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数学七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 生活中的轴对称(优生集训)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08 类型:复习试卷

一、综合题

  • 1. 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形状,折叠过程按图①、②、③、④的顺序进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如果由信纸折成的长方形纸条(图①)长为26厘米,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长方形纸条的宽为2厘米,并且开始折叠时起点M与点A的距离为3厘米,那么在图②中,BE=厘米; 在图④中,BM=厘米.
    (2)、如果长方形纸条的宽为x厘米,现不但要折成图④的形状,而且为了美观,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即最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求在开始折叠时起点M与点A的距离(结果用x表示).
  • 2. 在数轴上,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 (如图), 折叠纸面.

    (1)、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 则-2表示的点与何数表示的点重合;
    (2)、若- 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 0表示的点与何数表示的点重合;
    (3)、若- 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之间的线段对折2次, 展开后, 请写出所有的折点表示的数?
  • 3. 如图,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1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4cm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10cm到达C点.

    (1)、用1单位长度表示1cm,请你在题中所给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
    (2)、把这条数轴在数m处对折,使表示﹣11和2017两数的点恰好互相重合,则与B点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m=
    (3)、把点C到点A的距离记为CA,点B到点A的距离记为BA,

    ①CA﹣BA=  ▲  cm;

    ②若点B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以每秒1cm、5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t>0)秒,试探究CA﹣AB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 4. 如图①,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对折,使AB落在 A'B' 的位置;

    (1)、若∠1的度数为a,试求∠2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②,再将纸片沿GH对折,使得CD落在 C'D' 的位置.

    ①若 EF//C'G ,∠1的度数为a,试求∠3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 B'FC'G ,∠3的度数比∠1的度数大20°,试计算∠1的度数.

  • 5. 如图,已知直线AB∥射线CD,∠CEB=110°。P是射线EB上一动点,过点P作PQ∥EC交射线CD于点Q,连接CP,作∠PCF=∠PCQ,交直线AB于点F,CG平分∠ECF。

    (1)、若点P,F,G都在点E的右侧、

    ①求∠PCC的度数;

    ②若EGC-∠ECG=30°,求∠CPQ的度数。(不能使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直接解题)

    (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形。使∠ECC:∠EFC=3:2?若存在,直接写出∠CPQ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6. 问题解决:

    (1)、问题情境:如图1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P的距离之和最短?请画出点P的位置;
    (2)、问题理解:如图2,在△ABC中,AB=AC,AD平分∠BAC,点E是AC边的中点,点P是线段AD上的动点,画出PC+PE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位置;
    (3)、问题运用:如图3,在△ABC中,AB=AC=13,BC=10,AD=12,AD是∠BAC的平分线,当点E、P分别是AC和AD上的动点时,求PC+PE的最小值.
  • 7. 已知:直线ab , 点AB在直线a上,点CD在直线b上,

    图3

    图4

    (1)、连接ADBCBE平分∠ABCDE平分∠ADC , 且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①如图1,若∠ABC=60°,∠ADC=70°,则∠BED的度数为

    ②如图2,设∠ABC=α,∠ADC=β,则∠BED的度数为(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

    (2)、如图3,EF平分∠MENNP平分∠ENDEQ//NP , 则∠FEQ和∠BME的数量关系是
    (3)、如图4,若∠BAP25BAC , ∠DCP25ACD , 且AE平分∠BAPCF平分∠DCP , 猜想∠E+∠F的结果并且证明你的结论;
  • 8. 如图,AD // BC,∠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G.∠BCD=90°.

    (1)、试说明:∠BAG=∠BGA:
    (2)、如图2,∠BCD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射线GA于点F,

    ①写出∠AFC,∠BA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ABG=55°,则∠AFC=  ▲ 

    (3)、如图3,线段AG上有点P,满足∠ABP=3∠PBG,过点C作CH∥AG.若在直线AG上取一点M,使∠PBM=∠DCH,则 ABMGBM 的值是
  • 9. 教材呈现:如图是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76页的部分内容.

    如图,已知△ABC分别用∠1、∠2、∠3表示△ABC的三个内角,证明∠1+∠2+∠3=180°.

    解:延长BC至点E,以点C为顶点,在BE的上侧作∠DCE=∠2,则CD∥B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请根据教材提示,结合图一,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2)、结论应用:

    ①如图二,在△ABC中,∠A=60°,BP平分∠ABC,CP平分∠ACB,求∠BPC的度数.

    ②如图三,将△ABC的∠A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1处,折痕为DE.若∠A=α,∠BDA1=β,∠CEA1=γ,则α、β、γ满足的等量关系为  ▲  (用含α、β、γ的代数式表示).

  • 10. 如图,在等边 ABC 中,已知点 E 在直线 AB 上(不与点 AB 重合),点 D 在直线 BC 上,且 ED=EC

    图1

    图2

    (1)、若点 E 为线段 AB 的中点时,求证: DB=AE
    (2)、若 ABC 的边长为2, AE=1 .求 CD 的长.
  • 11. 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 , 点E在边AB上,点FG在边CD上,连接EFEG . 将∠BEG对折,点B落在直线EG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

    (1)、如图1,若点F与点G重合,求∠MEN的度数;
    (2)、如图2,若点G在点F的右侧,且∠FEG=30°,求∠MEN的度数;
    (3)、若∠MEN=α,请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FEG的大小.
  • 12. 如图1,将一段长为60cm绳子AB拉直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折叠处长度忽略不计),使绳子与自身一部分重叠.

    (1)、若将绳子AB沿M、N点折叠,点A、B分别落在 A'B' 处.

    ①如图2,若 A'B' 恰好重合于点О处,MN= cm;

    ②如图3,若点 A' 落在点 B' 的左侧,且 A'B'=20cm ,MN= cm;

    ③若 A'B'=ncm ,MN= cm.(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4,若将绳子AB沿N点折叠后,点B落在 B' 处,在重合部分 B'N 上沿绳子垂直方向剪断,将绳子分为三段,若这三段的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3:4:5,直接写出AN所有可能的长度.

  • 13. 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在边AB上,点F、G在边CD上,连接EF、EG,将∠BEG对折,点B落在直线EG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
    (1)、如图1,若点F与点G重合,求∠MEN的度数;

    (2)、如图2,若点G在点F的右侧,且∠FEG=30°,求∠MEN的度数;

  • 14. 利用折纸可以作出角平分线.

    (1)、如图1,若∠AOB=58°,则∠BOC=
    (2)、折叠长方形纸片,OC,OD均是折痕,折叠后,点A落在点A′,点B落在点B',连接OA'.

    ①如图2,当点B'在OA'上时,判断∠AOC与∠BO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3,当点B'在∠COA'的内部时,连接OB',若∠AOC=44°,∠BOD=61°,求∠A'OB'的度数.

  • 15. 如图, CADCB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1)、若 C=35°D=29° ,求 P 的度数;
    (2)、猜想 DCP 的等量关系.
  • 16.        阅读思考:小迪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表示这两点数的差”来表示,探索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线段 A B B C C D 的长度可表示为: A B = 3 = 4 1 B C = 5 = 4 ( 1 ) C D = 3 = ( 1 ) ( 4 ) , 于是他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当 b > a 时, A B = b a (较大数一较小数).

      
    (1)、尝试应用:

    ①如图2所示,计算: O E =            E F =           

    ②把一条数轴在数m对应的点处对折,使表示-20和2020两数的点恰好互相重合,求数m的值;

    (2)、问题解决:

    ①如图3所示,点P表示数x,点M表示数 2 , 点N表示数 2 x + 8 , 且 M N = 4 P M , 求出点P和点N分别表示的数;

    ②在上述①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Q,使 P Q + Q N = 3 Q M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7. 阅读思考:

    小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可以用“表示这两点数的差”来表示,探索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线段AB,BC,CD的长度可表示为:AB=3=4﹣1,BC=5=4﹣(﹣1),CD=3=(﹣1)﹣(﹣4),于是他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当b>a时,AB=b﹣a(较大数﹣较小数).

    (1)、尝试应用:

    ①如图2所示,计算:OE= , EF=

    ②把一条数轴在数m处对折,使表示﹣18和2020两数的点恰好互相重合,则m=

    (2)、问题解决:

    ①如图3所示,点P表示数x,点M表示数﹣2,点N表示数2x+14,且MN=4PM,求出点P和点N分别表示的数;

    ②在上述①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Q,使PQ+QN=3QM?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8. 同学们,我们己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性质,那么你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吗?

    (1)、如图(1),已知 AOB ,请你画出它的角平分线 OC , 并填空:因为OC是 AOB 的平分线,所以∠ =∠=12AOB
    (2)、如图(2),已知 AOC ,若将 AOC 沿着射线OC翻折,射线OA落在OB处,请你画出射线OB,射线OC一定平分 AOB

    理由如下:因为 BOC 是由 AOC 翻折而成,而翻折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 BOC= , 所以射线 是∠的角平分线.

    (3)、拓展应用
    如图(3),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折叠,使顶点A落在C处,折痕为 OE ,再将它的另一个角也折叠,顶点B落在OC上的D处并且使OD过点C,折痕为OF.直接利用(2)的结论;

    ①若 AOE=30° ,求 EOF 的度数.(写出计算说理过程)

    ②若 AOE=m° ,求 EOF 的度数,从计算中你发现了 EOF 的度数有什么规律?(写出计算说理过程)

  • 19. 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 , 使∠BOC=50°.现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D与射线OB重合,如图2.

    (1)、∠EOC
    (2)、如图3,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此时OC是∠EOB的角平分线,求∠BOD的度数;
    (3)、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旋转,在OEOA重合前,是否有某个时刻满足∠DOC13AOE , 求此时∠BOD的度数.
  • 20. 如图

       

    (1)、如图1,射线OCAOB 的内部,OM平分 AOCON平分 BOC ,若 AOB=110 ,求 MON 的度数;
    (2)、射线OCODAOB 的内部,OM平分 AOCON平分 BOD ,若 AOB=100COD=20 ,求 MON 的度数;
    (3)、在(2)中, AOB=mCOD=n ,其他条件不变,请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MON的度数 ( 不用说理 )
  • 21. 将一副三角板如图1摆放, AOB=60°COD=45°OM 平分 AODON 平分 COB .

    (1)、MON =
    (2)、将图1中的三角板 OCD 绕点 O 旋转到图2的位置,求 MON
    (3)、将图1中的三角板 OCD 绕点 O 旋转到图3的位置,求 MON .
  • 22. 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是
    (2)、数轴上存在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10,则x=
    (3)、若将数轴折叠,使﹣1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3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4)、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1(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折叠后互相重合,则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M: , N:.
  • 23. 操作探究: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左右对折纸面,折痕所在的直线与数轴的交点为“对折中心点”.
    (1)、操作一:左右对折纸面,使1对应的点与-1对应的点重合,则-3对应的点与对应的点重合;
    (2)、操作二:左右对折纸面,使-1对应的点与3对应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对折中心点对应的数为 , 对折后5对应的点与数对应的点重合;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1(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通过计算求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

    (3)、操作三:已知数轴上的点A对应的数是a,点B对应的数是b,对折中心点C对应的数是c,此时点A与点B对折重合,那么a,b,c三数满足的关系式为

  • 24. 如图①,在数轴上有一条线段AB,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1.

    (1)、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2)、若C为线段AB上一点,如图②,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如图③,点B落在点A的右边点B′处,若AB′= 15 B′C,求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多少?
  • 25. 如图,长方形 ABCD 中, AD//BCE 为边 BC 上一点,将长方形沿 AE 折叠( AE 为折痕),使点 B 与点 F 重合, EG 平分 CEFCDG ,过点 GHGEGAD 于点 H

    (1)、求证: HG//AE
    (2)、若 CEG=20° ,求 DHG 的度数
  • 26. 在△ABC中,∠BAC=90°,点D是BC上一点,将△ABD沿AD翻折后得到△AED,边AE交射线BC于点F.

    (1)、如(图1),当AE⊥BC时,求证:DE∥AC
    (2)、若∠C=2∠B,∠BAD=x°(0<x<60)

    ①如(图2),当DE⊥BC时,求x的值.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DEF中有两个角相等.若存在,并求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