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实外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4月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俗称“老虎”,有“百兽之王”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自古被视为象征勇气、力量以及财富的瑞兽,也被视为扶正镇邪的保护神。人类赋予虎“勇猛”“威仪”等气质,于是古人崇虎、尊虎、爱虎,并将虎列入“十二生肖”,将其倾注于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元素之中。材料主要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②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们的文化素养要通过社会生活来培养

    ④文化能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借助经济活动,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3. 2022年1月,习近平在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发表讲话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一强调是基于(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遗产是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③文化保护能够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相融合

    ④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120多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120多年后的今天,甲骨学研究借助前沿科技步入了新阶段,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甲骨文也以微信表情包、书法课等形式,由高冷变得亲民。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了起来,启示我们(   )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守正创新,推陈出新

    ②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不断丰富汉字的文化内涵

    ③对传统文化中陈旧的表达形式要进行创造性转化

    ④探索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2020年11月26日,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的展演作品题材内容鲜活,既有荆州花鼓戏《回访扶贫点》、阳新采茶戏《纳米树下》等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品;也有反映廉政建设的楚剧《审牛》、汉剧《正名》等小戏;还有黄梅戏《疫·春》、湖北越调《生死一票》等展现抗疫精神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应(  )

    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  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  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④创新文化的机制体制,立足群众的一切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2021年12月1日,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迄今为止发现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良渚文化古稻田,起源年代可能距今6500年以上。该发现证明了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深化了人们对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的认识。这表明(   )

    ①古稻田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文明时代

    ②该遗址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实践中发展文化

    ④稻作农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一百年来,无数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用热血浇灌理想,以生命奉献家国,书写下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淬炼出可歌可泣的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这种伟大建党精神(   )

    ①承载红色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③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颓废、庸俗、低俗、媚俗文化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8月在北京召开,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

    ①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②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③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④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具体规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0.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11. 2021年8月,中国遭遇德尔塔新冠病毒的冲击。旅游业、娱乐业以及遭受惨重损失。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病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   )

    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①④
  • 12.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经历了上千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说:“有好多事情失败里包含着成功的因素。”正是凭着矛盾转化的原理,他不畏艰险、反复实验,终于成功培育出杂交稻,创造了水稻高产的世界纪录。这说明(   )

    ①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推动着哲学发展

    ③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真正的哲学为其指明正确方向

    ④科学家要有系统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进行科学研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这一问题(    ) 

     ①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阵营的依据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是人们认识世界或改造世界要解决的共同问题 

     ④是区分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指出:“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下列与其观点中,与其立场相对立的是(   )

    ①水是万物的始基   
    ②闭上眼睛,世上就没有悬崖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万物都只在概念中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若从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④→②→①
  • 16.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绝对精神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内在本质和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下列中国古代哲学观点中与上述思想观点相似的有(    )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五行相生相克演化了自然万物及其变化”

    ③“理也者,生物之本也;气也者,生物之具也”

    ④“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体现这两个对子的选项是(   )

    ①“气者,理之依也”“形神论”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理主动静”

    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指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学哲学、用哲学的原因是(   )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方法论指导 D、哲学来自实践,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 19.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是一项探讨"历史性的动物”——人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论,这才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作为“新唯物主义”而区别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真实意蕴。“新唯物主义”的“新”表现在(   )

    ①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
    ③是科学基础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 21.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围绕地轴永不停息地转动的同时,还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给人类带来昼夜交替,并且使我们的家园有了万物繁衍、生生不息的活力。这说明(   )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22.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进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涨到30米高。下列选项与其所含哲理一致的有(   )

    ①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②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③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3. 右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哲学角度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创作过程及其成功表明(    ) 

     

     ①冰墩墩这一艺术形象与大熊猫原型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②冰墩墩这一艺术形象是对熊猫原型的描摹与真实再现 

     ③冰墩墩这一艺术形象的创作实践离不开一定认识和观念的指导 

     ④冰墩墩设计者对科技作用的充分认识促进了艺术创作的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词赋对景物的描写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之境。这两种“境”(   )

    ①在“有我之境”中,创作者的情感决定“境”的生成

    ②在“无我之境”中,创作者的意识与“境”各自独立

    ③都是对物质的反映,都是创作者能动认识景物的成果

    ④都带有主观的色彩,都用艺术手法演绎了内心的思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5. 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取象传统“礼天玉璧”,以黄、绿、蓝、紫、红为主色调。其中黄色象征黄土高天,绿色象征生态文明,蓝色象征现代科技,紫色象征文化魅力,红色象征革命圣地,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所反映内容的主观性   
    ④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6. 艺术个性对于艺术的魅力、生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人们要欣赏的正是齐白石如何通过创造虾的生动形象以体现其对生活的热爱,正是郑板桥如何通过创造竹子的形象以体现其耿介的性格情操。人们要欣赏的正是齐白石,郑板桥艺术的独特的“味”。由此可见(   )

    ①意识的创造性能够赋予反映对象新特质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艺术个性是意识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
    ④艺术个性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7.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既用“金色”和“丝”来作比较,写尽了早春新柳又嫩又软的娇态和生机,又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从哲学角度理解正确的有(   )

    ①诗人大胆突破诗词创作固有规律而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杨柳枝词》是诗人主观自生的产物

    ④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姿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8.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举行。从“双星定位”构想、“三步走”蓝图;到首次卫星发射,拿到“入场券”;再到两年多30星的高密度发射、完成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人解决了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26年间,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一次次刷新了科技强国的“中国速度”,展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精度”,彰显了开放包容的“中国气度”。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不断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B、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正确认识事物,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发展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D、几代人为北斗事业不懈奋斗体现的精神品质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 29. 2021年5月14日上午,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①南水北调工程把水资源的远距离输送成为了现实

    ②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到该工程的推进再到对该工程的新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实践是检验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④南水北调的实践活动的水平取决于对该工程的认识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0. 针对以往药物胶囊技术存在胶囊太大、会被肝脏分解的问题,最近研发出的恶性脑瘤集中治疗技术可通过将微小的胶囊携带药剂进入癌细胞,让药剂集中于患部,可使到达患处的药量增至165倍。这证明了(   )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不成功的实践也能促进认识发展

    ③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服务于实践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近年来,科学家基于对单个量子态的操控,量子科学技术出现了新的方向和新的生命力,正在迎来持续量子革命的第二次高潮,也可以说是第二次量子革命。比如,通过用量子态作为信息的载体,量子力学不仅像以前那样为信息技术提供硬件基础,而且还提供了软件基础。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认识运动的无限性,表明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2. 我国高考改革经历了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建立不分文理的必考科目加选考科目的“3+3”模式,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

    ①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实践推动认识由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的跨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名单出炉。

        《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从名单中,我们看到,他们或以济世为民之德,或以拼搏奉献之力,或以浩然爱国之气,践行着华夏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的感人事迹,再一次温暖着我们每个人,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再一次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当选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2020年除夕,武汉快递员汪勇说服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送护士回家。2020年1月25日到4月8日,他每天只睡4小时。一个人能力有限,就发动朋友圈,解决医护人员出行;为让医护随时吃上免费热饭,他又多方联络解决需求……颁奖词这样写到: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结合材料并运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关知识,说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对我们成为时代新人的启示。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精准的气象预报是历届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最重要条件之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不同于往届气候条件及中小尺度天气特征,因此气象预报服务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为做好冬奥气象服务保障,项目观测研究团队抓住项目启动后首个冬季关键期,通过加密观测试验,揭示了山区风场如何受背景风场、地形作用、热力动力因素等条件影响的复杂机理。项目组改进了中国GRAPES全球及区域模式预报性能,初步构建了公里尺度集合预报系统,研发了基于GRAPES全球及区域模式的1-10天冬奥会定点气象预报产品及偏差订正产品。初步构建预报概念模型,研发提供积雪深度和雨雪相态客观预报产品,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温、湿、风站点预报产品。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2022年冬奥预报制作系统”建设,效果良好。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特点及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取得气象预报水平的提高的。

  •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这一科学论断首次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是丰富的、磅礴的、鲜活的,它包含着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革故鼎新的突破精神、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善于借鉴的学习精神……40年砥砺前行,孕育了改革开放精神,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精神。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顺势而为、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开拓创新的实践探索。新时代改革开放面对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我们就要不断与时俱进,继续大胆试、大胆闯,不怕犯错,同时要增强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精神,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阅读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我们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的原因。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近年来三大攻坚战之一。

    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情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和民族文化特色区,加大教育文化投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扶贫先扶“志”、“智”等。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材料二:在中国发展壮阔历程中,走向共同富裕始终是温暖人心的目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奇迹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在于规模和速度,更在于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

    (1)、该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是如何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共同富裕,人人有份,也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多献良策、多作贡献。学校团委发起“强国有我请党放心”主题志愿活动,请你设计两个具体志愿服务项目助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