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5-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 2. 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    )
    A、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 B、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 C、擅权根源是皇权专制 D、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
  • 3.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 4. 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    )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 5. 下列作品中,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从而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
    A、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曹雪芹的《红楼梦》
  •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
    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 7. 据记载,贞观年间,商旅野外停留,没有盗贼之忧,监狱常常空置;马牛遍布田野,连年获得丰收,斗米三四钱;往来旅客从山东到沧海,不用自带干粮,可以取给于路。该记载(    )
    A、说明贞观年间百姓生活富足 B、客观反映了贞观之治的面貌 C、为政要类的记载提供了范例 D、反映了唐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 8.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这说明明朝(    )
    A、海外贸易一度发达 B、积极参与世界市场贸易 C、始终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D、民间贸易地位远超朝贡贸易
  • 9.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宋朝出现了市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市民文化的是(    )
    A、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B、柳永,宋词《雨霖铃》 C、话本,《错斩崔宁》 D、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 1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11. 1938年9月21日,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里所说的“一个小国”是指当时的( )
    A、波兰 B、奥地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埃塞俄比亚
  • 12. 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    )
    A、新航路开辟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船水平的提高 D、宗教扩张的狂热
  • 13. 有史学家曾对以下某一国际秩序评价,它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是它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这一国际秩序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世界殖民体系 D、多极化格局
  • 14.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    )

    ①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④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5. “泥版文书的出土,宏大的王室陵墓,好战尚武的气息。”这反映的是(    )
    A、克里特文明 B、斯巴达文明 C、雅典文明 D、迈锡尼文明
  • 16. 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完全独立的运动,这一运动的结果是(    )
    A、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B、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C、埃及争得彻底独立 D、运动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 17. 20世纪初,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B、推翻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C、建立了共和制 D、人民实现了独立和自由
  • 18.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19. 中古西欧城市是在10—11世纪重新复苏和产生的。西欧城市产生的经济前提和物质基础是(    )
    A、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手工业从庄园经济中分离 C、从过去历史现成地继承下来 D、获得自由的农奴武装暴动
  • 20. 《蒙娜丽莎》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神秘微笑”。她嘴角上一丝淡淡的微笑,悄悄地在脸上掠过,像一缕清风漾起涟漪,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喜悦。该作品蕴含了(    )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 21. 在一些较为古老的泥板中,1的60倍被写成一个比较大的“1”,但后来被简化成原来的大小,再将数字放在不同位置代表60的不同倍数,带有位值便利性的六十进位法于是诞生。从历史发明的角度看,此处与“古老泥板”有关的应是(    )
    A、楔形文字——埃及人 B、象形文字——印度人 C、象形文字——希腊人 D、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 22.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文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B、使中国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C、促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使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 23. 在创造美洲古代文化方面,他们处于最前列地位。他们培植了玉米和西红柿等农作物。公元前后,他们居住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以后的七八百年间,一共建立了100多个城市。该文明是(    )
    A、阿兹特克文明 B、玛雅文明 C、印加文明 D、安第斯文明
  • 24. 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苏联政府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从西方低价大量购买国家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并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由此苏联(    )
    A、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 B、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C、试图突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D、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 25. “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在□□□填写的航海家应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在罗马人由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王政时代”,罗马城邦的管理组织民众大会、元老院和“王”管理罗马社会的主要依据是罗马古老的氏族习惯和社会通行的各种惯例。在“王政时代”的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实行改革,废除了原来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三个氏族部落,按地域原则把罗马城划分为四个区域,并按财产的多少将罗马人划分为五个等级,并确定了相应的权利义务。这场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形成和法的正式产生。

    ——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材料二:罗马社会在不断强大以后,开始对外扩张,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的商贸及其他交往不断加强。而随着交往的频繁,矛盾在所难免,在解决问题时所适用法律的矛盾同样十分尖锐,因古老的罗马公民法不能保护外国人的权利和利益,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况,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最高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一套与公民法不同,专门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请回答:

    (1)、在罗马法正式诞生之前,罗马政府治理社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罗马法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2)、据材料二说明罗马扩张中出现的两大社会问题。万民法的制定反映了罗马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个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于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为此,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在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确立了雅尔塔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打败法西斯并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意日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土的归属与边界;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美苏两极对立为基本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在欧洲也就终结了,但在东亚,情况则要复杂些。雅尔塔体系的消解似乎开始得更早,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