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0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春秋前期,诸侯所属军队(族军)主要由贵族子弟组编,平民没有资格参加。从春秋中后期开始,大量平民参军,立军功者可获得土地及相应政治地位。到战国时代,“贵族军队解体,平民军队代兴。”这一变化( )A、推动了新兴阶层的壮大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巩固了贵族的世袭地位 D、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2. 下图为东汉墓出土的陶制望楼陪葬品,下为方形池塘,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三层方形望楼(有瞭望示警功能),第一层门内正坐一俑,第二、三层平台上各有2个吹奏俑、2个执弩俑、1个立俑。此类陶制望楼较常见于东汉中晚期的墓葬中。这反映了当时( )A、百姓娱乐生活丰富 B、豪强地主庄园遍布 C、佛教影响世俗生活 D、军阀割据混战局面3. 唐朝时期,日本一共派出了13批“遣唐使”。阅读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日本“遣唐使”部分批次表
皇帝
批次
年份
船数
人数
唐玄宗
第6次
717
4
557
第7次
733
4
594
第8次
752
4
500
唐肃宗
第9次
759
1
99
唐代宗
第10次
777
4
778
唐德宗
第11次
804
4
不明
A、中外文化交流形式多样 B、唐文化开放包容 C、政治局势影响中外交流 D、东亚文化圈形成4. 北宋著名学者李靓认为富人是“心有所知,力有所勤,夙兴夜寐,攻苦食淡,以趣天时,听上令也。”南宋思想家叶适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这些观念的出现,反映了宋代( )A、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奢靡享乐风气兴起5. 王阳明诗云:“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B、强调个人主体意识 C、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D、突出儒家学说地位6. 满清入关以来,督抚多由满洲贵族担任。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汉人督抚逐渐增多,1860年到1864年间,仅湘军集团中就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现象说明清政府( )A、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B、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C、支持地方兴办洋务 D、权力结构发生变动7. 1908年清政府开始仿西方民法典编修《大清民律草案》,至1910年正式脱稿完成。由于礼部以及礼教派人士“认为民律草案内容丧失亲权太甚,以维护民情风俗为由,将力争之。”从而陷入“礼法之争”。直至清朝覆亡,该律也未能核定颁布。这反映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力量薄弱 B、近代化进程艰难 C、闭关锁国思想严重 D、半殖民化更严重8. 下图为上海《申报》于1920年发表的一幅漫画《共去厌物,道路平坦》,画中的四位农民正合力把一株写着“军阀”二字的枯树连根拔起。这反映了(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知识分子关注农民力量 C、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D、农民阶级缺乏斗争经验9. 1927年3月,全国中共党员人数南方省份占比超过80%,而北方地区的党员仅占全国数量的10.94%。到1945年七大召开时,就军队中党员人数而言,北方籍党员达40万左右,而南方籍党员仅7万左右。中共党员南北数量变化反映了( )A、解放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B、日本侵华重心的转移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 D、革命中心的南北易位10. 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1960年4月,在大庆油田打井时突然出现井喷现象,危机关头王进喜和同事们冒着严寒跳进泥浆池清理被堵住的水泵口,一起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D、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11. 柏拉图指出:“一个民主的城邦由于渴望自由,有可能让一些坏分子当上了领导人,受他们的欺骗。如果正派的领导人想要稍加约束,这个社会就要起来指控他们,叫他们寡头分子,要求惩办他们。”柏拉图意在( )A、强调城邦公共利益至上 B、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 C、批评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D、限制政治寡头的权力12.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其数学专著《数学大全》中正式提出了借贷记账法,建议商人在进行一切交易时,都要在总账里记入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是作为借方。这种记账方法让人们随时对于一项生意的财务状况都了如指掌、这( )A、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C、根源于人文主义的复兴 D、有利于近代科学发展13. 17世纪90年代,法国人米耶热游历英格兰后发现,“任何人既没有盾形纹章(贵族象征),也没接受博雅教育或绅土教育,只要看上去像绅士,只要有钱能自由体面地生活,英国人通常会尊称其为绅士。”这说明当时英国( )A、民主政治已经确立 B、贵族阶层消亡 C、工业革命方兴未艾 D、社会转型分化14. 1829年,雨果创作了戏剧《欧那尼》。该剧描写了16世纪西班牙大盗欧那尼反抗国王,为父报仇、追求爱情的悲剧故事。1830年初该剧首场演出后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一百场,使得法国城乡掀起了一股“欧那尼热”。据此可推知,该剧( )A、反映了客观社会现实 B、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C、凸显了理性主义原则 D、继承了传统的艺术风格15. 1936年,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对各州的拨款增加了2倍多,其中对在1932年总统大选中支持共和党人胡佛的宾夕法尼亚州拨款增幅最大,达到了3000%。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注册的民主党人大增,帮助罗斯福赢得了该州1936年的总统选票。这表明( )A、新政得到广泛支持 B、国家干预初见成效 C、救济带有政治色彩 D、保障体系已经形成16. 1999年4月,在波兰等国加入北约后,北约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提出在继续坚持集体防御政策的同时,将对成员国防区之外发生的冲突及与北约安全利益相关的事件作出反应,包括采取军事行动。据此可以推知,《北约新战略概念》( )A、防止了新冲突的发生 B、加强了多极化的趋势 C、体现了霸权主义思维 D、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承袭前代旧制,形成了由“仓庾”“常平仓”以及“社仓”构成的粮储体系。其中,仓庾储备各省解运到京的粮食,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常平仓设在州县,由地方直接管理,其基本作用是调节平抑粮价及赈灾济贫。社仓设于乡村,储粮由民间捐纳所得,由民间公举本乡有名望之人负责管理,受地方政府监督,“春日借贷,秋收偿还”。从清代仓储运行实际效果来看,康熙时期实行得比较好,乾隆以后,仓储建设虽受到强化,但难以适应社会变化,仓管不善,尤其是各地多以积钱代谷,导致仓粮不足,仓储作用弱化。
——摘编自袭浩等《清代粮食储备体系及其问题的现实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土地改革,农村人均消费粮食从1949年的370斤增加到1952年的440斤,农民有余量也不急于出售。另一方面,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就业人口激增,1953年国家收入粮食540亿斤,支出587亿斤,赤字达47亿斤。东北等产粮区遇到灾荒,部分私商炒作粮价和国积粮食。面对这一情况,只能采取这样的政策:1953年,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分配。1955年国务院又制定了《市镇粮食供应暂行办法》,有效缓解了粮食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初期粮食仓储制度的成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年国家粮食收支情况,并概括1953-1955年国家粮食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期
冷战史研究方法
传统史学研究
(1950-1990年代)
突出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导性作用,认为冷战意味着美苏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不承认对方领土主权、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合法性。
近20年冷战史研究
(21世纪以来)
冷战史既是美苏史又是全球史。研究冷战时期美苏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史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将冷战史仅仅作为美苏史的一部分,从方法论和史学史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冷战研究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主导叙事。
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就是将冷战时期的中小国家放在显著的位置,从冷战时期发生在中小国家的事件中寻找他们与冷战的直接联结,而不只是关注他们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冷战中的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故事放到恰当的位置。这样做需要将一系列问题如非殖民化、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等命题一起作综合考察,从而修正传统冷战史标准叙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夏亚峰《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史学和近20年冷战史研究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新研究方法出现的背景。(2)、结合所学知识,给冷战时期的中国划分历史阶段,并说明划分的理由。19.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腾飞,但是对于55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再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1971年,日本政府实施《中老年等群体雇佣促进特别措施法》,明确了推进延迟退休到60岁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平均寿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增速减缓以及社保财政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政府在1986年对《特别措施法》进行修改,更名为《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以下简称《安定法》),开始规定企业需要努力实现雇佣到60岁的义务。1994年,为了与退休年龄提高形成有效地街接,日本政府进行了《安定法》的修改,明确规定了企业有雇佣员工到60岁退休的义务,并从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以1994年《安定法》的修改为标志,日本第一次的法定延迟退休政策得以确立。
——摘编自丁英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影响?20.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东欧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协约国决定在波兰原有领土上重建波兰。根据《凡尔赛条约》,波兰得到了与其国力极不相称的领土以及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波兰走廊。这条走廊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给德国发展极大造成困境,致使整个20世纪20年代德国民族主义者不断疾呼,修改德波两国边界。为了打破凡尔赛体系的限制、争取外交主动,德国于1922年与苏联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正式建交,夹击波兰。与此同时,德国利用英法隔阂,在1925年与英、法等国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禁止单方面使用武力干涉,这造成法国在欧洲主导地位的下降,也使法波两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瓦解。
——摘编自王利《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德关系研究(1918-1939)》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的历史背景。(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带来的影响。21.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袁庚(1917-2016),中共党员,历任东江纵队联络处处长、两广纵队炮兵团团长、中共驻香港办事处主任等职务。1978年,时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报告,其思路高度契合当时中国正在萌动的打破封闭求发展的愿望,很快获得了中央高层批准。1979年7月,蛇口工业区正式启动。为加快建设速度,袁庚用定额超产奖励制度代替之前的平均主义奖励办法,使工程得以提前竣工并交付使用。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袁庚发明了人才公开招聘制度,采取多种渠道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此外,袁庚还积极探索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等。2018年,袁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摘编自孙运德等《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主要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庚的优良品质。三、论述题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统一都伴随着文化和思想观念上的整合创新。秦朝的统一,使秦与山东六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中国有了统一的文字,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开拓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尔后隋唐、明清文化中表现出的盛大恢宏气象,无一不蕴涵着深刻的整合创新精神。不同地域的文化被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架构之后,原本分别存在于不同地域文化之中的各种文化“基因”(价值要素)仍继续存在,有的还被大力发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围绕“整合创新”,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