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0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A、商朝已建立神权统治秩序 B、君王顺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C、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D、汤灭夏开启以暴制暴先例2. 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
时间
概况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
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
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 B、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突出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 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查3. 唐代韩愈对孟子特别推崇,在“道统”中将原先被列为上承孔子的颜渊,排斥在主线之外,以孟子上承孔子,而自承孟子,并且将儒学研究从章句训诂引导为对经典义理的探求。韩愈此举( )A、反映了唐朝的多元文化面貌 B、扭转了儒学面临的危机 C、对宋代儒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D、顺应了三教合流的趋势4. 宋代有“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的说法,如朱熹认为“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籍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同时有法律规定地主殴死佃客须要抵命。这反映出宋代(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B、佃户与地主的相互依存 C、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D、田制不立导致土地兼并5. 乾隆十二年,盐邑(浙江海盐县)地狭人众,力耕不足糊口,比户养蚕为急务……蚕或不登,则举家聚哭。盖农家全持蚕以为耕耘资,蚕荒则田芜,揭侦鬻子,惨不免云。由此可见,当地( )A、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B、经济作物种植制约农业生产 C、粮食的供求影响人民生活 D、自给性的粮食生产有待加强6. 19世纪70年代出使欧洲的刘锡鸿认为,英国确实没有残暴不仁之政,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曾来过中国“得闻圣教所致”,大清要富强,完全不必向他们学习。这表明刘锡鸿( )A、固守“中体西用”思想 B、坚持传统的“夷夏”观 C、蕴含救亡图存爱国情怀 D、否认英国政体的进步性7. 如图所示是一幅名为《势如破竹》的时事漫画,发表于1911年11月的《神州日报》上。该漫画的寓意是( )A、清廷统治土崩瓦解 B、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C、反帝力量迅速发展 D、资产阶级力量整合8. 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德谟克拉西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共认识到( )A、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 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性9.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10.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国内第一个考古学专业,招收考古学专业本科生。此后,其他一些高校也相继成立考古专业招收本科生。这些学生毕业后补充到了各地各级文物考古机构。建国初期考古人才的培养( )A、标志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 B、适应了国家基本建设需要 C、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D、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1. 随着希腊民主制度的瓦解,社会危机骤起,“立贤者为王”的寡头制度代替了被人们唾弃的、虚假的民主制度,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了苏格拉底这样划时代的人物。由此看来,这种变化是希腊( )A、民主制度瓦解的结果 B、社会矛盾缓解的结果 C、社会制度变化的结果 D、寡头制度建立的产物12. 欧洲某一时期,舞剧通常的情节总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天性的美好,天性的凹陷,大悲痛下英雄的出现以及天性的复活。此类舞剧情节设计迎合了( )A、理性主义下的社会价值观 B、宗教神学束缚人性的需要 C、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 D、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发展13. 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法律,规定由治安法官厘定劳工工资并监督执行。1813年,英国议会不顾工人们要求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呼声,断然废除了有关治安法官厘定工资的条款。这反映了( )A、 政府取消了对经济的国家干预 B、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经济政策 C、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持续下降 D、工业资产阶级已经控制议会14. 到1900年,人类的“世界文明”意识开始苏醒。尽管所有国家在语言、文化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还保持着相当大的差异,但都不由自主地被拖入同一个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之中。但各个民族并非以平等关系参与这场全球性发展,欧洲人(或者说“西方人”)攫取了最大的利益。造成当时各民族关系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B、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C、世界出现一体化趋势 D、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15. 美国人所使用的电力从1902年的60亿千瓦时提升到1929年的1180亿千瓦时,人均使用电力从79千瓦时提升到960千瓦时。在同一时期,电力价格从1902年的每千瓦时16.2美分降至1929年的每千瓦时6.3美分。这一时期美国电力的发展( )A、得益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B、为二十年代繁荣发展创造条件 C、国际形势趋向平缓对经济的影响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16. 在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浪潮中,亚非拉地区诞生了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新加坡等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将大约30个经济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大的国家和地区称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 )A、区域经济集团的影响扩大 B、新兴力量重塑战后世界秩序 C、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D、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南北差距二、材料分析题
-
17. 民生问题,国之大事,中国自古有重视民生之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
材料二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保障民生,孟子制定了怎样的制度规范?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这种大陆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仅使美国的“地理中心点”不断向西迁移,也使“人口中心点”开始不断由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区向中西部的城市或人口聚集点迁移。20世纪头十年美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涌入了比之前任一时期都要多的移民。在一战前,这种人口的增长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被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所吸引。1910年时的美国社会中白人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这必然决定着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向以土生白人为主的美国人口主体倾斜,移民的被强制美国化就反映了这一正在得到加强的事实。1910年人口普查便是全面反映这个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状况和其所处时代特征的最为真实的画卷。
——摘编自宋健《美国1910年人口普查研究》
材料二 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按户调查的项目有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有26项,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21个项目增加了许多。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短表长表技术。短表内容包括有关人的自然属性等基本指标和简单的住房状况指标,由全国90%的家庭填报;长表内容包括有关人口素质、经济活动、婚姻、妇女生育状况、住房状况等指标,在全国抽取10%的户填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人们会因就业、就学、迁居等因素迁移、流动,人户分离现象大量增加。针对这种情况,这次人口普查增设了《暂住人口调查表》,作为人口普查的附表。鉴于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希望尽快地得到普查成果,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收到了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等好处。
——摘编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头十年美国移民的特点,简析美国进行19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 西汉武帝时期改变崇文抑武的风气,大力推进军事改革,重振尚武之风,培养适应新战法的新兴武将阶层。通过设立“中朝”削弱丞相权力,将常设军职变成时设时罢的官职,加强皇帝对军队控制。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扩充税收来源,支持军力扩张。在盐铁官营的基础上,武帝用铁制武器替代老旧的青铜兵器,大量建造战车和战船,将马匹收购价提高数倍,民间养马减免赋税,通过战争夺取战马。汉帝国骑兵军团中军马的总数超过匈奴。汉武帝扩大征兵范围,将大量囚犯刑徒编入军队;同时扩大了募兵制规模,募兵制的实行对后世的职业招募军队有重要影响。汉帝国的军事改革积蓄了反击匈奴的力量。在长达15年的战争中,汉军消灭匈奴20多万精壮人口,匈奴被迫离开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和漠南草场,西汉在匈奴旧地置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大兴屯田,这对这一地区的荒地开垦与农业开发有重要意义。汉帝国同时加强了对西域控制,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持续畅通,也是建立在汉帝国军事强大基础之上的。终汉一朝,始终没再出现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侵的情况。
——摘编自冯君实《汉魏之际的边地开发与管理》,原载《社会科学战线·辑刊》
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汉武帝军事改革的历史意义。三、论述题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元宵节,近600岁的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亮灯活动,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在古城墙上闪耀展示,跨越历史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明清
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最高统治核心代名词。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把紫禁城作为联军司令部。
1911年
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直到1924年被逐出。
1925年
故宫博物院成立并对外开放。但当时对故宫的保护修缮规模有限,大量古建筑保存状况堪忧。
1933年
日寇攻陷山海关后,大量宝贵文物在万千文物工作者的保护下,踏上南迁道路,历经险阻,虽个别被毁,但最终在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得到保护。
1949年
部分文物辗转藏于1965年落成的台北故宫,其余回归北京故宫。
1961年
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大规模修整。
1988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
外国元首参观故宫一律须步行。
现今
故宫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每年吸引万千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其文创产业欣欣向荣,并建成全世界最强大的博物馆数字平台,开始走向5G。
请你以“遇见历史的故宫”为主题,选取以上材料,自取角度阐述你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严谨、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