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年中考历史诊断性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6-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

  • 1.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 2.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书法艺术成熟 B、南北政权对峙 C、江南经济开发 D、北方民族融合
  • 3. 天圣元汗(1023年),薛田任益州知州后,“废交子不复用,则资易非便,请官为置(交子)务,禁民私造。”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官办机构——“益州交子务”就此诞生。其时官方发行交子是(    )
    A、为了加强政府对商业的管理 B、世界上最早纸币出现的标志 C、胶泥活字印刷术进步的结果 D、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4.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农村集镇发展迅速 C、农耕文明逐渐衰落 D、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 5. 有学者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西晋以后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    )
    A、中国古代国人心态封闭保守 B、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C、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兼容并包 D、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 6. 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    )
    A、  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 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 7.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这次战役(会战)是指(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湘西会战 D、百团大战
  • 8.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国近代化——一五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解放战争——战略决战——挺进大别山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土地改革
  • 9.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日本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审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B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法兰克王国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形成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D

    欧洲人称0--9这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A、A B、B C、C D、D
  • 10. 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句话的基本观点是(    )
    A、拿破仑的业绩人人都可以做 B、当历史需要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C、拿破仑不是一个英雄人物 D、当时的时势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
  • 11. 《后美国世纪》: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 12. 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同一种历史运动,具有相同的方向性,都是由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不是由任何个人或国家靠理性设计出来的,最终是由科技和资本发展自发形成的,因为科技和资本是一种比现代化和全球化更本质的存在。下列最符合题意的是(    )
    A、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相互促进 B、科技和资本是现代化和全球化核心因素 C、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完全一致的 D、科技革命是现代化和全球化有效催化剂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 1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查各国条约已定,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值此时局,似觉防无可防矣。至本年日本兴兵台湾一事……若先时备豫,倭兵亦不敢来……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

    ——李鸿章《奏请筹议海防折》(1871年)

    材料二:“自由尽是新风尚”“……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摘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李鸿章筹建海防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洋务运动的海防建设。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图A中“胜利结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能够取得此“胜利结局”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B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 14.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年代尺,请依据以下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中需包含以上时间节点提及的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至少各两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并从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悟。③史实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150字。

  • 15. 历史上中国、美国和苏联三国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落幕意味着欧洲的“风向”变了,从分裂与战争向“整合”、磋商、相互调节、非战状态转变了。数十年来虽然时时出现紧张局势、东西对峙、尖锐而复杂的摩擦和冲突,但欧洲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了。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三: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9.5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9倍。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是1980年的22倍。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及战争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对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苏美关系“‘风向’变了”的表现,客观分析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苏三国应如何应对这种经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