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没有哪个社会没有传统,即使现代社会也离不开传统,传统文化依然发挥着作用。其实, 法治本身也可以成为传统。不过在前现代的乡土社会里,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大、更重要。这都是相对而言的。现代社会传统也在不断更新,比如中国就有民国前的传统,1949 年前的传统,1949 年到改革开放的传统。
事实上,在传统社会里,因为环境变化的缓慢,人们应付生活的一套文化和规范也就变化很小了。当事人往往意识不到有什么变化,但是变化缓慢并不等于不变化。宋朝的社会生活与唐朝的就很不一样,唐朝的文化就比宋朝的文化开放得多。
这就是说,传统社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因为其变化缓慢,对一代人而言,几乎感受不到,能够赶上改朝换代大变革时代的人毕竟是少数,总体文化是“天不变,道亦不变”。在传统社会中,想做点改革,难乎其难,即使环境变化了,要求新文化适应新环境,传统也是惰性极大,阻力重重。
礼虽然是靠着传统力量来实施的,但是它主要是把传统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和规范取向。因此,费孝通说“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但是,我怀疑,对于那些如殉葬的礼,被活埋者也会主动? 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对这种从现在人道主义角度看不人道的“礼”,是被迫的,甚至强制执行的,如同法律的强制执行一样。
人们对于那些温和性的“礼”大概是比较主动地接受的,甚至“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 所谓‘富而好礼’”。费孝通说:“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例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讲“爱”的。我想这种礼大概是周代别尊卑的和交往礼节性的“礼”,不是不人道的“礼”。不知这方面的专家如何看。但是,孔子后时代,礼是在不停地演化着的。不管怎么说,这种乡土社会的秩序,就是靠这些“礼”来维护着的。比如家族祭祀,就是一种“礼”。
(选自陈心想 《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 的社会。其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
的规则,“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很小,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 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像这一类的传统,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礼” 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 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 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礼治在表面看去好象是人们的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 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 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 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任何社会都有其传统,现代社会也不例外,法治本身也可以是传统的一种。 B、(材料一)在传统乡土社会里,环境变化缓慢,人们往往意识不到社会变化。 C、(材料二)通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以此有别于西洋法治的社会,其实可以说乡土社会是一个“无法”的社会,也是礼治的社会。 D、(材料二)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会得到处罚;而礼是传统,是靠社会舆论维持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礼” 是温和性的“礼”。 B、无论是法治的社会还是人治的社会,一个社会的秩序都要靠人来执行,要靠某种力量来维持。 C、如果传统无法应对现代生活,礼治社会就被破坏,维护社会秩序的新力量就会产生。 D、即使生活在现代国家已经形成的今天,我们的衣食住行仍然需要遵守祖宗的成法——传统。(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材料中所论述的“礼”的一项是 ()A、中国“江南第一家”的《郑氏规范》第一条规定,“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出入必告”。 B、祥林嫂被婆婆绑回去后,鲁四老爷说:“既然是她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 C、成名进献促织有功,“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D、白嘉轩(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人物)坚守“耕读传家”古训,以严父形象,将白家所固守的传统灌输给儿子。(4)、简要分析材料二主要论证方法。(5)、郑也夫说:“陈心想极其钦佩《乡土中国》,同时也在多处持不同意见。”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主要有哪些针对材料二的“不同意见”。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面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 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都道有理。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正说着,只见来旺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扎,票上批着数目。众人连忙让坐倒茶,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己抱进去了。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唤进来看视。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 “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 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扎,——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 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 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 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
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又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煎了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命人送来劝食。贾珍也另外吩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单与凤姐。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堂客来往也不迎会。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凤姐必知今日人客不少,在家中歇宿一夜,至寅正平儿便请起来梳洗。及收拾完备,更衣盥手,吃了两口奶子、糖粳米粥,漱口已毕,已是卯正二刻了。来旺媳妇率领诸人伺候已久。凤姐出至厅前,上了车,前面打了一对明角灯,大书“荣国府” 三个大字,款款来至宁国府。大门上门灯朗挂,两边一色戳灯,照如白昼,白汪汪穿孝仆从两边侍立。请车至正门上,小厮等退去,众媳妇上来揭起车帘。凤姐下了车,一手扶着丰儿, 两个媳妇执着手把灯罩,簇拥着凤姐进来。宁府诸媳妇迎来请安接待。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一时贾珍尤氏遣人来劝,凤姐方才止住。来旺媳妇献茶漱口毕,凤姐方起身,别过族中诸人,自入抱厦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慌张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在前探头。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先问王兴媳妇作什么。王兴媳妇巴不得先问他完了事,连忙进去说“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说着,将个帖儿递上去。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掷下。王兴家的去了。凤姐方欲说话时,只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全都是要支取东西,领牌来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凤姐因见张材家的在旁,因问:“你有什么事?”张材家的忙取帖儿回说:“就是方才车轿围作成,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凤姐听了,便收了帖子,命彩明登记。待王兴家的交过牌,得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方与张材家的去领。一面又命念那一个,是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买纸料糊裱。凤姐听了,即命收帖儿登记,待张材家的缴清,又发与这人去了。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 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窗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彼时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场秦可卿丧事,细细密密交织着很多精彩动人的故事与细节,选文王熙凤协理整顿宁府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出彩的情节。 B、由下人之口说出“也该由他来整治整治”之语,更能表现宁国府的管理不严、混乱无序有目共睹。 C、众人“只在窗外听觑”,“听觑”极为传神,写出了宁国府众下人既畏惧又好奇的心理,表现了宁国府因凤姐的到来而气氛变得紧张严肃。 D、“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一句中的“你们奶奶”,指的是邢夫人,由选文可知邢夫人是一个由着下人、比较好说话的、软弱的人。(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有意让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从不同角度评价主要人物,来表现人物特点,如选文中总管来升的评价,就表现了凤姐某些显著特点。 B、作者选材精当,比如为表现王熙凤的具体生活状况及管理手段,有意选择“五七正五日上”这平常的一天来写,因为越是平常日的平常状态越能凸显人物自然真实的状态。 C、联系原著相关情节可知,作者对秦可卿丧事的描写,既有总括性的概写,也有细节性的描摹,点面结合,凸显出了这场丧事的奢华、隆重。 D、作者行文处处有伏笔与照应,比如选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也该由他来整治整治”一句, 既在下文中有照应文字,又为下文打二十板子等相关情节埋下伏笔。(3)、庚辰本回后朱批:写秦死之盛,贾珍之奢,实是却写得一个凤姐。选文是如何塑造王熙凤形象的?请结合选文分析。(4)、作者在写凤姐处理迟到下人一事中,穿插了凤姐处理王兴媳妇、四个执事人、张材家的、宝玉外书房的支领事情四件,你觉得这样穿插是否合理?请说说理由。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 题。
甲: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乙:
寺人披见文公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 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B、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C、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D、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侯,是古代爵位。爵位是古代最高统治者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除王外,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执事,办事的官员。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恭敬,可译为 “您”。甲文中执事指秦穆公。 C、己丑,干支之一,己属天干,丑属地支,己丑可纪年、月、日、时,文中己丑表纪年。 D、河,在古代一般指黄河,后也指一般河流。《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过秦论》中“因河为池”,与选文中的意思相同,都是黄河的意思。(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烛之武虽有些许委屈、牢骚,但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临危受命。 B、(甲)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赏赐,晋却忘恩负义、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C、(乙)吕、郤密谋焚烧晋文公的宫室以杀死晋文公,寺人披前来向晋文公告密,但晋文公一开始因寺人披此前曾两次刺杀自己而拒绝见他。 D、(乙)寺人披在与晋文公对话时,并没有因为身为臣子而一味逢迎,而是据理力争,并运用了反问、用典等手法,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5)、《左传》在记述史实时特别重视“礼”,而晋文公被古人赞为“有礼”,请结合甲乙两文说明晋文公“有礼”的具体表现。4. 阅读下面这古诗,完成下列问题。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多写世路艰难或离情别意,鲍照《拟行路难》仿乐府旧题而作 ,抒写诗人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B、诗人从水泻平地写起,起笔陡然,水四方流淌是地势造成的,而当时人的不同处境则是由门第决定的。 C、魏晋时代,玄学盛行,诗人深受影响,认为人生有命,行叹坐愁也无济于事,于是饮酒自宽,排遣忧怀,及时行乐。 D、人非木石,面对社会不平必有所感,但诗人虽内心苦闷至极点,却欲行还止,欲说还休, 敢怒而不敢言。(2)、清人沈德潜在评价此诗说:“妙在不曾说破。”请从情感表达角度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傲岸的性格,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的 诗 句是 : , 。(2)、《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的诗句是: , 。(3)、《阿房宫赋》中,作者揭露统治阶级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6.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童年时代,诗人就不断受到诗的熏陶。他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诗情画意。诗人是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长大的。诗人的故乡在峨眉山下的大渡河边,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河中处处是绿洲。大渡河水流湍急,夏天河水泛滥,奔腾咆哮;冬天河水落了,清明秀丽,风景比江南还美。这些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是诗人童年时代的摇篮。更重要的是,( )。农民耕耘时唱的秧歌,船家和纤夫行船时的歌唱,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的芦笛,都曾引起诗人的无限神往。而乡村“棒客”远出“打劫”的豪侠义气,挖煤工人的脸色苍白和浑身墨黑, 都曾不断启发诗人童稚的心灵,使他深深思索。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的智慧,不断从农村的社会生活得以启发 B、诗人的智慧,从农村的社会生活不断得以启发 C、农村的社会生活,给诗人的智慧以不断的启发 D、农村的社会生活,不断给诗人的智慧得以启发(2)、下列各项,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作用和文中加点“棒客”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C、他们也都没什么大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D、作为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7. 下面这则某小区通知的正文内容存在五处语病,请指出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②为了 xx 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③本社区将于 4 月 19 日零时起,④进行严格管控措施,⑤禁止本社区所有人员只进不出,⑥请广大居民理解配合! 另外,⑦如果你一旦出现发热、干咳、胸闷等不适症状,⑧请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并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8.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新课标于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这一消息引起了某班学生的热烈讨论。甲同学说:“学生进校园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不是为了学习炒菜、做饭!而且未来有很多劳动将会被高科技所取代,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学习那么多所谓的劳动技能。另外,既然是日常生活劳动技能,那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学会,不需要以课程的形式来强制要求。”请你对甲同学的言论进行反驳。要求反驳理由充分,有理有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四、写作(60 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伴随着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社交媒体的好书评选、电商平台的促销推送如期而至,新媒介、新场景、新形式改变了阅读的习惯、拓宽了阅读的内涵。然而,“刷屏”式阅读,在让阅读习惯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屡屡引发争论与担忧。
作为新时代青年,对于“刷屏”式阅读,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