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评估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 2. 下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图中最北端B和最南端A分别是(    )

    A、涿郡、江都 B、洛阳、余杭 C、洛阳、江都 D、涿郡、余杭
  • 3.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开凿“此河”的目的是为了(    )

    ①隋炀帝巡游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灌溉农田    ④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4.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隋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隋炀帝的暴政 B、大运河的开凿 C、隋文帝改革失败 D、李渊起兵反隋
  • 5. 庙号早在商朝时就已设立,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李渊被后世尊庙号为“高祖”,主要是因为他(    )
    A、升任太原留守 B、消灭割据势力 C、建立了唐朝 D、杀死隋炀帝而定天下
  • 6.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唐太宗(    )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
    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
    —唐太宗
    A、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 7. 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前期的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的措施是(    )
    A、改国号为周 B、广泛选拔人才 C、以魏征为相 D、改革赋税制度
  • 8. “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从而进入鼎盛时期。”下面诗句印证了这一时期发展情况的是(    )
    A、六国云亡周社墟,古今坟典悉烧除 B、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国破难销千秋梦,还把今朝论康乾
  • 9. 《青花瓷》里唱道:“索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其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包括(    )

    ①青瓷    ②白瓷    ③唐三彩    ④彩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 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的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长安(    )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水陆交通发达
  • 11. 小明在读《唐太宗传》时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对修长城事“一笑置之”的理由是(    )
    A、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B、唐朝北方无边患 C、唐朝国力衰弱,无财力支持 D、唐朝民族关系融洽
  • 12.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
  • 13.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们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的特点。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出身不同 B、生活背景不同 C、思想性格不同 D、艺术追求不同
  • 14. 他画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下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该画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吴道子
  • 15. 有人说:“遣唐使‘把中国搬到日本”’。这表明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征服中国,称霸世界 C、增进中日之间的友谊 D、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 16.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由印度传人的刀豆、由尼婆罗国(今尼泊尔)传人的菠菜等。这一现象说明唐朝外贸活动频繁。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    )
    A、越南 B、百济 C、新罗 D、天竺
  • 17. 贞元四年(788年),新罗也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仿唐设“读书出身科”。这一内容显示新罗受到唐朝影响的领域是(    )
    A、唐诗 B、历算 C、天文 D、科举制
  • 18. 记载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这部“文献”是(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丹经》
  • 19.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空前盛况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 20.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 21.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发生后,节度使成为危害一方的“土皇帝”,这一现象历史上称为(    )
    A、宦官专权 B、奸臣李林甫掌权 C、藩镇割据 D、朋党之争
  • 22.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黑暗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 23. 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相继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    ②后晋    ③后梁    ④后周    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 24. 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政局相对稳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C、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武将 D、五代在北方,十国在南方
  • 25. 学习历史应该掌握历史发展的分期及其阶段特征。下图所示时间轴中①处对应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二、辨析改错(8分)

  • 2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2700多千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贞观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经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3)、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4)、907年,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建立了后唐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 27. 隋唐时期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皇十二年(592年),民部奏称:“天下府库都藏满粮食布匹,无法接纳新的物资。许多物资只能堆积在廊庑之下。”杨坚下令赶造新的仓库来容纳绢匹,同时下令在主要的赋税地区河北、河东等地减收本年度田租三分之一,调全免。天下富足,仓库难以承载赋税物资的盛况之前只在七百多年前的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出现过。那是一个被艳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因此,史家将杨坚统治时期称为“开皇盛世”。

    ——据《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材料二:唐太宗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到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材料三: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据《开元纪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坚采取哪些举措促成了“开皇盛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时期“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开元”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年号?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4)、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 28. 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活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速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松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据《旧唐书》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据习近平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1)、材料一中“朕”的言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朕”被各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别列出唐朝“把域外文化带人唐土”“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历史史实。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四、活动与探究(14分)

  • 29.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制度创新】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工具创新】

    材料二:

    【文化创新】

    材料三: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据《中华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指的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有何意义?(6分)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是唐朝时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分别指出其名称和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