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5-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唐诗五颜六色,化学也色彩班斓。下列物质或化学实验后的颜色与加点颜色不相同的是(   )

    A

    绿蚁新醅酒

    出土的古代铜制品上覆盖着的铜锈

    B

    泥小火炉

    电镀铜时,阴极析出的物质

    C

    田日暖玉生烟

    NaOH溶液中加入 CuCl2 溶液后生成的沉淀

    D

    泉宫殿锁烟霞

    0.1mol/L的NaOH溶液10mL中加入等浓度的HCl溶液15mL后再加入几滴酚酞所得的混合溶液

    A、A   B、B   C、C   D、D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是无机化合物,天然气和石油是有机化合物 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现实生活中,化学腐蚀现象比电化学腐蚀现象更严重 D、铅蓄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 3.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甲酸的缘故,人被蜂蚁蜇咬后会感觉疼痛难忍,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B、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但增加了活化分子数。 C、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kJ/mol ,∆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 D、标准状况下, SO2(g)+NO2(g)SO3(g)+NO(g) ,当 SO2 的生成速率和 NO2 的消耗速率相等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氯化铝的熔点低,用电解氯化铝制备金属铝 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热纯碱溶液碱性强,可用于去除油污 D、酶是高效催化剂,用胃蛋白酶催化淀粉的水解
  •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wc(OH-)=1×10-12 的溶液: Na+K+ClO-CO32- B、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K+Ca2+HCO3CO32- C、能溶解 Al(OH)3 的溶液: K+NH4+NO3CH3COO- D、0.1mol/L Cu(NO3)2 溶液: H+Fe2+SO42-Cl-
  • 6. 海洋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是H、O两种元素,还含有Na、Cl、Mg、Br、Ca、S等元素。海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晒盐,从海水中制取镁、钾、溴等化工产品。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步骤是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沉淀池中,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再将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溶液蒸发结晶,获得六水合氯化镁晶体(MgCl2•6H2O)进一步操作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获得单质镁。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下列有关海水提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得到Mg(OH)2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B、加入盐酸,Mg(OH)2(s) Mg2+(aq)+2OH-(aq)平衡正向移动 C、在空气中加热灼烧MgCl2•6H2O可得到无水氯化镁 D、电解熔融氯化镁时金属镁在阳极析出
  • 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室温下,等体积、 pH=3 的HCl和 CH3COOH 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HCl放出氢气的速度更快

    B

    相同温度下,测定相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的pH,次氯酸钠溶液的pH更大

    酸性:醋酸>次氯酸

    C

    用激光笔照射 Na2SiO3 溶液,有丁达尔现象

    SiO32- 水解生成硅酸胶体

    D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AlO2 结合氢离子能力比 CO32-

    A、A   B、B   C、C   D、D
  • 8. 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一种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池总反应为2Cu+H2O 电解__ 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 Cu2O生成
  • 9.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 FeCl3 水解反应: FeCl3 (黄色) +3H2O Fe(OH)3  (红褐色)+3HCl的条件。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FeCl3 溶液加热片刻

    溶液颜色变深

    2

    FeCl3 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

    溶液颜色变浅

    3

    FeCl3 溶液中加入少量 (NH4)2SO4 固体

    _______

    4

    FeCl3 溶液中加入少量 NaHCO3 固体

    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有 c(Cl-)>c(Fe3+)>c(OH-)>c(H+) B、实验2中 FeCl3 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小 C、实验3得到的现象是溶液颜色变浅 D、实验4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HCO3-+H2O=Fe(OH)3+CO2
  • 10. 室温下,用 0.1molL-1Na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 0.1molL-1 的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X为弱酸 B、M点 c(HX)-c(X-)=c(OH-)-c(H+) C、将P点和N点的溶液混合,呈碱性 D、向N点的溶液中通入HCl至 pH=7 ,则 c(HX)=c(Cl-)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稀 CH3COONa 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Kw都增大 B、反应 2NaCl(s)=2Na(s)+Cl2(g)ΔH>0 ,∆S>0 C、合成氨生产中将 NH3 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 H2 的转化率 D、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若消耗11.2L H2 ,则转移电子数为 6.02×1023
  • 12.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MCO3 (M: Mg2+Ca2+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sp(MnCO3) 的数量级为 1011 B、MgCO3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后 c(Mg2+) 不变 C、a点表示的溶液中, c(Ca2+)>c(CO32-) D、向浓度均为 0.01molL1Mg2+Ca2+Mn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最先生成 MgCO3 沉淀
  • 13. 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8NaClO2 溶液中: c(Na+)>c(OH-)>c(ClO2-)>c(H+) B、0.1 mol/L Na2CO3 溶液与0.1mol/L NaH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O32-)+2c(OH-)=c(HCO3-)+3c(H2CO3-)+c(H+) C、0.4 mol/L CH3COOH 溶液和0.2mo/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pH<7 ): c(CH3COO-)>c(Na+)>c(CH3COOH)>c(H+)>c(OH-) D、0.1 mol/L Na2C2O4 溶液与 0.1molL-1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草酸为二元弱酸): 2c(C2O42-)+c(HC2O4-)+c(OH-)=c(Na+)+c(H+)
  • 14. 温度T℃时,在3个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 CO(g)+H2O(g)CO2(g)+H2(g)    ΔH=41kJmol-1 ,其起始时投料的方式、各物质的量及其达平衡过程体系热量的变化入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

    起始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过程体系热量的变化(均为正值)

    CO

    H2O(g)

    CO2

    H2

    1

    4

    0

    0

    32.8kJ

    8

    2

    0

    0

    Q1

    0

    0

    1

    4

    Q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经过10s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则 v(CO)=0.04molL-1s-1 B、容器②和容器③中热量变化: Q2=Q1=32.8 kJ C、若加入催化剂,改变了该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D、保持相同条件,向平衡后的容器①中再加入0.2molCO(g)和0.8mol CO2 (g),则平衡不发生改变

二、综合题

  • 15. 以某CuO废料(杂质为 FeOFe2O3 )制备 CuSO45H2O 的流程如下:

    一些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离子

    Fe2+

    Fe3+

    Cu2+

    开始沉淀的pH

    6.5

    1.5

    5.2

    沉淀完全的pH

    9.7

    4.1

    6.4

    (1)、“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除去过量 H2O2 的简便方法是
    (2)、“调pH”的合理范围是;Y的化学式为
    (3)、X试剂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填字母)。

    a.氨水       b.NaOH溶液       c.CuO       d. Cu(OH)2

    (4)、“分离”过程包含:蒸发浓缩、、洗涤、干燥。
  • 16. 氯化苄( C6H5CH2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工业上采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合成氯化苄。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用下列方法分析氯化苄粗产品的纯度。

    步骤Ⅰ:称取5.11g样品于烧瓶中,加入200.00 mL 4 mol/L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冷却至室温。加入200.00 mL 4 mol/L硝酸,一段时间后,将烧瓶中的溶液全部转移至2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步骤Ⅱ:从容量瓶中各取25.00mL溶液于三只锥形瓶中,各加入25.00mL 0.2000 moL/L硝酸银溶液。

    步骤Ⅲ:以硫酸铁铵作指示剂,用0.2000 mol/L NH4SCN 溶液分别滴定剩余的硝酸银,所得滴定数据如下表。

    滴定序号

    NH4SCN 标准溶液

    滴定管起点读数/mL

    滴定管终点读数/mL

    1

    0.40

    10.38

    2

    0.30

    10.32

    3

    0.20

    10.41

    ①加入硝酸的目的是

    ②使用滴定管过程中所涉及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字母)。

    a.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b.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

    c.用待装液润洗滴定管

    ③在步骤操作Ⅲ中,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该样品中氯化苄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上述测定结果常高于氯化苄中氯元素的理论含量,原因是
  • 17.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2 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CO2 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及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1)、研究表明 CO2H2 在催化存在下可发生反应生成 CH3OH 。已知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3OH(g)+3/2O2(g)=CO2(g)+2H2O(l)    ΔH1=akJmol-1

    H2(g)+1/2O2(g)=H2O(l)    ΔH2=bkJmol-1

    CO2(g)+3H2(g)=CH3OH(g)+H2O(l)    ΔH=

    (2)、CO2 催化加氢也能合成低碳烯烃: 2CO2(g)+6H2(g)=C2H4(g)+4H2O(g) ,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曲线c表示的物质为(填化学式)。

    (3)、CO2H2 在催化剂Cu/ZnO作用下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 CH3OH 和CO。

    反应A: CO2(g)+3H2(g)=CH3OH(g)+H2O(g)

    反应B: CO2(g)+H2(g)=CO(g)+H2O(g)

    控制 CO2H2 初始投料比为1∶3时,温度对 CO2 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CO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获取 CH3OH 最适宜的温度是

    ②下列措施不能提高 CO2 转化为 CH3OH 的平衡转化率的有(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增大体系压强       C.增大 CO2H2 初始投料比

    (4)、在催化剂表面通过施加电压可将溶解在酸性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乙醇,则生成乙醇的电极反应式为
    (5)、由 CO2 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请用文字描述该过程

  • 18. 常温下:某二元弱酸( H2X )水溶液中 H2XHX-X2- 随pH的分布如图所示:

    (1)、H2X 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 设其电离常数为 Ka1 ,则: pKa1= 。(已知: pKa1=-1gKa1 )
    (2)、NaHX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其水溶液显(填酸、碱、中)性。
    (3)、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 H2X 溶液中:

    ①当溶液pH由5.4变为5.5时,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 X2HX-Na+ 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可表示为

    (4)、已知 H2CO3Ka1=4.3×107Ka2=5.6×1012

    ①向 H2X 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2C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2CO3 溶液呈碱性是因为 CO32- 发生水解,请设计实验证明。(可供选择的试剂及用品有:稀盐酸,酚酞、 BaCl2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