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学习成果监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行车时要保持车距 B、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C、拍打衣服除去灰尘 D、将盆中的水泼出去
  • 2. 小王同学参加了2021年广安市中考体育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王跳绳时手对绳施加了力的作用,绳对手没有施加力的作用 B、小王投掷实心球时,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C、小王跑步穿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小王匀速跑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 3. 如图所示,一平放弹簧测力计两边同时用力拉,它的示数是10N,这两边的拉力分别为(   )

    A、5 N,5 N B、10 N,10 N C、0 N,0 N D、20 N,20 N
  • 4. 小明推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放手后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停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车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推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明对小车的推力与小车对小明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 5. 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6. 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B、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D、因为g=9.8牛/千克,所以1千克就等于9.8牛
  • 7. 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受到的重力接近于(   )
    A、5N B、50N C、500N D、5000 N
  • 8.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 9. 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国家滑雪运动队积极训练。如图所示,某运动员沿斜坡滑下,获得一定速度后进人水平赛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从水平赛道末端飞出,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斜坡上,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运动过程受力平衡,无惯性 B、飞行过程受力不变,惯性不变 C、飞行过程动能增加,惯性变大 D、飞行过程惯性不变,运动状态不变
  • 10.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 11.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和液体、固体一样也有惯性 B、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它将慢慢停下来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有力的作用 D、竖直上抛的物体在最高点时不受外力
  • 12.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6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计数为(   )

    A、4N B、6N C、10N D、16N
  • 13. 图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用力握紧球拍 B、 滚动轴承  C、 车轴加润滑油 D、 鞋底有花纹 
  • 14. 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 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 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
  • 15. 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6. 若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此时所有外力均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静止 D、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 17. 如图所示,运动员借助撑杆起跳时,撑杆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同时撑杆帮助运动员向上跳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运动员跃过栏杆下落过程中,因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变大,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8. 刘星同学的质量为40(选填“kg”、“g”或“mg”),则他的体重为N。(g=10N/kg)
  • 19.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竖直下降,若已知人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1000N,则运动员和伞受到的阻力是N,方向是
  • 20. 图是中国女子冰壶队积极备战训练的情景。掷球员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壶由于继续向前运动;刷冰员不停地刷冰面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如果摩擦力为零,运动的冰壶将(选填“静止”“逐渐停下来”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21. 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22.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1牛,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那么a绳受到的拉力为牛,b绳受到的拉力为牛,c绳受到的拉力为牛。

三、作图题

  • 23.                
    (1)、如图中手沿水平方向拉弹簧一端,弹簧伸长。请在O点画出弹簧对手的拉力F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重1.5N的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

  • 24. 如图所示,小刚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把另一般小船推开,他自己坐的船会不会动?为什么?

五、实验题

  • 25.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器材有:木板、铁块、木块和弹簧测力计。

    (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a. 如图甲所示,将铁块平放在木板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1.2N

    b. 如图乙所示,将木块叠放在铁块正上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铁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1.6N

    c. 如图丙所示,将铁块叠放在木块正上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3=1.8N

    分析以上操作:

    ①操作a和b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的关系;

    ②比较操作b和c可得铁块表面比木块表面些。

    (2)、在老师的指导下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改进了该实验,如图丁所示。当用力 F4=3N 拉动长木板在水平桌面上运动,铁块保持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N

    ①此时铁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N ,方向为水平

    ②按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较多的优点,请列举两条:

  • 26.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 速度减小得越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
    (5)、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______(填序号)。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 27. 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 , 大小;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F4;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F6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的问题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

六、计算题

  • 28. 质量为1000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1)、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
    (2)、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g取10N/kg)
  • 29. 质量为50 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
    (2)、若物体速度增大为0.4 m/s并匀速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g=10 N/kg)
  • 30. 新修的恒口示范区和平大桥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辆自重为5×104 N的大卡车,装了7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 kg/m3 , 问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要求通过计算进行说明,g取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