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5-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题。

    乡愁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中国人的原乡观念根深蒂固,也使相关情感表达成为文学艺术的母题。在人类为认识、把握世界所创设的各种概念中,可能没有什么比时间和历史更有赖于人的记忆。人有记忆就会有历史,有历史就会有对过往的追思,有追思就会有乡愁。

    乡愁作为广义的历史追思,往往被神圣化。比如,在个体生活中,童年总与诗情记忆深度关联,“遥想当年”是遍被士庶的自我叙事方式;在文化上,厚古薄今是常态,历史上的古今争论,往往以复古一方的胜利为终局;在哲学上,形而上的道被历史化,时间的久远性往往被直接等同于真理性。基于这种时间和历史意识,在中国,从旧国旧乡旧人到古物古玩古画,似乎凡是与过往相关的一切均会被珍视。而所谓乡愁,则无非是这种无所不在的历史意识在人情感领域的表征形式。我们必须理解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或者用美学的词语来讲,即便我们对童年时代有丰富的记忆,这个记忆也不是对往昔生活的真实复现,而是一种审美记忆或者诗性记忆,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

    一般而言,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似乎只关乎个人的经历,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绝对不仅止于个体,而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年,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有这种恒久的维系自己文明的能力,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今天,人们习惯于将中华民族称为文化共同体,认为文化价值共识是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由此,个体性的关于历史的回望,就最终汇入到整个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论述之中。中国文化的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

    由此看来,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最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

    对此,中国文化的伟大,就在于表现出了对诸多对立问题的协调和兼顾能力。比如,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乎人情的常识,既重视父母之孝又重视兄弟友爱、家国之忠以至天下情怀。这是一种“既要……又要……”的情感多元生发模式,它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极端化,也使乡愁表达充满弹性。

    (摘编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于时间和历史意识,中国人特别珍视过往,比如喜欢古旧物品,对曾有的生命记忆难以忘怀。 B、乡愁围绕个体的情感经验建构,似乎只关乎个人经历,民族共同记忆就是无数个体乡愁的总和。 C、在文明的进程中形成的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被称为文化共同体的深层原因。 D、中国式乡愁的核心指向和父母的血缘关系,愈趋于边缘愈淡化,甚至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乡愁的产生说起,继而探讨乡愁的性质和意义,再分析乡愁的圈层式结构,层层推进,思路严谨。 B、第二段从个体生活、文化和哲学三个方面举例论证了乡愁被神圣化的观点,表明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 C、文章对个体乡愁和民族共同记忆的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由此把对乡愁的理解提升到民族文化的高度。 D、文章分析了乡愁的圈层式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的演变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具有典型的理想性质,因此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可能比真实童年更美好,甚至完全是一种审美虚构。 B、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可以作为中国式的乡愁是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的一种佐证。 C、相比于理性和哲学化的人,一个富于感性和诗性的人更容易克服本能,生发出无家可归的悲情意识。 D、中国人都具备情感多元生发模式,既尊重理性又推崇合平人情的常识,有处理对立问题的协调能力。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小题。

    材料一

    李白在《蜀道难》中这样描写上古时期的蜀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蜀国的君王蚕丛、鱼凫,历来被认为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就连记录了很多上古贤君如三皇五帝的《史记》也没有关于蚕丛、鱼凫的记载。司马迁之后近百年,杨雄编纂的《蜀王本纪》中,才首次出现了蚕丛、鱼凫的名字,“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在东晋常璩的著作《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蚕丛的眼睛是竖着的“纵目”,这就更像是神话了。《华阳国志》是本专门记录中国西南地区的地方志,不能算是正史,却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史的重要文献。

    尽管后人把蚕丛当作养蚕的先驱,鱼凫当作训练鱼鹰的鼻祖,奉他们为蚕桑业、渔业的祖师爷。但他们究竟是古蜀人想象中的祖先,还是确实存在过的君王,因为没有考古学的证据,长期以来史学家们并没有定论。

    (摘编自《古蜀文明寻踪》

    材料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出土了大批玉石器,考古学家据此判断,这里是古蜀国的古都,传说中的上古国君曾经活跃在这一地区。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一根长143厘米的金杖,被认为是鱼凫王的权杖。这根金杖由黄金外皮包裹,里面的木杆已经炭化。考古队惊喜地发现在黄金上有精美的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是前后对称的人头,他面带微笑,头戴五齿高冠;靠近杖的内部,雕刻着扛着箭的鸟,箭的末端刺有一条鱼。蜀国的第三任君主就是鱼凫,捕鱼的水鸟应当就是鱼凫的化身。金杖上戴着高冠的人头,和多达500克的黄金外皮,华贵异常,证明了金杖主人的尊贵身份;而杖上雕刻的鸟、鱼、箭的图案,正是第三代古蜀王——鱼凫的化身。这件遗物的出土,证明了鱼凫的真实身份。在大致相同时间的长江流域,良渚人用玉杖作为权力的象征,而远在西亚北非地区的埃及长老,则是使用权杖作为权力的象征。

    (摘编自《古老神秘的古蜀华章》)

    材料三

    在三星堆遗迹二号坑中出土的纵目人面具是世界上年代最远、形制最大的面具。面具十分另类,它宽达1.38米,高达0.645米,眼睛呈柱状向外凸出,奇异非常,同时却又不失威严,这一特征正好对应了《华阳国志》中“有蜀侯蚕丛,其纵目”的记载。三星堆为何会出现造型如此奇怪的纵目面具呢?考古专家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古蜀地的资料,认为古蜀人的“纵目”,很有可能就是缺盐导致的病症。

    《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国井盐科技史》中,都记录了大英县卓筒井。这是我国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而它刚好就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境内,可是这口盐井是宋代庆历年间的产物。也就是说,在殷商时代,古蜀之地是不知道“盐”为何物的,所以古蜀人势必极度的缺盐。而人体一旦缺少食盐,就会使得身体中氯元素和钠元素严重不足,导致头晕眼花、身体浮肿等症状,更严重的人还会患上“甲亢”,而眼睛大幅度“突起”正是甲亢的一种特征。因此,有专家猜测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患者,他眼球格外凸出。古人不了解这种疾病,认为是神性的象征,是一种“圣人异象”。后人在塑造蚕丛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将其进一步夸张、神化,便有了这种奇特的“纵目”形象。

    (摘编自《通天使者——三星堆突目铜面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李白《蜀道难》之中的描写和杨雄在《蜀王本纪》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李杨二人都没有确认蚕丛及鱼凫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B、考古专家们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正是古代蜀地缺盐引起的病症导致了蚕丛的“纵目”,可见,蚕丛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C、后人把蚕丛、鱼凫奉为蚕桑业、渔业的祖师爷,但是如果要证实他们是确实存在过的君王,就必须有考古学依据。 D、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纵目面具、金杖等文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古蜀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的描述:“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可以看出常璩也认为蚕丛、鱼凫都是神话人物。 B、三星堆金杖的发现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用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对了解三星堆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 C、文章在论述时,引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古代典籍的相关记载来论证,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D、文章在进行论述和推断时运用了“很可能”“势必”“猜测”等词语进行修饰限制,避免片面化、绝对化,行文用语严谨。
    (3)、专家依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推断蚕丛及鱼凫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依据。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各题

    跑警报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本,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警报有三种。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绍警报有几种,会被认为有“神经病”,这是谁都知道的。然而对今天的青年,却是一项新的课题。一曰“预行警报”。五华山是昆明的制高点,三个大红球挂出,全市皆见。

    一有预行警报,市里的人就开始向郊外移动。大西门外,有一条由南向北的用浑圆的石块铺成的宽可五六尺的小路,据说是古驿道,一直可以通到滇西。路在山沟里,平常走的人不多。有了预行警报,这条古驿道就热闹起来了。从不同方向来的人都涌向这里,形成了一条人河。走出一截,离市区较远了,就分散到古道两旁的山野里,各自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呆下来,心平气和地等着——等空袭警报。

    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课的。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但人也有习惯性,跑惯了哪里,就愿意上哪里。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最常见的是“丁丁糖”。“丁丁糖”即麦芽糖,一个直径一尺多,厚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楔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被震裂下来了,所以叫“丁丁糖”。其次是炒松子。昆明松子极多,个大皮薄仁饱,很香,也很便宜。我们有时能在松树下面捡到二个很大的成熟了的生松球,就掰开鳞瓣,一颗一颗地吃起来。

    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

    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教授问女同学讲课内容的事情来引起话题,显得好笑而轻松,奠定了全文基调。 B、文章描写马尾松林给跑警报的人们带来了“都极舒适”的感觉,与跑警报的紧张形成了反差。 C、文章写两位“不跑警报”的联大同学,这与题目“跑警报”不符,给人造成了不和谐的感觉。 D、文章娓娓道来,语言质朴简练,在质朴简练中又间以幽默风趣的话语,使文章充满阅读乐趣。
    (2)、本文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最后提到的“‘不在乎’精神”,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高适者,渤海蓨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适年五十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子璋,斩之。代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待,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候,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谐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益曰忠。

    (节选自《旧唐书·高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 B、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 C、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 D、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渤海,即渤海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郡,在今天河北沧州一带。 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史”为“太史”的意思。 C、节度,即节度使,唐朝初年设立地方军政机构,总管地方的长官称节度使。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适出身贫寒,喜欢吟诵诗篇。他幼时家中贫困,客居异乡,以乞讨为生,五十岁时才关注诗歌,每吟诵一篇,作品都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 B、高适忧深思远,奉劝皇帝避祸。他进见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形势,并劝皇帝趁机西迁入蜀,玄宗接受其意见,得以避开安禄山的兵灾。 C、高适进言直谏,以致仕途浮沉。他因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得到肃宗的提拔;也因敢直言遭到李辅国的憎恨,被贬为太子少詹事。 D、高适心系百姓,敢为蜀民请命。梓、益二州,百姓疲敝,高适提出蜀地位置偏远,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而使蜀地的百姓受到困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②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

  • 5. 古代诗歌阅读

    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 , 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①严郑公,杜甫的朋友严武。严武再次成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后,曾写信邀请杜甫,杜甫决定重还成都。②黄阁老,指严武。③紫金丹,指烧炼的丹药,传说可以延年益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实写沙岸崩塌损坏药栏,已连同江槛落到湍急的水流中,也写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焦虑。 B、颈联提到诗人的生计和身体状况,是强调生活有了依靠,疗养有了条件,写出对朋友的信赖。 C、尾联诗人回顾过去三年,人瘦得皮包骨头,《行路难》典故,包含着诗人历经艰难后的感慨。 D、本诗是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之作,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示出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厚。
    (2)、颔联为本诗名句,请分析其丰富意蕴。
  • 6. 名篇名句默写
    (1)、荀子《劝学》中“”两句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2)、许多艺术作品讲究适当留白以表现更丰富的意蕴,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有这样的两句:“。”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侧面描写了箫声的悲恻感人,写出了音乐的感染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

    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让青年如何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就了,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有人曾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是              塞满     跃然纸上          咄咄逼人 B、就是              堆满     不言而喻          飞扬跋扈 C、而是            堆满      跃然纸上          飞扬跋扈 D、而是            塞满     不言而喻           咄咄逼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空气置于适合的青年鼻尖。 B、而大学,就是要将空气置于适合的青年鼻尖。人也是如此。 C、人也是如此。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D、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人也是如此。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人工添加的防腐剂,确实如此吗?吃之前要不要洗掉呢?收获的柿子削皮后进行晾晒,柿子内部的糖结晶就会积累到表面,①。而白霜的多少取决于多种因素,②。含糖量高的柿子肯定容易出霜,而自然形成的白霜是需要足够的晾晒时间的,晾晒不足的话,柿子的水分未完全蒸发,糖分较难结晶,白霜就会较少。再者,③,这是因为温度低时会“出霜”,而夏季则会少一些,这层白霜可能因为温度高而融化。所以,柿饼上的白霜是天然形成的糖霜,并不是防腐剂,吃前不必洗掉。

  • 9. 请将下面文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改成整句,要求句子结构一致,上下文衔接流畅。

    人们在关注自己是否衰老时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自己诊断一下:四季的不同鼻子是不是能够嗅的出来;你的耳朵可否分得出音乐的悲苦和欢乐;天空中彩虹的浓谈以及云霞的明暗,眼睛能不能分辨出来;你的皮肤能否感觉出海滩上沙粒的粗细和清风的徐疾?如果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为自己衰老了。

四、作文(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大意是说,君子应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清楚;听,考虑是否听得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考虑是否庄重恭敬;说话,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应该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班级计划举行《论语》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孔子所谈的九种美德,你对哪几项感触最深?请以其中两项或三项为基础,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