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5-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阳湖新月”茶叶的部分制作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新叶采摘 B、炭火烘焙 C、手工拣剔 D、铁盒分装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食醋 C、干冰 D、青铜3. 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A、碳 B、氢 C、氮 D、氧4.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石油 C、煤 D、天然气5.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 B、氯化钠 C、水 D、金刚石6. 上课时教室门窗一直紧闭,可能会导致人体气闷头昏。此时教室内CO2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0.03% B、0.10% C、21% D、78%7. 向装有等量水的保温瓶中加入等质量的下列物质,降温效果最明显的是( )A、NaCl B、CaO C、NaOH D、NH4NO38. 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面粉 C、白糖 D、辣椒粉9. 塑料的回收意义重大,下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10. 检验铵态氮肥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装药品 C、取碱液 D、验气体11. 抗击新冠疫情常用到“84”等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1 D、+212. 利用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为人类认识原子结构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卢瑟福 B、诺贝尔 C、拉瓦锡 D、屠呦呦13. 可用于检验西太湖水是否为硬水的试剂为( )A、矿泉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食盐水14. 新疆棉花享誉世界。下列种植新疆棉花用到的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CO(NH2)2 B、(NH4)2SO4 C、KCl D、KNO315. 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内部填充物为聚酯纤维(俗称涤纶)。聚酯纤维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天然材料16.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根据现象不能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的是( )A、稀盐酸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镁溶液17.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 D、18. 现有30克样品,经测定其中含26克NaCl,4克KNO3。设计图1实验提纯NaCl,图2为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A为NaCl饱和溶液、KNO3的不饱和溶液 B、趁热过滤是防止KNO3在低温时溶解度减小析出 C、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NaCl固体的质量为26克 D、可用降温结晶法从溶液A中析出KNO3实现提纯19. 已知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P0表示1个标准大气压。将一定质量的碳粉和氧气在耐压密闭容器中用电热丝引燃使之充分反应,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的气压变化,观察到碳粉完全消失,下图为气压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温度达到了碳粉着火点 B、CD段为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 C、D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O2 D、反应的碳和O2质量比为21:40
二、多选题
-
20. 某同学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某块状固体成分,根据实验现象获得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①中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即可推断固体中一定有碳酸盐 B、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红色,即可推断出固体一定是不溶性碱 C、由实验③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即可推断固体中一定含有蛋白质 D、结合实验②③④,且④中酚酞变红可推断固体灼烧化合成新物质
三、填空题
-
21.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空气 ②聚氯乙烯 ③熟石灰 ④稀盐酸 ⑤聚乙烯
(1)、常用于食品包装的是。(2)、常用于工业制取氧气的是。(3)、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22. 航天梦照亮科技兴国路。“天宫课堂”中,宇航员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之中,整个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将半片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C6H8O7)和碳酸氢钠】放在水球中,水球不断变大,里面不断出现气泡,并闻到阵阵香气。(1)、“水球迅速变蓝”和“闻到阵阵香气”都可说明微粒处于(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2)、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 , 柠檬酸溶液中因含有大量的(选填“H+”或“OH-”)而呈酸性,两者在水球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3)、天宫中实验后水球中的水必须净化再利用,经过(选填“过滤”或“蒸馏”)可得到能饮用的水。23. 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CO2人工合成了淀粉。(1)、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以通过作用将CO2逐步转化为淀粉。(2)、淀粉摄入人体后的作用是(选填“提供人体能量”或“构成人体细胞”)。(3)、核磁共振等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在实验室可用初步检验生成物中有淀粉。(4)、从CO2人工合成淀粉需11步反应,图为第1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 《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明代造竹纸的过程,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透火焙干等为其中的主要步骤。(1)、“斩竹漂塘”指将竹秆截断成五至七尺长,放入池塘中浸沤。竹和纸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C6H10O5)n】,纤维素(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煮楻足火”是造纸术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先用石灰浆涂在竹纤维上,放入桶中蒸煮并用草木灰水(含K2CO3)淋洗。其科学原理是利用石灰浆和草木灰水的(选填“酸”或“碱”)性,除去竹纤维中的有害物质。如果将石灰浆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则效果更佳,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荡料入帘”类似于用竹帘从纸浆水中“捞纸”,则竹帘间的孔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竹纤维纸浆大小。(4)、“透火焙干”指通过在夹墙内烧柴培干贴在外墙上的纸张,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四、综合题
-
25. 下图为“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装置。(1)、甲图中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甲图收集方法利用到氧气的性质有。(3)、乙图实验所需的氧气收集时,从集气瓶中拿出导管的操作在观察到大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选填“之前”或“之后”)进行比较适宜。(4)、乙图实验中铁丝燃烧最剧烈的是(填字母标号)。(5)、取乙图实验后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 , 说明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铁。(6)、①已知实验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现需收集3集气瓶氧气共约336mL,则氧气的质量为g(精确到0.01g)。
②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上述氧气,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26. 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收集20mL、60mL、100mL的CO2气体。向三颈烧瓶中分别注入100mL蒸馏水。
③连接仪器与装置,打开电脑相关软件,点击开始采集数据按钮。
④打开止水夹,分别将三支注射器中的CO2气体全部缓缓地挤入蒸馏水中。
⑤待数据稳定后,缓慢振荡反应容器约20s,待数据再次稳定后停止采集。三次实验综合得到图2所示图像。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为(忽略活塞的摩擦阻力):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活塞缓缓向上拉一段距离,松手后 ,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实验a曲线对应注入的CO2气体为(选填“20”、“60”或“100”)mL。(3)、实验时间约在10~50s时,溶液的pH均不同程度地迅速变小,其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实验时间约在100~120s时,三条曲线均有明显下降,其对应的实验操作为。(5)、实验时间约在120s后,三条曲线均逐渐回升,可得出的结论是。27. 中和反应细探究。【知识回顾】
(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 mLNaOH稀溶液,滴入2滴酚酞试液,逐滴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刚好 , 说明溶液的碱性消失,停止滴加稀盐酸。(2)、取(1)实验后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1滴NaOH稀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3)、上述实验从(选填“反应物减少”或 “新物质生成”)角度说明了反应的进行。(4)、【实验拓展】已知蓝色硅胶颗粒遇水会变红色,无水醋酸与NaOH的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如下: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装置
【交流讨论】
实验①②③中,说明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现象是:。
(5)、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6)、同学们用下图装置进一步验证中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同学认为需要将NaOH固体换成NaOH溶液。对此,你的看法是:(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8. 铁的锈蚀再探究。(1)、Ⅰ.锈蚀条件探究同学们设计了图1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设计b试管实验的目的是创设的实验环境。
(2)、根据一周后ac试管不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一周后b试管中铁钉也出现明显锈蚀。同学们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将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迅速倒入植物油铺满水面。然后将溶解氧传感器插入水中,通风环境中持续三天采集得到数据图像如图2所示(室温下,自然状况的水中溶解氧约为8~9mg·L-1)。据此回答:
①b试管中出现锈蚀的原因是。
②欲达到原实验目的,写出一种b试管实验的改进设计:。
③在铁制品表面涂植物油能防锈的原因是。
(4)、Ⅱ.锈蚀成分探究【查阅资料】铁锈成分复杂,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Fe2O3·nH2O。Fe2O3·nH2O加热后容易分解产生水蒸气。
【设计方案】甲同学设计了图3(夹持仪器已省略)所示实验方案,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该方案设计有明显缺陷,你对方案修改完善的建议是
【进行实验】将ab试管中的生锈铁钉取出晾干,刮下部分铁锈放入玻璃管中。按完善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实验过程测得以下数据:
装置A的总质量m1(不包括酒精喷灯)
装置B的总质量m2
装置C和装置D的总质量m3
加热前
516.20g
463.00g
252.60g
加热后
513.44g
464.80g
255.29g
【实验分析】
①根据以上数据可得,该铁锈的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
②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会导致n的测量数值偏大的是。
A.停止加热后马上敞口称量装置A总质量
B.加热前没有排空气就称量装置B总质量
C.m3仅仅称量了加热前后的装置C总质量
D.A中反应刚结束就称量装置C、D总质量
29. 高效的CO2捕集技术能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下图为我国常用的两种CO2捕集的工艺流程。(1)、“吸收塔”中的氨水常采用雾状喷淋技术,其目的是。(2)、“吸收塔”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3)、“捕集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4)、“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流程二中生成的CaO结构与活性炭类似,在捕集过程中对CO2具有良好的性。(6)、流程一相对于流程二的优点是。两种流程都体现了绿色化学工艺,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