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2年“万友”名校大联考二(4月)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5-0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甲骨刻字 C、烧制陶俑 D、火法炼铜
  • 2.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相符的是(   )
    A、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B、为防止影响人们生活,应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焚烧塑料垃圾 C、氮肥厂的废气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排放 D、为了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 3. 我国自主研发出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液氦是制造超低温的“神器”。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关于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氦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 B、氦元素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He2 C、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3
  •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食盐水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测定稀硫酸的pH
  • 5. 抗坏血酸(C6H8O6)是一种食品保鲜剂,下列关于抗坏血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抗坏血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B、抗坏血酸含有20个原子 C、抗坏血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176g抗坏血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8g
  • 6. 化学既需要“见微知著”,又需要“见著知微”。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辨识

    微观原因探析

    A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其体积变小

    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小

    C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的硬度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

    100mL水和100mL乙醇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A、A B、B C、C D、D
  • 7. 国庆期间小明从北京乘坐高铁去上海的姑妈家,并在途中点了一份午餐:红烧肉、米饭、青菜和矿泉水。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动车供电,说明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空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C、制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大 D、小明的午餐食品中红烧肉和青菜都富含维生素
  • 8. 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硝酸铵和硝酸钾固体

    取样,加入熟石灰后研磨,闻气味

    B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待检验气体的集气瓶中

    C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氢氧化钠

    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D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 9.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中正确的是(   )
    A、pH与溶液的酸碱性 B、灭火方法 C、金属的化学性质 D、物质的分类
  • 10.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液态锡不断减少 C、参加反应的CH4分子与生成的H2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发生改变
  • 11. 研究物质的溶解对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A、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6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6.4% D、将100℃时碳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时,一定有5.0g晶体析出
  • 12. 为探究微粒的性质,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浓氨水,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注入装置下端两侧的玻璃管内,观察现象。

    步骤2:步骤1结束后,立即将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的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步骤1中可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 B、气球可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 C、步骤2中可观察到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度加快 D、该实验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和材料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运载“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用氢氧燃料提供动力。“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时使用的降落伞是由聚乙烯合成纤维制作而成的。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但地表下发现有水冰的痕迹,并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科学家设想,未来移居火星可用铁酸镍(NiFe2O4)作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碳,从而得到人类呼吸所用的氧气。

    (1)、文中涉及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2)、写出干冰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用氢氧燃料提供动力,其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4)、写出上述通电分解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碳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4. 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到以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A、B都可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的优点是 , 该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3)、若用装置C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选填“b”或“c”)端通入。
  • 15. 用真空热还原法生产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I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钙的(选填“强”或“弱”):步骤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需要在真空中进行的原因是
    (3)、写出氧化钙的另一种用途
  • 16. 关于盐的性质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胆矾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认识胆矾

    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又称蓝矾,易溶于水,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2)、农药波尔多液可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在铁桶中配制波尔多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任务二】探究胆矾的部分性质

    该小组同学将胆矾溶于水得到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将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胆矾的水溶液(即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CuSO4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起催化作用,该小组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该小组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粒子是H2O,理由是

    ②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粒子是否起催化作用,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溶液中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起催化作用的是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硫酸铜溶液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5)、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加热至℃时,CuSO4开始分解;

    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O2。CuO完全分解时产生O2的质量为g。

    ③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5H2OΔ__CuSO4+5H2O ,则图中x的值为

四、计算题

  • 17.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液态阳光燃料”甲醇(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__CH3OH+H2O , 请计算:
    (1)、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若产生3.2kg甲醇,理论上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