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天窗》练习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照样子,写字并组词。
极一木十(口)→(吸)
(北极) (吸收)
哄一口+→
披一扌+→
现一王+→
桂一木+→
抄一扌+→
2.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写字义相反的词语。例: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①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
②蔺相如放下个人 , 为了赵国的利益总是避免与廉颇起冲突。
③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 , 找来一些石头在小溪里摆上一排。
④到了中年再读《红楼梦》,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的滋味。
3. 按要求写词语。近义词:暖和—— 奇幻——
反义词:真实—— 活泼——
4. 按要求填空。(1)、“端”的部首是 , 音序是;“那”共笔,第五笔是。(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低— 里—后—
(3)、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例: 打 篮球 故事 电视 汽车
(4)、按课文内容填空。池草 , 山花 , 鱼出 , 鸟入。
(5)、把句子补充完整。春天来了,。
5. 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老师说()世界上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是看不见()买不到()摸不着的()你们猜是什么()林林说()是风吧()小红说()是雨吧()老师摇摇头()我想了想()说()那一定是时间()老师点点头说()对了()时间是最宝贵的()我们可不能浪费时间啊()
6. 按要求填空。(1)、“出”共画,第一笔是。(2)、“从”是结构,可以组词。(3)、“多”共画,反义词是。(4)、“云”的笔顺是 , 加一笔可以变成。二、信息匹配
-
7. 用横线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阻挠(ráo náo) 运载(zài zǎi) 卓越(zhuó zhuō)
袒露(lóu lù) 要挟(xiá xié) 兴奋(xīng xìng)
削减(xiāo xuē ) 埋藏(cáng zàng)
8. 每组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画上横线,再改正。①挺直 清冽 陡峭 棱空飞降
②照耀 潮夕 遐想 前赴后继
③一簇 摇曳 朦胧 炯然相异
9. 选词填空。精心 精美
①我收到了一份的礼物。
②我收到一份爸爸准备的礼物。
10.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到处 处理 尽力 尽管 几百 几乎
挑战 挑水 参观 海参 房舍 舍不得
11. 改正错别字①如果矿产资源都枯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改为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倦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改为
③印第安人喜爱风飘来的松枝的幽香。改为
④青草、绿叶、花朵是非曲直们的姐妹,麋鹿、俊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改为
12. 对号入座填词语。①开辟 开垦 开发
荒地 产品 道路
②欣赏 观赏 赞赏
花卉 音乐 品格
三、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在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充合适的标点符号。(2)、仿写句子,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风”或“雷”。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片……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
(3)、请联系上下文,想象“猛厉地扫荡”的画面。(4)、透过小小的天窗看风雨,“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原因是( )A、天窗小,压缩了外面的世界。 B、天窗是有限的,但看不见的世界却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C、因为风雨猛烈,“我”感到害怕。(5)、朗读画横线句子,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语气越来越急促。 B、语气轻快。 C、语气平缓。14.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衬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填空。①为了读书,李绅先是寄居在 , 后来他漂泊流浪,、、、都当过他的住所,从中可以看出李绅。
②李绅写《悯农》诗是因为。他写《悯农》是为了从中可以看出李绅。
③“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这句话表现出李绅。
(2)、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写下来。①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②比喻经受多次的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也指写作的反复琢磨。
(3)、读了李绅写诗这篇文章,你想到了写什么?15. 课内外阅读。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星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短文以为题,交代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 , 也指 , 内涵丰富,耐人寻味。(2)、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几件事情来体现母爱( )。A、母亲陪我看蓝天 B、为我撑伞 C、给我猜谜语,讲故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第2自然段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
②第3自然段“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
③文章情景交融,对天窗下的景物进行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
(4)、这两个文段都写出了天窗给人们心灵带来、和。16. 阅读。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既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快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远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我还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就在他的照像面前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总是要记在心上的。
(1)、读文中画线介绍万年青的句子,体会万年青有怎样的特点,写下来。①;②;③坚韧顽强。
(2)、联系上下义,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总是要记在心上的。
(3)、文章后4段作者是在三个情景下怀念鲁迅先生的,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其中两个情境来。①;②写墓上荒草;③。
(4)、题目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写“万年青”,这是为什么?四、书面表达
-
17. 小练笔。(1)、飘雪的冬日,小女孩透过窗口望着外面的世界,她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2)、智慧摩天轮。
星空梦幻而神秘,或许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