期间神经元的膜所处状态始终相同
  • 19. 如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的中点c处给予一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如图乙、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2记录得到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曲线 B、图乙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小 C、图丙中④→⑤是复极化过程 D、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膜外表现为负电位
  • 20. 神经纤维某处受刺激后某一时刻膜内外的电位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B、该处不可能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神经纤维 C、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上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放 D、此时该处神经纤维膜外钾离子浓度大于膜内,钠离子相反

二、综合题

  • 21. 下图是A、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局部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图标名称:①;③;③④⑤组成的结构称为:;分泌②的方式为
    (2)、兴奋只能由A向B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3)、研究发现,某患者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填增多或降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效率(填上升或下降),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 22. 图中神经元 A、B 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 C 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 递质。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当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兴奋以的形式沿 A 神经元传至轴突末梢释放 P 物 质,该过程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2)、神经元 C 释放内啡肽与 A 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 A 神经元 K+外流,从而(“抑 制”或“促进”)A 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 P 物质,导致 B 神经元(“能”或“不能”)产生动 作电位,阻止痛觉产生。
    (3)、吗啡是一种阿片类毒品,也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据图分析,吗啡镇痛的原理可能是: ,进而影响 A 神经元的功能。长期使用吗啡后可致 欣快感而依赖成瘾,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则迅速(“增加”或“减少”)P 物质的释放,出 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断综合征。
  • 23.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 , 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 24. 图甲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字母表示部位;图乙是图甲中 d部位的放大图,数字代表不同的结构. 

    (1)、图甲中,静息时b部位的膜电位是: . 但是当该部位受刺激后电位将会反转,其原因是 .    
    (2)、图甲中,刺激b后可以在a、c、d三部位中的部位检测到电位变化.   
    (3)、图乙所示的结构名称是 .    
    (4)、图乙中②所含的物质是 , 当它释放与⑤上受体结合时,将使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 25. 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处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处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
    (2)、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性发生变化,Na+大量流向膜 , 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段。
  • 26. 制神经—肌肉标本如甲图所示将其浸注在可保持标本活性的液体A中。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

    (1)、液体A的成分应和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的浓度所具有的特点是 , 其渗透压应(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
    (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填“外正内负”或“外负内正)。
    (3)、分离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并按图丙、图丁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则:

    ①电流计按照图丙、图丁所示的连接方法(填“能”或“不能”)测出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原因是

    ②若h=k同时在图丙、图丁中a、c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观察指针偏转,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图,原因是

    ③受刺激时,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