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2年中考物理一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5-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实践证明,“测体温”、“勤洗手”、“要消毒”及“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对这些措施中相关数据的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A、“测体温”: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厚度约为2d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质量约为3g2. 小明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男低音歌手放声高唱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用笛子和钢琴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能分辨出它们的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C、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3. 下列关于生活中热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
北方结冰的衣服变干是凝华现象 B、
热腾腾的包子冒着“白气”是液化现象 C、
夏天吃雪糕消暑降温,利用了熔化需要放热 D、
翻炒回锅肉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食物的内能
4.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丙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图丁中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5. 为了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某学校的体育测试增设了铅球项目,在某次投掷铅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球一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手对铅球的力大于铅球对手的力 C、铅球离开手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还受到重力作用 D、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6. 新冠肺炎期间,关于医务工作者所遇见的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佩戴的护目镜片上出现的“雾”是汗液蒸发的水蒸气 B、
氧气罐内的氧气是利用氧气分子间有间隙可被压缩体积后装入瓶内的 C、
消毒凝胶原液均匀涂于双手后搓擦使其发生升华能让手短时间内干爽 D、
对病房进行喷洒消毒时,空气中弥漫着消毒剂的味道,说明消毒剂分子只有被喷洒在空气中才会做无规则
7.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在“立春”节气的展示环节中,近400名演员挥动发光杆,通过改变发光的颜色来体现小草的顽强生机和蒲公英的希望之光。杆上有两个开关:一个是总开关,另一个用来控制发出白光和绿光。下列电路设计最能实现这一效果的是( )A、B、
C、
D、
8.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实验推理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下列实例:①用磁感线描述磁场;②借助水压学习电压;③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④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中用吸引大头针的个数来衡量磁性的强弱.其中采用了“实验推理法”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9. 下列选项中对应的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能源与种类 ①水能:一次能源 ②核能:可再生能源 B、现象与物理原理 ①水向低处流:液体内部有压强 ②钓鱼时不要大声说话: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C、物理知识及其应用 ①液体热胀冷缩:常用温度计 ②大气压强:护士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D、能量转化与实例 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 ②机械能转为为电能:发电机10.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A、物体a的密度大 B、物体b受到的浮力小 C、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 D、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11.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五环破冰”环节,重约3t的奥运五环经过43s,被稳稳地升至13m高,对里面隐藏的物理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五环上升的平均速度大约是人正常步行速度的4倍 B、拉力对奥运五环所做的功是39000J C、拉力的功率约为9070W D、五环拔地而起的过程中,其动能一定增大12. 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S和S1 . 当他再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正确的是( )(电源电压不变)A、A1示数变大 B、A1示数变小 C、A示数变大 D、A示数变小二、填空题
-
13. 冰壶项目是冬奥会的经典项目。在推滑阶段,运动员一只脚借助起蹬器向后发力,人就会推着冰壶向前运动,这是因为;仔细观察会发现,蹬冰脚的鞋底是橡胶材质的,这样可以(填“增加”或“减少”)鞋底与冰面的粗糙程度,方便运动员抓地: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此后其他运动员需要根据情况在冰壶周围用冰刷进行刷冰,刷冰过程中是通过方式增加冰面的内能,使冰(填物态变化名称),达到减小冰壶与冰面摩擦,使冰壶走得更远,同时调整冰壶运动方向的目的。14. 生活处处有物理。以汽车为例:发动机采用以水为主要成分的冷却液来降温,这是因为水的较大;有些小汽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如图所示),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15.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条形磁铁右端的N极正对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右做加速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是从(选填“a”或“b”)端流入,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 “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利用电脑或手机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线上教学,同学们通过电脑或手机摄像头跟老师互动。手机摄像头相当于透镜,手机屏幕长时间使用会发热是电能转化为能。17. 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两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甲图中如果将塑料吸盘戳个小孔,吸盘(填“能”或“不能”)吸在墙面上;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钩码的重力;利用图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18. 如图是某家庭用的电能表和某月的月初、月末两次读数,若按0.5元/kW·h计算,他家本月应缴纳电费元,若电能表在10min内转了300转,则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kW·h。
三、作图题
-
19. 如图所示,凸透镜斜放,其主光轴与水平成45°角,F是焦点。一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被反射,已知折射光线BO与水平成45°角,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到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20. 如图所示,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将力的作用点画在茶壶的重心O点上)。
四、实验题
-
21.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2)、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制作的温度计;(3)、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5)、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 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22. 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23. 小明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后,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小明首先选了一颗小樱桃进行质量测量,发现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使横梁平衡。他又选了一颗大樱桃,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大樱桃的质量为g;(3)、用细线拴住这颗大樱桃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接着将大樱桃提出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至60mL刻度线处,则大樱桃的体积为cm3 , 大樱桃的密度为kg/m3。24. 小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1)、两电阻(串,并)联在电路中。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应对电流表进行的操作是;(2)、纠正错误后,小华开始实验并记录了多组电流表A和电压表V1、V2的示数,作出如图丙的A、B两条曲线,其中表示通过R1的电流和R1两端电压关系的曲线是;(3)、由图丙数据可知,实验中所使用电源的电压为;(4)、本实验和下列实验都需要经过多次测量,其目的与本实验不同的有(填序号)①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②用直尺秒表测平均速度
③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④用密度计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五、计算题
-
25. 小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时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L水,把水从30℃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燃烧放出的热有10%被水吸收,已知 。求:(1)、水的质量;(2)、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3)、在这个过程中燃烧的木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