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 7 诗歌鉴赏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21 类型:复习试卷

一、诗歌鉴赏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1)、“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形象地写出了故乡亲人的场面。“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之间的关系。
    (2)、这一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下面是班级有关唐代诗人孟浩然诗《夕次蔡阳馆》的品诗对话片段,请你阅读此诗,完成相关任务。

    夕次蔡阳馆

    [唐]孟浩然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听歌知近楚,投馆忽如归。

    鲁堰田畴广,章陵气色微。

    明朝拜嘉庆 , 须著老莱衣

    [注]①嘉庆:也作“家庆”,古时指久别归家拜见亲长或父母生日。②老莱衣: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在父母面前穿花衣服,学小儿哭啼,讨父母欢心。

    (1)、张同学:首联中,作者之所以“马行疾”,是因为天色已晚且城荒人稀没处居住,只能快马加鞭赶到蔡阳馆投宿。

    周同学:我查过,这首诗颔联中的“知”,也写作“疑”,那么,到底用哪个字更好呢?

    王同学:我发现,诗的末句用到“老莱衣”的典故,诗人是想借此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任务1:张同学的理解正确吗?请做出选择。(    )
    A、正确 B、不正确
    (2)、任务2:根据你对该诗的理解,就周同学的问题发表看法。
    (3)、任务3: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王同学的问题。
  • 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A

    白梅

    [明]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B

    瓶梅

    [明]谭元春

    入瓶过十日,愁落幸开迟。

    不借春风发,全无夜雨欺。

    香来清净里,韵在寂寥时。

    绝胜山中树,游人或未知

    C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①著:放进,置入。②迥:远。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上面三首诗中选出与其他两首不同的一首,并简述理由。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妹 , 俟我于城隅

    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姝:美丽。②城隅:城角。③爱:同“蔓”,隐藏。④踟蹰:犹豫徘徊。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的管乐器。⑥炜:鲜明有光的样子。⑦说怿(yuè yì):欢悦欣喜。⑧牧:郊外田野。归:赠送。荑:初生的细嫩茅草。⑨洵:诚然,确实。⑩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 5. 古诗阅读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注释】①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②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壶之法计时。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所表现的情景。
    (2)、首句“且莫催”三字表现了元宵之夜游人的心理。
  • 6. 阅读诗歌《回延安》一二节,回答问题。
    (1)、赏析诗歌第一节中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的表达效果。
    (2)、“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临近延安时怎样的心情?
    (3)、“亲山亲水有亲人”一句连用三个“亲”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你怎样理解“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这一比喻的作用?
  •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阳光。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这几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的题目是“延安,我把你追寻”,通读全诗后,你认为诗人追寻的是什么?
    (3)、请仿照“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阳光”,写两个句子。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人写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关山、马鞍、沙盘的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赞美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1)、该诗共五个部分,试着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什么。
    (4)、结合作者贺敬之的经历,谈谈作者为什么把延安比作“母亲”。
  • 10. 拓展阅读

    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呵,何时来?——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

    (1)、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②昆仑山惊邙山呆。

    ③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

    ④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2)、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个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连接起来的?
    (3)、“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请从诗中找出与之形成对比的句子。
    (4)、概括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春水生二绝

    [唐]杜甫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灘鹣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绝》。②汝曹:你们,指水鸟。③禁当:阻挡、拦挡。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诗题为“春水生二绝”,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

    ②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参照示例加以分析。

    其一:描写春水初涨,万物欣然,诗人同水鸟们同享春光,目光明澈,诗人为时序更替万物复苏而喜不自禁;其二:

  • 12. 阅读下面古诗歌,完成各题。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蒋春霖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注]①蒋春霖:晚清词人,一生落拓潦倒,其词多感伤之音。②飞絮;指柳絮。③浮萍:传说柳絮入水化为浮萍。④莫:不要。

    (1)、词的上片通过“阴雨”“”的意象营造了的氛围。
    (2)、词的下片借对柳絮遭遇的慨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13. 古诗阅读

    遣 意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 , 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字看出。颔联中的“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
  • 14. 阅读唐诗,完成问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15.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各题。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踏莎行·初春

    [清]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1)、诗词有音韵之美。吟咏诗词,琢磨韵脚,可以发现《春日郊外》为 ,情绪基调;《踏莎行·初春》为 , 情绪基调

    A .开口音

    B .闭口音

    C .低沉

    D .明朗

    帮帮你:汉字读音因韵母不同,有开口音和闭口音。发音时,口型是张着的音,叫开口音;反之,为闭口音。

    (2)、《春日郊外》和《踏莎行·初春》都写到“茫茫”,但蕴含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词加以分析。
  • 16.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式微

    《诗经·邺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批注:“胡为乎中露”和“胡为乎泥中”两句一字之差,但“露”和“泥”互为补充,写出了不归者天黑尚在劳作的辛劳,更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心中的悲苦和怨愤。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批注:           

    [注]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以瓜果之类事物作为给朋友的信物的风俗。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赠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讲。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瑶”“琼玖”同此。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不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非,不是。好,爱。

    (1)、这两首诗歌内容简单,直抒胸臆。《式微》围绕“ ”字展开自己的倾诉,而《木瓜》则围绕“”字反复咏叹。
    (2)、《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几个字。这种形式带来了特殊的表达效果。请仿照《式微》的画线句批注,给《木瓜》的画线句做一个赏析式批注。
  • 17. 阅读下面课内诗歌,完成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请结合相关链接,谈谈本诗中“兴”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相关链接

    兴,就是起兴。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意思是:“兴”就是借其他事物来引出所要吟咏的事物。

    (2)、有人认为《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四句在文中作用极为重要,不可或缺。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你的理解。
    (3)、《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的词语(尤其是叠词)。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语大多是形容词或动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美丽多彩的自然万物。请从《关雎》中找出两个例子,并分析其作用。
    (4)、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 B、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扬扬得意。 C、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D、“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 想象之词。
  • 18. 阅读下面课内诗歌,完成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3)、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地追求爱情,“溯洄”“溯游”写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了道路 , 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
    (4)、这首诗与《诗经》中的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的陆地。
    (6)、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 19.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忆]枕上述梦

    [南宋]陆游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腕,古铙歌奏锦衣構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

    [注]①構:直袖单衣。②侯:封侯。③床篑:床席。

    (1)、[甲]乙]两诗都描写了的场景,醒时梦时都难以忘怀。
    (2)、你从诗人僵卧孤村“不自哀”,白首不侯“非所恨”中读出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 20.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三、四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1. 古诗阅读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批注:“胡为乎中露”和“胡为乎泥中”两句一字之差,但“露”和“泥”互为补充,写出了不归者天黑尚在劳作的辛劳,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悲苦与怨愤。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批注:                     

                                                                                                                                                                   

    (1)、这两首诗歌内容单纯,直抒胸臆。《式微》围绕“”字展开自己的倾诉,而《采葛》则围绕“”字反复咏叹。
    (2)、《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这种形式带来了特殊的表达效果。请仿照《式微)画线句批注,给《采葛》画线句做一个赏析式批注。
  • 2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兼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B、全诗共三章,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一起,渲染气氛。 C、诗中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象幻想交织在一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痴情者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兼苠、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动态写照。
    (2)、这首诗歌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任选个角度进行赏析。
  •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说说这首诗的颈联好在哪里。
  • 24. 拓展阅读

    静女其姝

    《诗经·国风》

    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⑨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姝:美丽。②城隅:城角。③爱:同“薆”,隐藏。④踟蹰:犹豫徘徊。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⑥炜:鲜明有光的样子。⑦说怿(yuè yì):喜爱。⑧牧:郊外田野。归:赠送。荑:初生的细嫩茅草。⑨洵:诚然,确实。⑩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 25.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采桑子

    [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 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派。
    (2)、“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阕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6. 阅读下面古诗歌,完成题目。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骢:指黑色的骏马。②虏障:指防御工事。③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参照示例,分析诗歌的感情。

    李白的《送友人》用“挥手”这一特定的动作,表现了与友人的分离,而“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更是蕴含了作者的情感,抒发了送别时的离情别绪和依依惜别之情。

    高适的《送李侍御赴安西》:(意思对即可)

  • 27.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概括意象]

    在这两首诗中,能体现暮春时节特点的景物有:影动的瓦雀、人砚池的杨花、稀少的黄鸟、和飘飞的杏花。

    (2)、[探究心境]

    这两首诗中,诗人在暮春时节所流露出来的心境是否一样?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28. 古诗阅读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è):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9. 古诗阅读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 3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注释】本诗写于l925年,当时作者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中国,又偶见西单龙坑南端的--"b-臭水沟有感而作此诗。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中“绝望”一词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3)、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说说“死水”的象征意义。
    (4)、诗的结尾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的“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 “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绝望的死水”成了“绿酒”。诗人善用美丽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表达其尖锐的讽刺意味。 B、诗中还表现了死水的声音——“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还有歌声——“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作者以动衬静,使人想象出这里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 C、作者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D、诗歌用语极为讲究,如,“绿成翡翠”…锈出几瓣桃花…“织一层罗绮”“蒸出些云霞”等,用词绝不重复,且突出了“鲜明”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