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5-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在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翻耕工具石犁、收割工具石镰、挖沟工具斜把破土器等多种生产工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良渚先民( )A、善于修筑大型工程 B、追求精致生活方式 C、能生产专业化农具 D、掌握玉米种植技术2.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各以差次名的田宅(差次:等级差别;名田宅:占有土地、房产),臣妾衣服以家次(以家次:按照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 )A、确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3.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分封制( )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4.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措施( )A、罢兵归农,休养生息 B、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C、减轻刑罚,裁减官员 D、颁推恩令,削爵夺地5.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三国吴简 B、《三国演义》 C、《资治通鉴》 D、官渡之战战场遗址6.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提到的“在下”和“在上”的两种制度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和行省制度7.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于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A、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8. 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方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 )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力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9.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白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抵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B、严重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C、导致许多农民和商人破产 D、引发了民生和社会问题10. 清朝结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创新管理制度,如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有效地管理了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这表明其特点是( )A、强化军事管理 B、提俱民族自治 C、注重因地制宜 D、重海疆轻边疆11. 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注: 道光帝1820一1850 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12. 洋务运动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多所学校,在这些学校就读过的学生中,有北洋海军军官邓世昌,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翻译《天演论》的严复。以上描述表明洋务运动( )A、巩固封建帝制 B、创建强大海军 C、培养近代人才 D、创办近代企业13. 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4. 下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日标的部分表述。由此,可以推断出( )1912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有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38年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国难时期教育宗旨》
拥护国家领土主权之完整,并尽力实施切合国难时期需要之教育,即着重于抗战与建国并行的教育方针。
1958年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教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B、教育目标都注重德育和传统文化 C、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D、建国前我国教育水平较低15. “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16.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这样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了“脱贫”而实施的政策是( )A、提出减租减息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提出免除农业税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7. 下面是毛泽东给鞍山钢铁工人的回信。从信中我们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勒钢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七号高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1953年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我向参加这项工程的全体职工,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和帮助鞍山建设事业的全体苏联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感谢。”
A、“一五计划”已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起步 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工业布局地区分布平衡18. 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完全实现19. 下表是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1982年
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C、邓小甲理论的形成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0.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2022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通过孟晚舟事件,人们进一步看清( )A、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做法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是孟晚舟能够回国的根本原因 C、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改变了敌视抵制中国的惯有做法 D、国际爱好和平、正义的力量支持是孟晚舟能够回国的根本原因21. 现代翻译家严复在《原富》一书中把“feudalism”翻译为“拂特之制”,进而解释为“顾分上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故地大民众者,王力不足以御临之也。”下列选项哪个不属于“拂特之制”的特点(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以土地关系为纽带 C、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封君与封臣之间相互承担义务和负有责任22. 14世纪,法国社会依然普遍主张禁绝一切游戏。15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关注游戏对儿童天性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通过游戏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B、人民主权思想的舆论宣传 C、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 D、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性影响23.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产生差异。如果将哥伦布发现“新人陆”的评价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西欧各国开始争夺殖民地 B、强盗,掠夺了美洲财富 C、不同文明得到交流与发展 D、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24. 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也是相互能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革命爆发都是因为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 B、都是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都有对“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 D、革命后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5.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明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26. 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27. 下图是名为《别动》的漫画,而中戴着德军头盔的野猪被名为“VERDUN”(凡尔登)的夹子夹住了鼻子,动弹不得,此役牵制了德军在西线的攻势。漫画中描绘的情形发生在( )A、19世纪初 B、19世纪40年代 C、20世纪初 D、20世纪40年代28. 1995年版俄罗斯历史教科书称“十月革命是一次‘政变’,中断了俄国民主化和近代化历程”。2016年版教科书则认为“十月革命是一战激化国内矛盾的结果,与二月革命共同改变了俄国历史进程”。这一变化说明( )A、西方国家文化渗透失败 B、历史是可以任意解释的 C、时代环境影响研究结论 D、历史是绝对客观公正的29. 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在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沉浸式的、连接的共享虚拟世界。用户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互动、协作和创造。随着5G、VR、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看到这种科幻“未来”到来的可能。以上技术反映了( )A、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B、生物技术的突破 C、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进步30. 人民网报道:近期,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作为冲突始作俑者的美国,不仅不劝和促谈,反而持续煽风点火,公然趁火打劫。对上述材料和下图漫画的准确理解是( )A、美国势力强于俄罗斯 B、美国、俄罗斯矛盾突出 C、两极格局还在延续 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共40分)
-
31.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成功墓出土的“郑氏附葬祖父墓志”,刻有“明末赐姓封延平王,率众取海外台湾,开辟弧土,设立府县居之”等文字。
材料二:打退外敌后,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案,兴屯聚,令诸将移家实之。
——摘自《清史稿之郑成功传》
材料三:下表是不同时期郑成功的形象与评价变化
时间
形象与评价
参考文献
康熙前期
海寇、逆贼,“勾引奸徒,窥视内地”
《清世祖实录》
康熙后期
明室遗臣,海外孤忠,非乱臣贼子,赐谥号,并赐“忠臣”牌匾
《明季遂志录之郑成功传》
19世纪90年代
台湾的开辟者、经营者和守护者,是清朝的功臣
1898年《中外交涉记》
20世纪初期
矢志抗清,至死不降,光复汉族的大英雄。“树大旗代表汉族,挫败清人,实为汉族之光荣史迹”
《柳亚子之郑成功传》《江苏》杂志1903年
20世纪30-40年代
“抵御外敌的爱国主义者,彰显了华厦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民国教育部《非常时期民众丛书之立志复明的郑成功》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史料,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三,康熙年间清政府对郑成功的评价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初期和20世纪30-40年代郑成功形象变化的历史背景?(3)、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历史人物形象和评价的因素(至少写出两个)。32. 赓续时代精神,绽放时代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红船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航道,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前进方向。成为实现中华民放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红船精神”由此诞生。习近平同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自李永胜《“红船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材料三:
中国精神
内涵
( )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农村包围城市新路、依靠群众
抗战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不怕牺牲
( )精神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
爱国敬业、奋发向上、勇担时代责任、卓越创新、与时俱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船精神”源于哪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一,指出A、B代表的是什么精神?说出B精神的形成历史背景。(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抗战精神”形成有关的主要史实或历史事件。(至少列两例)(5)、综上所述,概述上述时代精神的共同之处。33. 2022年2月24门,秦刚大使在尼克松图书馆发表演讲时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地记录下中美关系走过的足迹,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日在整个远东地区特别是中国,展开了争夺……在战后巴黎和会上以山东问题为焦点进行了激烈交锋……当时美国人民的一般心理是反战的,他们关心日本的对华侵略,更关心远东的和平……美国在谋求海上优势的同时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远东新秩序,因此提议召开华盛顿会议。
——摘自《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材料二: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
6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材料三:今天,世界已今非昔比。冷战已经结束30多年了,全球化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互联网等新科技使我们的星球成为了互联互通的“地球村”,新冠肺炎疫情又让我们认识到国际社会命运攸关、休戚与共……中美关系又来到新的历史关口,处在新一轮相互发现、认知和调适中,寻求新时代相处之道。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答好的世纪之问。
——2022年2月24日秦刚大使在尼克松图书馆发表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提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原因,并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中任选一个时期,并用史实说明该时期的中美关系。(3)、材料三提到“冷战”始于哪一史实?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哪些中国智慧和方案?(请试举一例)(4)、综上所述,并结合当今的美国发动贸易战、利用新冠肺炎、俄乌冲突对中国大做文章等时事,谈谈当前形势下中国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