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从所在的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A、东半球 南半球 B、东半球 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北半球2. 关于亚洲的海陆、纬度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北临北冰洋 B、亚洲位于太平洋西岸 C、亚洲大部分位于高纬度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3. 读四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亚洲 B、图②是南美洲 C、图③是欧洲 D、图④是大洋洲(2)、 有关图中4个大洲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①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C、①大洲和③大洲完全位于北半球 D、④大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4. 下列哪一项世界之最不是描述亚洲的( )A、面积最大的大洲 B、人口最多的大洲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5. 下图为西亚地区传统民居的是( )A、 B、 C、 D、6. 下列国家和所在亚洲的分区搭配正确的是( )A、蒙古——北亚 B、越南——南亚 C、巴基斯坦——南亚 D、伊朗——中亚7. 关于亚洲地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南北高,东西低 B、中部低,四周高 C、中部高,四周低 D、地势起伏和缓8. 读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山脉是乌拉尔山脉 B、图中②是喜马拉雅山脉 C、亚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D、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9. 下列对亚洲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B、湄公河注入印度洋 C、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 D、黑龙江注入太平洋10. 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华北平原 C、恒河平原 D、东北平原11. 关于亚洲气候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D、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泛12.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常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 C、亚洲跨纬度最广 D、季风气候,降水很不稳定13. 亚洲的气候种类多样,下列哪一种气候类型是它所不具有的(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14. 亚洲有世界最大的半岛 ( )A、印度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 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5. 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16. 关于日本的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多火山、地震 C、森林覆盖率较高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17. 日本国土主要由四大岛屿组成,其中首都位于(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18. 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下列有关日本地震,说法错误的是( )A、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B、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D、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19. 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狭小,农业生产水平不高 B、矿产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C、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 D、工业发达,但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20.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是( )A、气候适宜,耕地多 B、平原广阔,适合建厂 C、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风景优美,旅游业发达21.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美国 B、非洲 C、东亚和东南亚 D、欧洲22. 有关日本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多民族的国家,和服是传统服装 B、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C、民居多以“和屋”为主,“洋”房很少见到 D、依附于中国文化发展23. 东南亚的范围包括( )A、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 B、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C、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D、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24. 下列作物的主产地不在东南亚的是( )A、天然橡胶 B、蕉麻 C、棕榈油 D、棉花25. 下列国家不同我国接壤的是( )A、越南 B、泰国 C、缅甸 D、老挝26. 如果去东南亚旅游,下列见闻描述不真实的是( )A、中南半岛的大多国家分旱季和雨季 B、中南半岛很多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 C、居民的主食以面食为主 D、大多是黄种人,佛教建筑很普遍27. 读东南亚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1)、 结合所学知识来判断图中苏门答腊岛,下列知识概括有误的是( )A、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 B、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地震活动频繁 D、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 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湿润气候28. 关于印度半岛的自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B、属热带季风气候 C、地处热带、亚热带 D、地形以平原为主29. 有关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的首都是加尔各答 B、恒河平原位于印度半岛的南部 C、印度为提高环境质量实施了“绿色革命” D、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较快30. 读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印度的粮食作物与主产地搭配正确的是( )A、甲——水稻 乙——玉米 B、甲——小麦 乙——水稻 C、甲——玉米 乙——水稻 D、甲——水稻 乙——小麦(2)、 有关印度农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B、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C、实施“绿色革命”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粮食生产不能自给自足31.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源地,被称为“印度硅谷”的是( )A、新德里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孟买32. 读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题。
有关俄罗斯的地形,搭配正确的是( )
A、甲——东欧平原 B、乙——东西伯利亚山地 C、丙——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丁——中西伯利亚高原33. 在俄罗斯做生意的小王说:“目前,我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做生意,这里生意真好做,国内发过来的商品,要不了多长时间,就销售一空。”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 小王所在的城市是( )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2)、 小王所销售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类商品( )A、煤表、钢材 B、日常生活用品,如服装、针织品等 C、汽车、飞机 D、各种机械制品,如仪表、仪器34. 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寒带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35. 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是( )A、莫斯科工业区 B、圣彼得堡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36.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B、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C、重工业发达 D、俄罗斯的交通以航空和公路为主二、连线题
-
37. 请将称号与对应的(国家)地区连线。
①花园城市 A.俄罗斯
②世界加油站 B.新加坡
③世界办公室C.日本
④十字路口D.印度
⑤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E .东南亚
三、解答题
-
38.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A是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高原。(2)、图中B山脉以西是洲。(3)、亚洲有很多地理事物堪称世界之最,图中C是世界最大的半岛半岛。(4)、图中D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5)、图中E是世界最大的群岛。(6)、图中F群岛以东是洋。(7)、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南临印度洋,北临G洋。(8)、从亚洲分区上看,H是亚洲六大分区中的。39.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是气候,全年炎热干燥。(2)、图中②是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图中③⑧⑨,属于高原山地气候的是 , 图中⑥是气候。(4)、图中④⑤⑦均属季风气候,其中特征符合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是。40. 读日本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出日本的四大岛: ① , ② , ③ , ④。(2)、首都⑤附近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平原;日本最高的山峰是。(3)、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临A洋,B海。(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岸和沿岸附近。41. 读图中阴影(东南亚)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南亚位于A洲和B洲之间,是由F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2)、东南亚位于C洋和D洋之间。(3)、图中E海峡的名称是 ,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4)、F半岛上山脉、河流分布的特征是 , 纵列分布。(5)、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主要的粮食作物是。(6)、F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岸及河口三角洲。42. 读印度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其首都是A。(2)、图中B是印度的母亲河,孕育了平原。(3)、印度北部的邻国C是。(4)、图中D是高原。(5)、E是海,F是湾,G是洋。(6)、印度旱涝灾害较多,每年的6~9月,是印度的季。43. 读俄罗斯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1)、俄罗斯北临A洋,东临C洋。(2)、图中B河流是俄罗斯的母亲河河,同时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3)、图中D是俄罗斯重要地形分界线河;D河西部的地形以为主。(4)、图中E是俄罗斯的首都;F是世界最大的湖泊。(5)、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铁路是铁路。(6)、俄罗斯的货运方式以和运输为主。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几十座大型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材料二: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终点城市是。(2)、图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不穿越的地形区是( )A、河西走廊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3)、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短缺,使东部地区的得到了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