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新高考模拟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0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老子指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祭祀用的草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任凭人们自作自息。材料表明老子( )A、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 B、主张对百姓要仁义、宽待 C、认为人类无法战胜大自然 D、强调顺应天道,自然无为2. 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3. 北宋政府允许儒家经典大量刻印,而对于天文图谶、明教经像、边机时务、法令、历书、会要、实录等图书则明令禁止出版。北宋政府此举旨在( )A、引导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展 B、垄断印刷行业的新技术 C、完善科举考试的内容体系 D、使出版业贯彻国家意志4.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封建等级5. 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 )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C、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6.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孙中山颇为此时乐观,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了。这反映出孙中山( )A、未能看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B、认为民族主义目标已经完成 C、认为三民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成功 D、未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7. 1928年7月,南京政府工商部规定,“凡属行销国内之土布,所有50里内外常关税及附征之内地税(即附税)并内地征收之税厘概予免征”。这一规定的实施( )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近代化 B、标志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兴起 C、增强了国货土布市场竞争力 D、旨在改善对外贸易的不利境地8.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A、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C、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9. 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相继成立经济特区。1982年上半年,上海《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映射建立特区。这表明( )A、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未得到中央支持 B、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遇到强大阻力 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10. 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
A、王权演变历程 B、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C、神权演变历程 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11. 截至 1550 年,从新世界运到塞维利亚(西班牙)的黄金多达 66.4 吨,(相当于 708.5 吨白银)。与此同时欧洲中部的银矿和铜矿也兴旺了起来,在 16 世纪 40~50 年代达到了最高点。这一现象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A、大西洋沿岸变成了新的商业中心 B、成为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主要动力 C、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 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地主的势力12. 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
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13. 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义主义按其性质来 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 )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 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 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 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14.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相对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5. 列宁认为,我们曾经是而且现在还是一个小农国家,因此我们向共产主义过渡比其他任何条件下困难得多。他强调,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这一论断( )A、重申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要性 B、阐明了新经济政策存在的局限性 C、指出了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的方向 D、否定了西方的工业化成就及经验16. 下表1950—1989年美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单位:%)年份
联邦政府
州政府
地方政府
合计
1950
15.6
5.3
3.7
24.6
1960
19.2
6.2
4.4
29.8
1970
21.0
8.5
4.0
33.5
1980
23.5
9.8
3.1
36.4
1983
26.4
10.0
4.5
40.9
1989
24.4
7.7
7.1
39.1
由此可知( )
A、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B、福利制度日渐完备 C、干预模式不断僵化 D、政府规模职能扩大二、非选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狄青(1008—1057),北宋名将,出生贫寒,但为人慷慨,尚节义,慎密寡言。宋仁宗宝元初年,西夏李元昊反,狄青随军出征,屡立战功,“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以《左氏春秋》授之。狄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惠州团练使等职。皇佑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仁宗任狄青为宣徽南院使,平定了南方侬智高的叛乱。宋仁宗先后摧升狄青为枢密副使、枢密使。
——据《宋史?狄青传》
材料二 狄青在枢密院任职的四年间,欧阳修三次上书弹劾“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后来狄青被贬到陈州,不久即郁闷而死。狄青死后,宋仁宗为他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赐谥“武襄”。宋神宗把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为他御制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高规格礼节来祭祀。宋代的《说狄青》、杂剧《狄青扑马》等均塑造了其忠孝节义的形象。
——据张春晓《从接受反差到形象神化——试论狄青形象的文学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青在政坛崛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中期以后狄青形象日益受到推崇的原因。18.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材料二: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太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牛,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功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19. 教育家高震东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国家才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杰出的医者
人物
简介
汤飞凡(1897﹣1958)
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19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农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筹建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和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国家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钟南山(1936﹣)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病毒的领军人物,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李兰娟(1947﹣)
感染病(传染病)学家、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和新冠病毒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高震东认识的理解。(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为了保护棉纺织业者的利益,英国国会通过法令,禁止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输入棉织品。这一政策的变化对东印度公司冲击很大,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公司不得不对其经营方向作出相应的调整。17世纪,茶叶最初输入英国的时候,只有公贵族才能享用。18世纪中叶以后,在伯克郡斯特雷特利一个年收入约46英镑的六口之家,每周固定消费2盎司茶叶。
18世纪中叶以前,尽管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贸易尤其是茶叶贸易有所发展,但公司在东方的贸易重心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印度的棉纺织品是公司经营的最主要的商品。18世纪60年代以后,公司逐渐将其亚洲贸易的重心转向中国,茶叶贸易成为公司最大宗的业务
——摘编自谢瑞育《1834年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研究》
材料二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饮茶成为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甚至说:“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
18世纪中叶,当英国东印度公司大力发展对华茶叶贸易的时候,清朝政府却实行严格的限制贸易政策。为了打破贸易地点和对象的限制,东印度公司汉文翻译洪仁辉就决定上京告御状,状告广州贸易制度的不合理。为安抚英人,清政府宣布各种规费一概删除,合并征收,但广州一口通商制度和行商、保商制度维持不变。1793年,当马戛尔尼首次以英国大使的身份访华,马戛尔尼使团的目标不仅仅是为英商排除贸易障碍,以便利英国对华贸易尤其是茶叶贸易的发展,而是要在国家主权平等的基础上彻底改变中英关系,但被清政府当作贡使接待。到19世纪30年代,很多英国商人都主张以炮舰对付“野蛮”的中国人。
——据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叶前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对华茶叶贸易产生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