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0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殷商后期,各部落侯国向王室交纳的贡品数量增多,种类增加。有牲畜、野兽、货币、谷物、奴隶、占卜用的龟甲、兽骨等;商王每日必定占卜,以人作为祭品,敬酬鬼神。上述这些现象体现出商朝(   )
    A、分封制度的推行 B、皇权和神权的密切结合 C、国家王权的加强 D、对方国的控制日趋严密
  • 2. 公元6世纪初期,地处今天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今天的河南、陕西关中的农耕富饶之地。推动这次北方人口较大规模迁移的因素是(   )
    A、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 B、黄河流域的长期持续分裂 C、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 D、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改革
  • 3. 宋朝政府颁布“刻书之式”,以律令条文规范书籍印刷出版,不按条文出版的书籍视为假货和盗版。南宋罗樾刊刻其师段昌武《从桂毛诗集解》一书,段昌武的侄儿诉状要求严惩。朝廷即发出公文要求当地官府“治罪罗樾”,并声言再有不守规约者,“追版劈毁,断罪施行。”南宋政府的这一行为(   )
    A、蕴含着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B、规范了雕版印刷业 C、体现出对文化传播内容的控制 D、加快了儒学的传播
  • 4. 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
    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B、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 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
  • 5. 学者王瑞成认为,成立总理衙门是清廷为应对外部危机采取的横向分权,将“外交权”和与外交有关的其他权力部分分出,在体制外形成的新的政府机制,是权力的外移。从内部体制看,掌管总理衙门的奕䜣同时是领班军机大臣和议政王,权力集于一身。作者认为总理衙门的设立(   )
    A、削弱了中国传统的权威体制 B、标志着晚清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 C、加剧了满清政权的统治危机 D、使晚清完成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 6. 下面是1840年至1936年我国的经济作物比重变化数据,材料反映出20世纪前期的中国农村(   )

    1840-1936年经济作物的比重变化   单位:千元

    年代

    粮食

    棉花

    袖料

    烟叶

    合计

    经济作物的比重(%)

    1840

    6159288

    274455

    138606

    65280

    6637629

    7.2

    1894

    6697933

    284459

    519154

    81600

    7583146

    11.7

    1911

    6836014

    224837

    581427

    105876

    7748154

    11.8

    1920

    5340350

    192350

    733281

    130152

    6396133

    16.2

    1933

    7754050

    3370411

    407855

    216665

    9715611

    20.2

    1936

    7880934

    494675

    1283861

    218705

    9878175

    20.2

    A、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发展 B、商品化的程度缓慢提高 C、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 D、农业经济日益走向衰败
  • 7. 毛泽东指出,在我们有一百多万军队、一亿多人民时,“在蒋介石的力量更加缩小、削弱,……无联合可能时,就要如此做,这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按照毛泽东的论述,这一国家的政府组织形式将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   )
    A、抗日民主政权 B、工农民主专政政权 C、民主联合政府 D、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 8. 改革开放开启后的10多年里,我国从开放农村农副产品市场到全面发展生活消费品市场,再扩展到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从发展单一的商品市场到培育包括多种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突破和发展深化的过程。据此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最初十几年的经济改革(   )
    A、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B、奠定了新旧体制转换的基础 C、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了农业生产技术的突破
  • 9. 古希腊的普罗泰哥拉认为,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使他相信看上去是真实的东西,所以“一切皆为真实”;智者学派的另一位代表高尔吉亚论证了“一切皆为虚妄”的观点,除了个人能感觉到的事物以外无物存在;若有独立于个人感觉之外的任何事物存在,则也是永不可知的。据此分析,两人的观点(   )
    A、体现出世界观的矛盾与对立 B、肯定个人感觉现象的虚无 C、均具有否定理性思维的倾向 D、主张树立人的权威和价值
  • 10. 18世纪晚期开始,以法国为中心的政治革命粉碎了旧制度下的特权阶层,政府和公民的关系更加紧密。人民表达意愿的方式(即在暴乱、游行示威和新闻界中允许人民表达意愿)得到现存政府的认可,让政府更加强大。这种“民主革命”不可阻挡地从法国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数百万人由于战争而被动员,而他们至少是出于自愿。这些变化推动了欧洲(   )
    A、封建开明专制的兴起 B、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启蒙运动逐渐进入高潮 D、政治革新运动的发展
  • 11. 斯大林继任以后,部分自由经济和部分计划经济运转的困难开始加剧,城市的材料和原料供应不足以支撑政府所要开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于是苏联(   )
    A、调整改革新经济政策 B、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C、将部分企业收归国有 D、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12. 如表为世界经济的相关资料,这一趋势的发展(   )

    时间(年)

    世界经济的相关数据

    2002

    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为8.79%

    2000-2009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比例从10.1%升至33.6%

    2011

    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19.87%

    2016

    金砖国家GDP占世界GDP比重达到22.83%

    2016

    发展中国家经济份额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38.79%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快速发展 B、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实现振兴 D、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二、材料分析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19世纪英法贸易冲突持续了两百年之久,19世纪30年代的中英贸易冲突持续了20年以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与西欧之间的贸易冲突实际持续了15年,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冲突也持续了10年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三次大国贸易冲突期间都发生了战争,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发展冲突难以调和,修昔底德陷阱的成分明显。贸易冲突的背后,是政治经济利益剧烈冲突所致,贸易冲突往往只是守成大国的表面借口,根本上是要维护其原有的地位和利益格局,有效遏制新兴大国的经济崛起和现实挑战。

    ——摘编自黄汉民、范冬梅《大国崛起中的贸易冲突及其策略选择》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贸易矛盾不断加剧。在整体的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日本大量出口货物都是依赖美国市场。若是美日关系破裂,日本的对外经济将严重萎缩,成千上万的出口成品将囤积在仓库,难以找到第二家这样豪放的买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政府开始想方设法提高其政治地位,最迫切的目标就是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而这都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刘思岑《美日贸易战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中国运用关税手段进行反制。2019年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2019年8月,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目的是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推动人民币升值,从而减少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向美国回流,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

    ——摘编自柳悰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的三次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大国贸易冲突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美贸易冲突中日本采取妥协政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美贸易冲突中美国对华采取的遏制手段。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和对策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福利国家制度的完善,法国退休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1953年,法国政府开始通过不断的立法改革退休制度,逐步将退休制度覆盖到大部分人群。1993年,法国政府推出普通退休制度改革措施,2002年开启了资本化运作方式发展,经过与工会拉锯战式的谈判终于就其中部分内容达成协议。此后历届政府与工会谈谈打打,时而出击,时而妥协。

    2019年底法国政府出台了新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按照新方案,政府将逐步取消特殊机构的退休福利,削减退休金,议员和部长等“特殊阶层”的特殊福利也要取消。这一改革方案遭遇了空前的社会阻力。法国参议院议长拉尔谢表示,参议员的养老金并不由国家供给,所以不能“取消”他们的养老福利。法国各工会号召展开持续不断的罢工运动,法国陷入严重的社会危机中。最后,总统马克龙被迫在议会上表态:“在目前我们经历的危机下,退休改革方案暂不实施。”

    ——根据王战《法国退休制度的演变及改革困局》等文章整理改编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退休制度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龙时代“退休改革方案暂不实施”的原因。
  •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在同斯大林的会谈中,毛泽东提出:中国仍然没有摆脱战争的威胁,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中国需要三年至五年的和平时间,把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稳定全国局势。中国和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是:①缔约双方保证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②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盟国的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⑤双方……遵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成果,毛泽东指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使中苏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

    ——摘编自中华书局《中苏关系史料汇编(1950——1958)》

    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并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分析这一条约的性质。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地区形势及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   吴孟超是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外科医生。在国家风雨飘摇的年代,青年时代的吴孟超立下了报国救民的理想。新中国成立后,吴孟超全身心投入到肝胆外科事业中,为中国的肝胆外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他组建了国际最大规模的肝脏外科研究所,领导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学研究。虽受众人仰望,始终保持着平易近人、勤俭朴素的作风;虽身为资深院士,依然把尊师重道放在首位,培养提携后辈,坚持参加义诊,对年轻医生言传身教。他用个人积蓄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和“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作出贡献的人才;并专设青年基金,奖励杰出的医学青年工作者。

    ——摘编自王德《苍生大医》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吴孟超院士的主要贡献。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吴孟超院士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三、论述题

  • 17. 从汉唐盛世到清末民初,我国的对外称呼不断变化。纵观我国对外称呼的历史嬗变,可以窥视出中华民族的心态变化轨迹。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称呼

    字义释读

    “番”

    “番”是我国最早对少数民族和外国的称呼,已有三千年历史,“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胡”

    汉唐时对我国北方及西域的波斯、大食泛称为“胡”;从西域引进的物种称呼皆带胡,如胡瓜、胡萝卜、胡笳;唐对旅居长安的西亚人通称胡人。“胡”字带有贬义,如“胡虏”、“五胡”。

    “夷”

    “夷”是对华夏族对东方各族泛称,汉时指四方少数民族,清代多指外国人。“近唯英夷,实乃巨诈”(龚自珍语);“夷”字民间使用较少,多见于文人笔墨。

    “洋”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现代化的”;《辞海》释义为“旧时泛指来自外国的事物”,与“土”相对。晚清出现许多冠以“洋”的词汇如东洋(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洋文、洋布、洋行。“洋”长期被视为先进和高品质的代名词。

    “西”

    “西”字专指西欧和美国,称呼其他国家时具体指出地域或国度,如非洲人、印度人。洋务运动后与西方有关者皆称“西”,如西服、西餐、西医等,我国对外称呼渐被“西”字取代。“西”字作为表示地域方位的概念,剔除了“崇洋”“慕洋”的成分,体现出民族心态的成熟。

    “外”

    改革开放后,“外”字在对外交流中广泛使用,外汇、外贸、外资……,不但涵盖西方国家,也包括世界各国。“外”字彰显不亢不卑,不媚不张的民族气质。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取材料中关于中国人对西方或外国人称呼变化的若干信息,结合当时中国的国家地位、国民认知水平或民族文化心态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信息展开分析论述,可依据材料自选角度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