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炼铁 B、水车灌溉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
  •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中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氨气 B、氯化钠 C、金刚石 D、
  • 4. 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 5.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它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说明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 6.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作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5N34O3Cl属于氧化物 B、H25N34O3Cl中有62个原子 C、H25N34O3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4.5g D、H25N34O3Cl中H、N、O、Cl的原子个数比为25:34:3:1
  • 7.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化学与材料的角度: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从化学与能源的角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C、从化学与健康的角度:钙属于微量元素,若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D、从化学与环境的角度: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有: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O3
  • 8. “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__2Ni+CO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iO发生还原反应 B、气体产物中可能有CO C、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D、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 9. 下图是稀硫酸与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均体现的是酸的通性 B、如果B是金属氧化物,⑤可能是高炉炼铁反应原理 C、反应③中能观察到红褐色沉淀生成 D、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
  •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

    滴加适量Ba(OH)2溶液

    C

    鉴别固体NaOH与NH4NO3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D

    分离Cu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 11.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3个氧原子
    (2)、5个氮分子
  • 12. 如图是某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1)、该碘盐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下列关于该碘盐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存放碘盐要放在阴凉处,并密封保存 C、该碘盐中的“含碘量”是指碘单质
  •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情境,回答问题。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二若红磷燃烧后缓慢盖紧集气瓶塞(其它都符合要求),进入集气瓶内的水量会偏
    (3)、实验三中能验证铁钉生锈与水有关的实验组是试管C和试管(填“A、B、C”)。
  • 14.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KCl的溶解度为g;
    (2)、KNO3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KCl,提纯KNO3 , 采用的方法是(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将t2℃时等质量KNO3和KCl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不考虑水的蒸发,对所得溶液分析正确的是____。
    A、溶解度:KNO3=KCl B、溶剂的质量:KNO3﹤KCl C、溶液的质量:KNO3﹥KCl D、溶质质量分数:KNO3=KCl
  • 15.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因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CO2
    (2)、若CO2能合理利用,能与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__X+H2O , X的化学式为
    (3)、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
    A、积极植树造林 B、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垃圾焚烧处理
  • 16. 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锡与铅中,活动性较强的是
    (2)、铝比铁活泼,但通常铝的耐腐蚀性比铁强,原因是
    (3)、宋代《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叙述的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回答下列与溶液配制有关的问题。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要固体NaCl的质量为g;
    (2)、若用上述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以上两个实验均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

三、综合题

  • 18.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A池是池;
    (2)、在吸附池中常利用的吸附性除异味和有色物质;
    (3)、净化后的水样可能是硬水,常用来鉴别。
  • 19. 下图实验室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2)、在实验室里,用KMnO4来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 , 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在实验室里,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制备并收集到纯净的甲烷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
  • 20. 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如下图),试剂瓶的未盖瓶盖且标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1)、【查阅资料】资料一:实验室中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有NaCl、NaOH、Na2CO3

    资料二: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标签写的是,猜想一:NaCl;猜想二:Na2CO3;猜想三:

    (2)、【实验验证】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做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猜想一和猜想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和解释

    取少量试剂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不可能是;理由是

    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2CO3 ,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Na2CO3溶液,你认为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

    (3)、实验二:验证猜想三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和解释

    取少量试剂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酚酞再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最终溶液显

    该溶液是NaOH溶液。

四、计算题

  • 21. 氢能因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水而被人们称为“最清洁的能源”。实验室通过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原理如下Zn+H2SO4=ZnSO4+H2。现有6.5吨的锌理论上可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