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的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玉石雕刻 C、钢铁生锈 D、粮食酿酒
  • 2.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节约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资源 C、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D、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 3.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适量的小苏打可作为发酵粉制作面包 C、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硫酸铜可用于配制农用杀菌剂波尔多液
  • 4.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安全、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正上方 B、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D、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 , 应先通入CO气体,然后加热
  • 5.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内完成冰水转换——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6. 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③④为稳定结构 D、④是阴离子
  • 7. 化学学习的核心素养包括形成化学观念,其中分类观是公认的化学基本观念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一氧化碳、甲烷、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C、SO2、CO2、NO2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D、合金、玻璃钢都属于复合材料
  • 8.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创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管口小气球的使用体现实验绿色化 B、实验中a、c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与 C、实验中a、b处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a处白磷燃着后很快熄灭,原因是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 9. 归纳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归纳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 10. 学习化学能够发展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包括在解决化学问题中所运用的比较、分类、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分类:碱溶液的pH大于7,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B、比较:铝比铁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生锈 C、分析: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归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种类保持不变

二、多选题

  • 11. 为了完成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应积极探寻二氧化碳的转化方法。下图是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的微观过程(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关于该过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1:1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 12. 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2CO3溶液和稀硫酸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盐酸、Ba(OH)2溶液、KNO3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色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产生沉淀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冒出

    A、溶液X一定是Na2CO3溶液 B、溶液X一定是稀硫酸 C、甲一定是Ba(OH)2溶液 D、丙一定是稀盐酸
  • 13.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B

    CuO(Cu)

    加入适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

    C

    FeCl2溶液(CuCl2

    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溶液(K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14. 向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蓝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定有Cu、Zn B、滤液中一定有Cu2+、Zn2+、Mg2+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D、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 15. 生石灰(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定时间会吸水生成Ca(OH)2 , Ca(OH)2会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变质为CaCO3。某生石灰样品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部分变质,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g该固体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可生成CaCl211.1g B、该固体的成分一定是CaO和Ca(OH)2 C、该固体的成分中一定含有CaCO3 D、若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三、填空题

  • 16. 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氮气、盐酸、氯化铜、氢氧化镁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②一种易挥发的酸

    ③一种难溶性的碱

    ④一种可溶性的盐

    (2)、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

    ①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在乙酸苯甲酯(C9H10O2)分子中,碳、氢两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填写最简整数比);氢、氧两元素质量之比为(填写最简整数比)。

    ②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属于混合物,可通过一系列净化操作,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关于天然水的净水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填字母序号)。

    A.明矾的作用是加速沉降         B.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D.过滤可以除去可溶性杂质

    ③小满: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一部分靠化学肥料来补充。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氮肥。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尿素属于(填“氧化物”“无机物”或“有机物”);在尿素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填写元素符号)。

    ④白露: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前后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茶树适宜生长在pH约4.5~6.5的土壤中,该土壤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17.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化学家,他们为推动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着“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得到铜,这一发现要比西方国家早1700多年,是湿法冶金的先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北宋沈括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提到了“石油”这一名称,文中关于石油制品“必大行于世”的科学预见,如今读来令人叹服。石油分馏、裂解出的汽油、柴油可作为燃料,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能转化为热能。时至今日,氢气作为新能源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其优点是。(写一点即可)。

    (3)、我国近代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对化肥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将制碱厂、合成氨厂、石灰厂联合起来,降低成本,极大提高了利用率。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确定”之一)。

    ②t2℃时,把30gNa2CO3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然后降温至t1℃,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Na2CO3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想要提纯Na2CO3可采用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 18.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把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口,观察到木条的现象,说明氧气集满。

    (2)、已知铜的氧化物主要有氧化铜(CuO)、氧化亚铜(Cu2O)两种。某实验小组利用其中一种进行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所选装置按“一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水蒸气)→B→D→C”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该装置中,洗气瓶B的作用是

    ②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

    ③实验后汇总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D中玻璃管内固体

    装置C与其中药品

    反应前质量

    16.0g

    230.2g

    反应后质量

    12.8g

    239.0g

    请选择一组数据进行定量计算,推断该同学选择的铜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 1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现有一瓶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某小组同学想探究该废液中是否有残留的稀盐酸存在。

    ①甲同学向剩余废液中加入碳酸钠粉末,若观察到的现象,则证明该废液中一定存在稀盐酸。

    ②乙同学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也成功验证了废液中是否有残留的稀盐酸。则他所选的试剂不可能(填选项序号之一)。

    A.pH试纸 B.锌粒 C.氧化铜 D.硝酸银溶液

    (2)、粮食生产需要科学施肥。某化肥NH4NO3样品中可能混入了Fe2O3、(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温下,将气体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色。

    ②沉淀F的化学式为

    ③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在化肥样品里,所述三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20. 在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NaOH),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①其中步骤Ⅲ属于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②该过程制得的烧碱溶液中往往会混有少量纯碱(Na2CO3),若要检验制得的烧碱溶液中是否混有纯碱,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③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工业上如果出现氯气泄漏,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原理为: Cl2+2NaOH=X+NaClO+H2O ,则X的化学式是

    (2)、实验室内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铜溶液,某实验小组用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取100g硫酸铜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②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