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酸、碱的性质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1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 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
  • 2. 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变硬 B、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C、用烧碱干燥氮气、氧气 D、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 3.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烧碱 B、石灰石 C、熟石灰 D、稀硫酸
  • 4. 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O2    B、NH3    C、SO2    D、CO2
  • 5. 用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碱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1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B、实验2中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 C、通过对比A,C瓶的现象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D、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
  • 6. 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 B、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 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 7.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8. 下列关于浓盐酸及浓硫酸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浓盐酸稀释后可以用来给金属除锈 B、浓硫酸是油状粘稠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C、浓硫酸被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出现
  • 9. 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呈紫色
  • 10.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Cl、Cu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向一定量该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Ba(OH)2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不含Na2SO4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Cl C、b点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D、对应溶液的pH:a<b=c
  • 11. 酒石酸(C4H6O6)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 , 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饮料添加剂或药物工业原料,下列物质不能与酒石酸反应的是(   )
    A、CO2 B、CuO C、NaOH D、Mg
  • 1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 B、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镁条迅速溶解 C、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 13.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是(   )

    选项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的现象

    A

    紫色石蕊试液

    浓氨水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

    无色酚酞溶液

    浓盐酸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

    饱和蔗糖溶液

    浓硫酸

    有晶体析出

    D

    硝酸银溶液

    浓盐酸

    有蓝色沉淀出现

    A、A B、B C、C D、D
  • 14. 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盐类,但一定不是碳酸盐 B、反应②为中和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 15. 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1说明1体积水约消耗1体积CO2 B、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CO2发生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CO2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继续向瓶2注入稀盐酸,共注入稀盐酸20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
  • 16.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分析图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溶液中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B、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中,阴离子只有 CO32- C、溶液在B点之前的pH大于7,B点以后溶液的pH小于7 D、图中B点对应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 17.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B、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D、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 18. 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化学探究活动。

    实验一:相同条件下,将10.00g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中,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n小时

    8.14g

    8.32g

    8.62g

    11.16g

    9.36g

    2n小时

    5.74g

    5.93g

    6.67g

    12.53g

    8.45g

    实验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敞口久置后浓度会变小 B、实验二的溶液①中溶质只有Na2CO3 C、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可能会变大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变化小于水的质量变化,原因之一是饱和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 19. 某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铜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将 200g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加入到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和31.4g滤渣,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98% B、31.4% C、68.6% D、49%
  • 20. 向盛有一定量铜和CaCO3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CaCO3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aCl2 C、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D、P点时,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二、填空题

  • 21. 用炉灶清洁剂(主要成分NaOH)清洗炉灶时,应戴上橡胶手套,其原因是
  • 22.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这个现象说明盐酸具有;浓硫酸能夺取木材、皮肤等物质中的水分,使其炭化,所以浓硫酸具有强烈的 ,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23.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 ,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2NaOH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 24.               
    (1)、某同学向盛有Ca(OH)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K2CO3溶液到一定量时停止了实验,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为了探究反应后液体的成分,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过滤后的滤液,继续做以下实验:
    (2)、向第一支试管的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向第二支试管的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后,再蒸干滤液,得到白色固体,该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写一点即可)。
  • 25. 归纳总结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小军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

    (1)、图2利用微观示意图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该图还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7(填“>”“一”或“<”)。
    (2)、如果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
    A、HCl        B、Na2CO3          C、CuSO4
    (3)、另外,NaOH溶波还能与某些金属(如Al)发生反应,请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H2O+Al=NaAlO2+H2
  • 26. 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中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若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
    (2)、若X是稀硫酸,B是红色的氧化物,则X与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X是稀盐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实验:

    ①试管A中的现象是 , 试管B中反应体现盐酸的化学性质是

    ②C试管中氧化铁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中发现试管D中固体全部溶解,试管E中产生白色沉淀,将E中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则试管D中的溶质有;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中0~a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或溶液)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X、Y可能的一种化学式:X  Y: 

    (2)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的现象是 .


  • 2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小王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溶液的pH>7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A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反思】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 (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

    (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

  • 30.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 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 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E的作用是
    (5)结论: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

三、综合题

  • 31. 根据物质X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X的pH7(填“>”、“<”或“=”)。
    (2)、写出浅绿色溶液溶质的化学式:。 
    (3)、无色溶液X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4)、无色溶液X还可以用于金属除锈。请写出无色溶液X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32.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图甲两种物质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2)、图乙中,要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最好加入的指示剂是 ,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图丙反应的现象是
    (4)、图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实验完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支试管的液体倒入大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后,得到无色溶液,对于无色溶液的成分(酚酞除外),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氯化钠、氯化钙、

    猜想二:氯化钠、氯化钙、稀盐酸

    猜想三: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钠

    猜想四: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

    【讨论】小明认为猜想三不正确,理由是。小红认为猜想四不正确,她的理由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实验】小明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二成立。小红对此提出了疑义,她的理由是。小红设计了实验证明了猜想二正确。实验步骤是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滤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证明猜想二成立。

四、推断题

  • 33.         
    (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雪同学用下列方法鉴别,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铁粉,观察到A中有气体产生,则A是溶液(写化学式)。

    ②她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可行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石蕊试液             B.二氧化碳            C.氯化铜溶液 D.碳酸钠固体

    (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NO32、NH4Cl、(NH42SO4、Fe2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B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实验过程③中生成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

    ③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符号)。

    ④混合物A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⑤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溶液E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 34. A~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不同类型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的浓溶液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C、F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反应即可)
    (3)、E的一种用途是
    (4)、D所属的物质类别为

五、实验探究题

  • 35.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 同时由于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 , 其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Δ__NH3+H2O+CO22NaHCO3Δ__Na2CO3+H2O+CO2

    ①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②实验室里用A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36. 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下列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以及硫酸铜溶液,然后邀请珊珊和小恒同学为同学们演示了下列两个实验:
    (1)、(实验活动1)珊珊同学先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这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用吸管向溶液中吹气,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请你写出此过程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实验活动2)小恒同学也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这两种无色溶液混合,溶液显红色;用吸管向溶液中吹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推测小恒所取药品为
    (3)、(提出问题)初心同学取少量小恒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实验结束后他绘制了此过程中离子的变化趋势图,你认为②离子应为

    (4)、(深入交流)小成同学结合初心同学的实验,认为可以另外选取一种足量的无色溶液加入到小恒同学得到的溶液中,观察到现象,也能确定溶质的组成。
    (5)、(总结归纳)从上述实验中同学们了解到碱能与发生反应。
  • 37. 蚊子、蚂蚁等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注射蚁酸,使皮肤红肿、瘙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①甲酸的俗名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HCOOH。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一种气体氧化物。

    ②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或铁)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Ⅰ、小组先自制了一种紫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紫薯汁(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钙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肥皂水

    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2)、Ⅱ、进行实验。

    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薯汁,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3)、将镁条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填化学式)。
    (4)、(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生成的气体氧化物。

    (推断与猜想)根据蚁酸中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对气体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二该气体是

    (5)、(进行实验)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①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装置D中的现象是 , 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

    (6)、(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肯定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牙膏 B、食醋 C、肥皂水 D、烧碱
  • 38.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A、B、C三个学习小组同学根据三个特殊的复分解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1)、(A组)探究中和反应,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图A),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对。小东同学按以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稀盐酸过量

    (2)、(B组)探究两种显碱性的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图B)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小方认为溶质是们NaOH;小欢认为溶质是NaOH、Ca(OH)2

    小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小华同学思考后用以下方案验证了他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小华猜想正确

    (3)、(C组)探究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小迎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图C)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小迎得出结论: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

    从观察角度解释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4)、(反思交流)

    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并生成气体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小苏打与稀盐酸 B、氯化钠与稀硫酸 C、氢氧化钙和稀盐酸

六、计算题

  • 39. 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g。
    (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40.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100g氢氧化钠溶液分五次加入到139.6g硫酸铜溶液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沉淀质量/g

    4.9

    9.8

    m

    19.6

    19.6

    (1)、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