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5——生物的进化(1)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2.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关注的问题。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行为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3. 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 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4. 峡谷和高山的阻隔都可能导致新物种形成。两个种的羚松鼠分别活在某大峡谷的两侧,它们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大峡谷形成之前;某高山两侧间存在有限的“通道”,陆地蜗牛和很多不能飞行的昆虫可能会在“通道”处形成新物种。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大峡谷分隔形成的两个羚松鼠种群间难以进行基因交流 B、能轻易飞越大峡谷的鸟类物种一般不会在大峡谷两侧形成为两个物种 C、高山两侧的陆地蜗牛利用“通道”进行充分的基因交流 D、某些不能飞行的昆虫在“通道”处形成的新种与原物种存在生殖隔离5. 我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可体现植物的向光性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可体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6. 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B、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 C、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 D、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7. 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长成新的植株。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D、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8. 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D、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9. 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10. 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之间均存在生殖隔离 B、种群中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害虫种群产生抗药性,是一种共同进化的现象 D、水葫芦大量生长提高了所在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11. 辽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为恢复辽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辽河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右侧为对应植物叶片或茎的横切面示意图,空白处示气腔
A、丙与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D、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1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为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基因策略:包括提高杀虫基因的表达量、向棉花中转入多种杀虫基因等。例如,早期种植的抗虫棉只转入了一种Bt毒蛋白基因,抗虫机制比较单一;现在经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Bt基同时转入棉花。
②田间策略:主要是为棉铃虫提供底护所。例如我国新疆棉区,在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非转基因棉花,为棉铃虫提供专门的庇护所:长江、黄河流域棉区多采用将转基因抗虫棉与高粱和玉米等其他棉铃虫寄主作物混作的方式,为棉铃虫提供天然的庇护所。
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如实施分区种植管理等。
(1)、关于上述基因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提高Bt基因的表达量,可降低抗虫棉种植区的棉铃虫种群密度 B、转入棉花植株的两种Bt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两种Bt基因插入同一个T-DNA并转入棉花植株,则两种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转入多种Bt基因能提高抗虫持久性,是因为棉铃虫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2)、关于上述田间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非抗虫棉,可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 B、混作提高抗虫棉的抗虫持久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C、为棉铃虫提供底护所,可使敏感棉铃虫在种群中维持一定比例 D、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可使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增速放缓13. 研究者拟通过有性杂交的方法将簇毛麦(2n=14)的优良性状导入普通小麦(2n=42)中。用簇毛麦花粉给数以千计的小麦小花授粉,10天后只发现两个杂种幼胚,将其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含28条染色体的大量杂种植株。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簇毛麦与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培养过程中幼胚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 C、杂种植株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正常联会 D、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后能产生可育植株14. 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下降15. 现代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物种的进化体现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下列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是 ( )A、自然选择 B、基因重组 C、随机交配 D、大的种群16. 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检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 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 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17. 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 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18. 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二、综合题
-
19. 《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困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有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醇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理论上可获得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下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
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I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
①Ⅰ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③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实验探究题
-
20.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存活率(%)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对照
0.04
+
+
+
+
+
+
+
1
0.2
+
+
+
+
+
+
-
2
3.8
+
+
+
-
+
+
-
3
5.8
+
+
+
-
-
+
-
4
23. 1
+
+
+
+
-
-
-
5
27.2
+
+
+
+
-
-
-
6
27.3
+
+
+
-
+
-
-
7
28.9
+
+
+
-
-
-
-
8
31.3
+
+
+
+
-
-
-
9
58.0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 , 碱基突变但氨基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2)、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 , 判断的依据是。(3)、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4)、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