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_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让我们为和平与幸福来巩固友谊》,画面背景是天安门 和红场,这幅宣传画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实行“一五”计划 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C、“一边倒”政策的实行 D、“大跃进”的进行2. 据统计,共有26个部、委(院)和2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家工厂、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 起来,共同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进行科技攻关、设备制造和材料生产。可以说,“两弹一星” 的成功,是全国大力协同、集智攻关的结果。由此可知,“两弹一星”的研制( )A、造福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 B、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 C、维护了地区以及肚界的和平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 1982年,深圳率先开放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 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 生。这反映了( )A、“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的成功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经济特区在改革中探索前行 D、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地位变化4.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达到了 40万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GDP从8 592元增加到29 670元。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直接得益于( )A、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B、借鉴欧美建设经验 C、外交政策的调整 D、反思苏联建设教训5. 当社会陷入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时,为 了使这些对立面……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 会之上的力量,于是国家就产生了。据材料可知,国家的产生是( )A、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B、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 C、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赢得部落战争胜利的需要6. 下面是古代文明概况表。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
地区
地理环境
最早培育的作物
文字
西亚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大麦、小麦、豆类
楔形文字
东北非
尼罗河流域
—-
象形文字
东亚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水稻、粟
甲骨文
希腊
爱琴海附近岛屿
—-
腓尼基字母
A、丰富多彩、多元发展 B、创立文字、彼此借鉴 C、人口流动、文明融合 D、依据大河、农耕为主7. 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不断向东扩张,经数年征战最终征服了从希腊到 印度的广大地区;同时,亚历山大带了许多随军学者,他们沿途采集动植物标本,测量地理,研 究学术,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还接见过古印度学者。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扩大了希腊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B、有利于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C、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D、成为古代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8.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把全国划分为大约20个省,每省设置总督一人,由波斯贵族和 王室成员担任,其职责主要是处理一省的行政事务,直接对国王负责;总督之外设将军一人, 统领一省驻军,直接对国王负责;还有第三个高级官吏专司征收各省贡赋。材料主要说明,古 代波斯(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开始建立 B、严格履行君权神授的统治模式 C、建立起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制 D、国王是国家的核心和最高主宰9. 中世纪,君主是其封臣的一个封建宗主,他与他们以互惠的忠诚纽带约束在一起,而不是封臣的最高君主。君主的经济来源实际上全部来自他作为领主的个人领地,他对封臣的要求基本 上是军事性质的。材料旨在说明,封君封臣制度之下( )A、封臣地位低下毫无权力可言 B、封君是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C、以契约关系明确权利和义务 D、封君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10. 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曾说:“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荣誉, 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然而,拜占庭帝国却一直无力冲 破过去的桎梏,变得陈旧、迂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是当时欧洲最强国家 B、具有固步自封的弱点 C、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D、继承了希腊罗马文化11. 16世纪,奥斯曼帝国采取吸引、鼓励外国商人,保护本国商人利益的政策,对本国的工商业 进行良好的管理,组织穆斯林手工业,注重城市发展和对贸易路线的保护。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A、注重保护工商业发展 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12. 8世纪中叶,新罗(今朝鲜)在中央设执事省,地方设州、郡、县、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以 《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这反映出当时的朝鲜( )A、“仿唐”之风盛行 B、民族文化意识淡薄 C、与中国平等交往 D、重视政治制度创新13. 玉米神陶香炉是玛雅人的宗教礼仪用品,用于与玉米和繁衍有关的重大典礼仪式,香炉上的 玉米神手持鲜花从天而降,带来丰收的希望。在玛雅文化中,玉米神的法力非常大,他同植 物和山神关系紧密,他的后裔则被看作是夕阳、雨、闪电和蜜蜂的象征。由此可以推知,古代 玛雅( )A、陶器制作水平高且领先世界 B、创造出独特的玛雅文明影响世界 C、宗教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盛行 D、玉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14. 学者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化和全球化》中记载:“在1514年,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684名西班 牙人中,就有64名娶了印第安妇女为妻”“任何与印第安人结婚的葡萄牙人将获得优先的晋 升机会”,于是在美洲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种梅斯蒂佐人。这说明( )A、美洲是世界上种族最混杂的地区 B、新航路开辟改变人种组成 C、政府鼓励推动世界性的移民浪潮 D、新旧大陆文明间逐渐融合15. 16世纪,世界上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在伦敦成立;17世纪,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建立。这些现象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荷兰已成为商业殖民帝国 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的主要手段 D、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16. 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 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A、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B、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 C、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D、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17. 根据《圣经》传说:古代犹太人的少年国王大卫杀死巨人后,用脚踩在巨人首级上,流露出胜 利的喜悦和自豪的情感。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大卫》雕塑,不仅人体比例正确,而且体态优 美,线条流畅,表现了作者塑造人体的高度技巧。这表明作者意在( )A、刻画大卫的英雄壮举 B、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C、宣扬君主的精神权威 D、倡导生物科学的发展18. 16世纪时,德意志教会的一切都需要按照《圣经》的标准来加以检验,宗教仪式如果与《圣经》的教导相悖,就应当加以废除:教会和神职人员也需要缴纳赋税,应当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世俗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结构出现新的逆转 C、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下降 D、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暴露19. “他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 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材料中“他”的伟大贡献是( )A、否定了教会的“地心说” B、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C、最早提出“理性”的概念 D、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20. 国王和议会的主权之争持续了几十年,“其间有大规模的动荡,有战争,有革命,但是最终解 决问题的是不流血的手段”。“不流血的手段”是指( )A、德国统一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光荣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21. 1870年英国《教育法》规定,5〜12岁的男孩和女孩必须接受全日制教育,使女子初等教育走 上了正规化的轨道,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了正规教育;女子教育的功能不再是为了培 养贤妻良母,而是为了让女性能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A、民众观念的不断更新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D、近代学校教育的改革22. 西方学者曾说:“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歌声的干扰。”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机械化大生产日益普及 C、城市化进程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D、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23. 《共产党宣言》指出:“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这一论断主要揭示了( )A、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 B、社会发展具有普遍规律i C、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社会意识影响社会存在24. 列宁说:“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巴黎工人的 那种‘翻天覆地’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由此可知,列宁认为( )A、革命群众推动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发展 B、巴黎公社充分动员了人民群众 C、巴黎公社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哥伦布在首次西航时写道:“国王与王后二位陛下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 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察访民情,观光名胜,了解风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他在航行到古巴附近时写道:“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二位陛下还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途,专取海路西行,前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 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哥伦布远航美洲的成功,一方面,以科尔特斯、皮萨罗为代表的一批欧洲殖民者,以 征服性的战争把特诺奇蒂特兰和库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废墟上构 筑起殖民主义大厦,另一方面,大授地制、大地产制、黑奴制在美洲的推行,加重了对印第安 人的超经济剥削,但却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美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殖民政治制度的 确立和发展,强化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压迫,但却为拉美走向相对的政治上的统一创造了 前提,从哥伦布远航开始先后移植到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带去的农具、家畜,以及为解决劳力 缺乏而贩运来的黑奴,都为美洲的开发和各民族的融合开辟了道路。然而,在殖民统治时期 逐渐生成的这些新的社会因素,决不是殖民者恩赐给美洲人民的,而是在经济规律支配下, 欧、美两种生产方式冲撞的结果。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考察和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弁分析其产生的影响。26. 卡尔霍恩强调“民主国家的公民应该培养起协调的意向”,在他看来这种意向是一切立宪政 夺中心的、能起保存作用的原则。如果没有这种意向,不能取得自愿的协调,就只能通过暴 力取得非自愿的协调。但是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同时也是在鼓励“反对自己的势力以暴 力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对对方使用暴力的担忧又促使己方预先武装起来以对抗任何暴力 抵抗,由此各方必然陷入“暴力循环“或“暴力陷阱”而不能自拔。既然妥协是暴力以外唯一 可供选择的办法,拒绝把妥协作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段必然是暴力的前奏。因此政治妥协 即使有其代价那也是“自由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精神》
结合材料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