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7——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立刻走进教室,这一行为与神经调节有关。该过程中,其中一个神经元的结构及其在某时刻的电位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刻①处Na+内流,②处K+外流,且两者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①处产生的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播时,波幅一直稳定不变 C、②处产生的神经冲动,只能沿着神经纤维向右侧传播出去 D、若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置于③、④处,指针会发生偏转
  • 2. 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 3. 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 4. 膝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其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将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 B、神经肌肉接点的神经冲动传递伴随信号形式的转换 C、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的电位累加至阈值后引起动作电位 D、抑制突触间隙中递质分解的药物可抑制膝反射
  • 5. 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体 B、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TH对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C、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 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
  • 6. 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  )

    选项

    科学史实验

    结论

    A

    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伞藻进行嫁接和核移植实验

    伞藻的帽形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B

    绿叶暗处理后,一半遮光,另一半曝光,碘蒸气处理后观察叶片颜色变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

    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的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

    将狗的小肠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检测胰液分泌情况

    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A、A B、B C、C D、D
  • 7.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mmol·L-1 , 胞外液约为4mmol·L-1。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K+浓度为4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 B、当K+浓度为150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 C、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 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1),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
  • 8.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在生理或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 B、某湖泊中肉食性鱼类甲捕食草食性鱼类乙形成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C、下丘脑产生的TRH刺激垂体分泌TSH,TSH的增加抑制TRH的释放 D、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ATP合成增加,细胞中ATP积累导致有氧呼吸减缓
  • 9. 如图表示人体胃肠激素的不同运输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胃肠激素都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B、内分泌腺细胞不可能是自身激素作用的靶细胞 C、图中组织液含有激素,淋巴因子、尿素等物质 D、不同胃肠激素的作用特异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运输途径
  • 10. 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兴奋则会引起的人兴奋 B、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 C、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D、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 11. 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经肝脏代谢转变为尿素,此过程发生障碍时,大量进入脑组织的氨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含量增加可引起脑组织水肿、代谢障碍,患者会出现昏迷、膝跳反射明显增强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兴奋经过膝跳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比经过缩手反射神经中枢的时间短 B、患者膝跳反射增强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减弱 C、静脉输入抗利尿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水肿 D、患者能进食后,应减少蛋白类食品摄入
  • 12. 突触小泡可从细胞质基质摄取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图中不能检测出神经递质的部位是(   )

    A、 B、 C、 D、
  • 13. 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被酶降解。临床上可用特定药物抑制NE的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发动作电位 B、NE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信息 C、该药物通过与NE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而发挥作用 D、NE能被突触前膜重摄取,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

二、多选题

  • 14.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C、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三、综合题

  • 15.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的基本单元。经环路(开环或闭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是感受刺激、传递神经信号、对神经信号进行分析与整合的功能单位。动物的生理功能与行为调控主要取决于神经环路而非单个的神经元。

    秀丽短杆线虫在不同食物供给条件下吞咽运动调节的一个神经环路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A是食物感觉神经元,B、D是中间神经元,C是运动神经元。由A、B和C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环路中,A的活动对吞咽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减弱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该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秀丽短杆线虫吞咽运动(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在食物充足条件下,吞咽运动(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2)、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其机制是
    (3)、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去兴奋对A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
    (4)、根据该神经环路的活动规律,(填“能”或“不能”)推断B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活动,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的活动增强。
  • 16. 正常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肝脏生糖和胰岛素敏感性都达到高峰,伴随胰岛素水平的波动,维持机体全天血糖动态平衡,约5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黎明现象”(黎明时处于高血糖水平,其余时间血糖平稳),是糖尿病治疗的难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黎明觉醒前后主要通过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2)、如图所示,觉醒后人体摄食使血糖浓度上升,葡萄糖经GLUT2以方式进入细胞,氧化生成ATP,ATP/ADP比率的上升使ATP敏感通道关闭,细胞内K+浓度增加,细胞膜内侧膜电位的变化为 , 引起钙通道打开,Ca2+内流,促进胰岛素以方式释放。
    (3)、胰岛素通过促进、促进糖原合成与抑制糖原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等发挥降血糖作用,胰岛细胞分泌的能升高血糖,共同参与维持血糖动态平衡。
    (4)、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②胰岛素分泌障碍     ③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       ④胰岛素B细胞损伤   ⑤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5)、人体昼夜节律源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调控外周节律。研究发现SCN区REV-ERB基因节律性表达下降,机体在觉醒时糖代谢异常,表明“黎明现象”与生物钟紊乱相关。由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不敏感状态具有的特点,而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研究新方向。
  • 17. 甲状腺激素(TH)作用于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能使靶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氧气消耗量增加,产热量增加下图为TH分泌的调节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进而引起下丘脑的兴奋,再经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作用,TH分泌增加,TH作用于某些靶细胞后,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2)、当血液中的TH浓度增高时,会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TH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该过程中,垂体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
    (3)、TH对垂体的反馈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TH进入垂体细胞内,抑制TSH基因的表达,从而;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降低垂体细胞对TRH的敏感性,从而TRH对垂体细胞的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

  • 18. 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 19. 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

    欲研究神经的电生理特性,请完善实验思路,分析和预测结果(说明,生物信号采集仪能显示记录电极处的电位变化,仪器使用方法不要求;实验中标本需用任氏液浸润)。

    (1)、实验思路:

    ①连按坐骨神经与生物信号采集仪等(简图如下,a、b为坐骨神经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

    ②刺激电极依次施加由弱到强的电刺激,显示屏1上出现第一个动作电位时的刺激强度即阈刺激,记为Smin

    , 当动作电位幅值不再随刺激增强而增大时,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记为Smax

    (2)、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当刺激强度范围为时,坐骨神经中仅有部分神经纤维发生兴奋。

    ②实验中,每次施加电刺激的几乎同时,在显示屏上都会出现一次快速的电位变化,称为伪迹,其幅值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不影响动作电位(见图2)。伪迹的幅值可以作为的量化指标;伪迹与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差,可估测施加刺激到记录点神经纤维膜上所需的时间。伪迹是电刺激通过传导到记录电极上而引发的。

    ③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即具有性。而上述实验中a、b处的动作电位有明显差异(如图2),原因是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不同导致b处电位叠加量减小。

    ④以坐骨神经和单根神经纤维为材料,分别测得两者的Smin和Smax。将坐标系补充完整,并用柱形图表示两者的Smin和Smax相对值。

  • 20. 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1)、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分泌 G 的体液调节方式为
    (2)、研究发现,NE 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 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 Mesc 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答出 3 种原因即可)
    (3)、已知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调节机制中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

    实验思路:

    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