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碳酸盐、铵盐、盐的性质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2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关于NaCl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俗称:食盐 B、类别:盐 C、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 D、用途:腌制食品2. 下列物质中,全部是盐类的一组是( )A、食盐、高锰酸钾、苏打、干冰 B、硫酸铜、纯碱、碳酸氢铵、亚硝酸钠 C、碳酸钙、烧碱、碳酸钠、食醋 D、氯化钡、硫酸、熟石灰、过氧化氢3.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含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Na2CO3 B、Ca(OH)2 C、CaO D、NaCl4.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性质与碳酸钠相似,下列关于碳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CO3 B、碳酸钾水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仍然为无色 C、向碳酸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钙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D、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钾会产生气泡5. 晾晒海水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现要除去粗盐溶液中的MgCl2和CaCl2 , 需先依次加入足量的a和b,过滤后再加c。则a、b、c分别是( )A、Na2CO3 稀盐酸NaOH B、K2CO3NaOH稀盐酸 C、NaOHNa2CO3稀盐酸 D、KOH稀盐酸Na2CO36. 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小明预测其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Ba2+与 反应生成BaSO4沉淀,预测 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B、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 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C、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 NaHSO4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验证 NaHSO4与碱反应的预测是否符合题意 D、向 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 NaHSO4溶液呈酸性7. 山东省有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图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是利用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B、除去粗盐中Ca2+、Mg2+、过程中,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C、从海水中提取MgCl2历经步骤Ⅲ、Ⅳ、Ⅴ的主要目的是富集并提纯氯化镁 D、氨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的目的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8. 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生成两种沉淀 B、b→c过程沉淀中BaCO3的质量减小 C、d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质的种类一直是减少的9. 粗盐中除NaCl2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和泥沙等杂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只除去难溶性杂质 B、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但其作用均不同 C、不能用Ba(NO3)2代替BaCl2来除去Na2SO4 D、依次加入适量的Ba(OH)2、Na2CO3、稀盐酸,反应后蒸发即得NaCl固体10. 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外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M是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则M与稀盐酸或Na2CO3溶液混合均有明显现象 B、反应②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中和反应 C、反应③只能用稀盐酸才能完成该变化 D、反应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11. 为区分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四种固体物质,以下方案及结论有误的是( )A、观察固体颜色能区分出磷矿粉 B、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到氨味的物质有两种 C、取样,溶解后加硝酸钡溶液能区分出硫酸铵 D、用水和氢氧化钡溶液能区分出四种物质12. 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A、生石灰 B、石灰石 C、熟石灰 D、苛性钠13.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离子,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 加入适量盐酸,② 加过量NaOH溶液,③ 加过量Na2CO3溶液,④ 加过量BaCl2溶液,⑤ 过滤。下列操顺序合理作的是
A、②③④⑤①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③②①⑤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可施用复合肥尿素【CO(NH2)2】 B、鉴别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铵时,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被鉴别出的是硝酸铵 C、某农场种植的棉花,枝叶生长不茂盛且叶片发黄需施Ca(HPO4)2 D、适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预防夜盲症15. 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 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 , 再通CO2 , 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16. 现有一瓶含杂质的碳酸钠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钙、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判断该固体的组成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该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然后再往上述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不断搅拌,烧杯中的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右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B、B点对应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钙、硫酸钠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Na+、Ba2+ D、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17.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CaCl2、Ba(OH)2、HNO3三种溶液 (K2CO3溶液)18.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硫酸钠 C、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碳酸钡 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不能确定原样品中一定存在氯化镁19. 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像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内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20. 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KCl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B
分离MgCl2和NaCl的混合固体
适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鉴别NaCl、NaOH、CaCO3、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观察现象
D
检验某固体物质是不是碳酸盐
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A B、B C、C D、D二、填空题
-
21. 在高锰酸钾、硫酸铜、纯碱、氯化钠、小苏打中,用于腌制食品的是 , 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可用作洗涤剂的是22. 某正盐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紫色,在该盐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正盐化学式为。23. 实验室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 , 可依次加入过量BaCl2、 、Na2CO3溶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写出加入氯化钡后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4. 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按下图流程进行实验。
操作1、2、3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操作2的名称为。对上述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粗盐和精盐都是混合物
B、粗盐变成精盐属于化学变化
C、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精盐的产率
D、为得到全部晶体,应把水分全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25. 现有两种失去标签的化肥,分别是硫酸钾和硫酸铵。某试验田中的作物叶片发黄,应施加上述两种化肥中的。如何鉴别这两种化肥?26. 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溶液pH与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m的值为;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7.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纯碱,C可用作补钙剂,G是一种常见的氮肥,H、F物质类别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2)、D的一种用途是。(3)、写出H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4)、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三、推断题
-
28. 下图为初中化学中关于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框架图,X、Y是除酸、碱、盐之外的不同类别的物质,据图回答问题:(1)、X的物质类别是。(2)、若“盐1”为 ,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3)、反应④能够发生应该满足的条件是。(4)、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29.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胃液的主要成分,D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为红棕色固体。各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之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1)、C物质的化学式为。(2)、B和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3)、能和E反应生成B的物质是。(4)、F→A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0.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NH4HCO3、NaOH、CuSO4、Fe粉、C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样品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2)、另取固体样品溶于足量水,温度无明显变化;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滤渣,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3)、将(2)中滤渣洗涤烘干后,称取10g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消失,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7.5g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31.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已知可能含有CuCl2、NH4Cl、(NH4)2SO4、CaCO3、Ba(NO3)2、KNO3物质中的两种或者多种按图进行试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过程中所发生的的发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物A加水过滤得到无色溶液B,可以推出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有(填化学式)。(2)、气体F的化学式为。(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为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取样品30g,按上述流程图进行实验,产生3.4g气体D,4.4g气体F,白色沉淀H的质量为2.3g。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还含有的物质为。32. 已知A~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甲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图(图中“→”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图乙是其中部分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 C。(2)、利用D和E的反应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D和E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为色。(3)、若F与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且与A含有一种相同金属元素,则D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探究题
-
33.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1)、【猜想与假设】明明同学猜想:滤液中溶质是NaCl;
亮亮同学猜想: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填化学式)的混合物;
红红同学猜想: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2)、【活动与探究】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不成立。
(3)、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现象证明亮亮猜想成立。(4)、【问题讨论】①明明同学认为要证明亮亮猜想成立也可以改用碳酸钠溶液。你认为明明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②红红同学认为要证明亮亮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你认为红红同学(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原因是。
【归纳与总结】在分析溶液中溶质成分,需要考虑的是生成物,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34. 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明带着一包脱氧剂和一包食品干燥剂走进实验室,和小组同学一起开始了令人兴奋地探究之旅(忽略实验过程中空气的影响)。【查阅资料】脱氧剂成分是铁粉、碳粉、碳酸钠、氯化钠;食品干燥剂的成分是生石灰。
(1)、探究活动一:脱氧剂脱氧原理【进行实验】
①取适量脱氧剂于大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甲;
②向滤渣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到黄色溶液,溶液底部有黑色不溶物。
【得出结论】脱氧剂脱氧的原理是铁粉与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写出得到黄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活动二:探究食品干燥剂是否变质【进行实验】①取一包干燥剂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发烫,过滤,得到滤液B和滤渣乙;
②向滤渣乙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该干燥剂(选填“完全”或“部分”或“没有”)变质。
(3)、探究活动三:探究溶液混合后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滤液A和滤液B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滤液C,他们对C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精想二:NaCl、NaOH、Na2CO3;猜想三:NaCl、NaOH、Ca(OH)2
【进行实验】小明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正确
②继续向步骤①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确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根据步骤②的现象不足以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4)、小明经过认真思考后,对步骤②进行了修改,并做了下面的实验,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记录如下。请你完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正确
35. 同学们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利用所学知识对稀盐酸与下图中的三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示意图
能否反应
能
能
能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1)、同学们判断Ca(OH)2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生成。(2)、(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钙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小羽取少量Ca(OH)2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反应物消失,二者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
小美向甲组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新物质生成,二者发生了反应
(3)、(实验评价)小凯认为小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4)、(总结归纳)①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5)、(拓展延伸)将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36. 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破损的铵态氮肥,破损标签内容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袋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并验证其还有肥效,设计了如下实验活动。(1)、活动一:探究氮肥的成分。(猜想与假设)
猜想1:NH4NO3猜想2:(NH4)2SO4猜想3:NH4HCO3猜想4:NH4Cl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2不合理,理由是。
(2)、(实验探究)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则该氮肥的成分一定不是(填化学式)。
(3)、为了确定该氮肥究竟是剩余两种中的哪一种,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4)、活动二:验证氮肥还有肥效。(实验操作)如图向盛有氮肥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NaOH浓溶液。
(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该氮肥还有肥效(施用指导)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
37.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钾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该校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图1实验:(1)、【实验一】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小明对沉淀C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沉淀C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沉淀C是混合物,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原固体样品的成分。
(2)、由上述实验可推知:说明原固体样品中一定有 , 一定没有。(3)、【实验二】通过上述实验,小组同学初步确定了固体废弃物的成分,为了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明同学又设计了如图2实验:
【反思与评价】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上述实验仍然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于是将上述实验一中的一种试剂改为一种合理钡盐,改进实验后同学们确定了固体废弃物的成分。无色溶液D中除了酚酞,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8.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NH4HCO3、NH4Cl、K2SO4、KCl都是常见的化肥。(1)、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2)、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a 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b 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c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e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肥料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②实验a~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填标号)。
③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
(已知: )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若 , 则该肥料的成分是。
若 , 则该肥料的成分是。
五、计算题
-
39.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制碱技术的进步,其生产过程中包含下列反应:
①
②
(1)、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品“碱”的水溶液显性(填“酸”、“碱”“盐”之一)。(2)、在以上①的生产过程中,铵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在常温下,两者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是晶体(填物质化学式)。(3)、现有Na2CO3样品13g(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使样品充分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40. 有一定质量的BaCl2和BaCO3固体混合物,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2.2g气体全部逸出,再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15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中含7.1g氯元素。请计算:(1)、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2)、所加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