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必修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12《祝福》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将分赴黑龙江、湖北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B、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略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我们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定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 2. 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排比)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C、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拟人) D、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对偶)
  •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D、《父与子》《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 4. 按要求选择。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的空白处,使语义最通畅的一组关联词是(     )

    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           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慧眼”,          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并非俯拾皆是。小小说材料的获得往往带有偶然性,邂逅相逢,不期而遇。           , 往往要储存一段时间,作者才能大致弄清楚这件小事的意义。写小小说确实需要一点“禅机”。

    A、所以        因为        因而 B、因此        虽然        因而 C、但是        因为        并且 D、但是        尽管        并且
  • 5. 对“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一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B、表明了林冲已感到走投无路,只好求助于神明。 C、反映了林冲随遇而安的思想。 D、“行不上半里多路”是当时(宋元时期)的口语,和现代汉语的规范有区别。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讽刺态度。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3)、《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泽乡[注]

    茅盾

    算来已经是整整的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淋雨还是索索地下着。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颟顸军官的唯一的韬略。军官呢,他们的祖父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

    半夜酒醒,听到那样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又感着砭骨似的秋夜的寒冷。听说昨天从鱼肚子里发现一方素帛,朱书三个字:陈胜王!陈胜?两屯长之一是叫作陈胜呀。突然,从远远的不知何处的高空闯来了尖厉的哀嗥。是近来每夜有的狐狸叫,然而今番的是魔鬼的狐狸叫,是要撕碎你的心那样的哀嗥,断断续续地,是哭,是诉,是吆喝。分明还辨得出字眼儿的呀。

    “说是‘大楚兴’罗?”“又是‘陈胜王’!”面面觑着的两位军官的僵硬的舌头怯生生地吐出这么几个字。宿酒醒了,陈胜的相貌在两位军官的病酒的红眼睛前闪动。是一张多少有点皱纹的太阳晒得焦黑的贫农的面孔。也是这次新编入伍,看他生得高大,这才拨充了屯长。敢是有几斤蛮力?不懂兵法。

    想来陈胜倒不是怎样可怕,可怕的是那雨呀!雨使他们不能赶路,雨使他们给养缺乏;天哪,再是七日七夜的雨,他们九百多人只好饿死了。在饿死的威吓下,光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吧?

    第二天还是淋雨,躲在自己帐里的两位军官简直不敢走动。到处可以碰着怀恨的狞视。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但吃得太多鱼鳖的兵士们好像性格也变成鱼鳖了。没有先前那么温顺,那么沉着。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

    鱼肚子里素帛上写的字,夜半风声中狐狸的人一样话语的鸣嗥,确也使这九百人觉得诧异。然而仅仅是诧异罢了。没有幻想。奉一个什么人为“王”那样事的味儿,他们早已尝得够了。一切他们的期望是挣断身上的镣索。他们很古怪地确信着挣断这镣索的日子已经到了。

    想起自己有地自己耕的快乐,这些现在做了戍卒的“闾左贫民”便觉到只有为了土地的缘故才值得冒险拼命。什么“陈胜王”,他们不关心;如果照例得有一个“王”,那么这“王”一定不应当是从前那样的“王”,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

    风还是虎虎地吹着,雨还是腾腾地下着。比这风雨更汹涌的,是九百戍卒的鼓噪,现在是一阵紧一阵地送进两位军官的帐幕。

    “看出来么?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

    “先斩俩屯长?”

    “即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

    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了。

    “谁给我们掘坑?”

    不是异议,却是商量进行手续,声音是凶悍中带着沉着。“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

    当这样的意念再在两位军官的对射的目光中闪着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这么不成体统的嚷闹:

    “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儿……让他们醉死!”

    两位军官的脸色全变了,嘴唇有些抖颤。交换了又一次的眼色,咬嘴唇,又剔起眉毛,统治阶级的武装者的他们俩全身都涨满了杀气了,然而好像还没有十分决定怎么开始应付,却是陡地一阵夹雨的狂风揭开了帐门,将这两位,太早地并且不意地暴露在嚷闹的群众的眼前了。面对面的斗争再没有拖延缓和的可能!也是被这天公的多事微微一怔的群众朝着帐内看了。是站着的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军中不许高声!左右!拿下扰乱营房的人!”

    拔出剑来的军官大声吆喝,冲着屯长之一叫作吴广的走过来了。

    回答是几乎要震坍营帐那样的群众的怒吼声。也有了兵器在手的“贱奴”们今番不复驯顺!地下火爆发了!

    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乡村到乡村,从郡县到郡县,他们九百人将尽了历史的使命,将燃起一切茅屋中郁积已久的忿火!

    始皇帝死而地分!

    1930年10月6号于上海

    [注]《大泽乡》脱胎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起而亡秦族矣。”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描写了下了整整七天七夜的连绵秋雨以及九百戍卒此时糟糕的处境等,营造了一种凄苦、悲凉、哀伤的氛围,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 B、两个军官因为祖上的功德,担任了率领“闾左贫民”到渔阳的任务,他们整天无所事事,醉成泥猫,小说以小见大,从侧面表现了秦朝当时的社会现实。 C、对鱼肚子中的帛书、狐狸的鸣嗥两件事,军官心生疑惑,戍卒心生诧异;但总体态度是无所谓,军官认为陈胜不懂兵法,戍卒认为只要给土地,谁当王都可以。 D、小说对大泽乡起义前的内容描写很详细,涉及军官、戍卒、陈胜等,但对起义的内容却一笔带过,运用了抒情的笔调和比喻的修辞等。
    (2)、与司马迁的《陈涉世家》相比,《大泽乡》到最后才揭示这次起义是经过谋划的。请从叙述视角的角度分析,小说《大泽乡》是如何在叙述故事时保守起义谋划这个秘密的。
    (3)、茅盾认为自己写历史小说《大泽乡》是在“向现代发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茅盾“向现代发言”的历史小说体现的具体特点。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来自奇怪正方体的声音

    [美国]纳尔逊·邦德

    公元25世纪的人正在呼救……

    全部的人都兴奋得激动起来,在通往公共广场的宽阔大道上,挤满成千上万的居民;而在首都其他地方,还有上百万的人,无法亲眼目睹这个实况,正焦急地在他们的感应器旁等待消息。这奇怪的正方体盒子已经打开,这块巨大的大理石石块,透明、光洁、闪耀,比最高的斯库息尔人还要高上几百尺,它的每一边都超过一百间房子的宽度。几个小时前,这个方块盒子被打开了——一块光滑的石块向后斜着,露出一个深黑的坑洞。

    已经有一班勇敢的探险家进到这正方体盒子中探查真相。他们将要出来。没有人知道这神秘奇怪的方盒来自何方,也没有人能够想像这方盒到底存在多久。据斯库息尔博物馆档案的最初记载,他们预测此物在创世纪时就可能已经存在,因为在历史上,没有一种种族有能力建造这么大的建筑物。靠着感应器,这些斯库息尔人紧张地拨号到公共广场去,以便接收探险队员所传送来的“心灵影像”。突然,感应器的接收画面上出现绿色的微光,看到的人都尖叫出来:探险队回来了。

    杜尔——所有斯库息尔科学家的领导人,站上了圆形讲台。他宽阔、聪明的前额,因过度思考出现了皱纹。他的队员也一个个意志消沉地走上讲台边。杜尔站在影像机前,影像机上一幕幕的影像便开始复印到每一个站在机器前看着它的人的脑子里。而且随着他和机器的心灵感应愈强,影像愈清楚。现在每个斯库息尔人都看见自己跟在一束火把后头,走下一条长长大理石通道,穿过一道地窖的门。几世纪之久的蜘蛛网和灰尘在地上轻轻扬起。空气中传来阵阵霉味和腐尸的气息。火把光亮处,他们发现这通道延伸到一座巨大无比的竞技场。这个巨大空间,使得斯库息尔广场看起来也微不足道。透过心灵感应,每一个人都和杜尔一样正看到自己踩着热切的步伐向前。然后他们停住,围着一个他们一生中所见到的最奇怪景象,举着火把,仔细瞧着。他们看到一排排嵌在墙里的抽屉,这些抽屉都是铜制的,而且上面都雕刻着抽象的花纹。整个奇怪方盒就装满这些抽屉,找不到其他东西。这些影像慢慢消失,杜尔的思想取代了这些景象跟观看者直接沟通。他告诉他们:无可否认,这奇怪的正方盒中,必定藏有许多的秘密,我们尚未解出。这些抽屉代表什么意义呢?我们也无法确知。遗憾的是,要开这些结构错综复杂的抽屉,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我们花费几年工夫,并且利用最现代化的设备,也只可能打开其中的一个。假设有生物曾经建造这些奇怪正方体,那他们的身体一定大得让我们无法想象。在这奇怪正方体中,只有一件东西跟我们现在的机械相类似而我们会操作的。杜尔转身对他的两名助手点点头,然后在一块巨石上蹒跚前进,这块石板是椭圆形的,后面系上一条巨大有弹性的绳索。杜尔继续说:“这条系在石板上的电缆非常的长,而且通到这方盒中心的每个角落。很明显,这个石板必定藏着某些秘密,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必须要等到我们的工程师把它肢解后,才能设法找出答案。”

    杜尔站上这块石板上……当杜尔站在这个按钮上时,从奇怪方盒深黑处,传来电动控制记录器的声音。人——一种人类的声音在说话——“第50世纪的人类啊!我们第25世纪的人类需要你们,看在老天的份上,请快救我们。”

    “当我说话的时候,我们的星球正冲向一团氯气云团中,在这氯气中,我们可保几百年不会消失。我们正遭受世界末日的审判,在这特殊设计的地窖中睡着,我们被迫睡在这里,直到第50世纪的来临。到那时危险才会过去。”“我们地窖的大门已经打开,如果此时有任何人存活,而且空气够新鲜的话,请此人拉下抽屉上的手把,然后我们就会苏醒。”

    “假如没有人听到这个请求,或是此时根本没有人类生存,那么,永别了,亲爱的世界,我们这些睡在地下的生命,将永远睡在地下。”

    杜尔继续迷惑地表示:“斯库息尔的人民啊!我们这群科学家对于这些事的迷惑并不下于你们啊!但你们必须相信我们科学委员会的委员将尽一切努力来解决这些困惑的事情,让大家得知真相。”感应器上蓝色的影像已经消失。斯库息尔人带着迷惑、惊奇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感到困窘,因为任何答案都尚未找出。在街角或在大厅上,在家里或在办公室,他们都避免去谈这件事。从奇怪正方体中发出的声音,并没有被任何生命听到,因为在地球上,第50世纪的统治者是一群蚂蚁——而蚂蚁是没有听觉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即交代核心事件,并且以宏大场景的渲染、科幻元素的使用、生动细节的展示,设置悬念,给读者营造出重大秘密即将揭开的阅读期待。 B、小说渲染正方体盒子的巨大,抽屉结构“错综复杂”,上面有“抽象的花纹”,既称赞人类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也暗含对文明失落的遗憾。 C、小说写斯库息尔人中以杜尔为领导的科学家们无法揭开奇怪正方体的秘密,蕴含着人类局限性的讽刺,无论人类如何发展,都始终有未解之谜。 D、小说结尾交代斯库息尔人原来是一群没有听觉的蚂蚁,他们不能听到人类呼救的声音,以让人绝望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深切的担忧。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斯库息尔人靠着感应器就可以接收传送来的“心灵影像”,就能看到自己探索地窖的画面,既表达他们有发达的文明,也暗合蚂蚁种群特征。 B、杜尔作为斯库息尔科学家的领导人,对正方体知道的情况却并不比人们多,杜尔无知却又煞有介事的形象有几分滑稽,增添了文本的趣味性。 C、从人类呼救的话语看,人类所遭受的世界末日的审判是出于一场意外,而非始于人类制造“平庸的恶”,这样设计情节,削弱了小说批判性。 D、结尾写斯库息尔人无法揭示真相后困惑、惊奇、窘迫以及避而不谈的种种表现,反映了斯库息尔人的自负,因为他们自认为可以知道答案的。
    (3)、作者借这一科幻故事想告诫当代人类哪些思想呢?请简要概括。
    (4)、有人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若据此评论这篇科幻小说,请列出评论要点。

三、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山岩位于广西的左江流域,具有81处、181幅岩画。画面内客主要是双臂上举、双腿下蹲的人形图案,他们成群结队、群情激昂,似在举行某种宗教祭祀仪式。这些“双臂上举、双腿下博”的人形图案被中国学者称为“蹲式人形”。研究者认为,这些岩画诞生在距今2500年至1800之间,是生活在左江流域的古代族群为记录重大祭祀活动或历史事件而制作的“史书”。。

    位于天山腹地的新疆呼图壁岩画也有类似的“蹲式人形”图案。尽管祭祀舞蹈画面人物的头饰、服装乃至民族成分迥异,而舞姿与队列却与广西花山岩画的内容大致相似。考古学家认为,呼图壁岩画制作年代至少要早广西花山岩画1OOO年。

    在阿塞拜疆也能找到与广西花山岩画完全相似的“蹲式人形”岩画,著名的戈布斯坦岩画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以凿刻手法制作,其丰富的画面清晰记录了该地区4万年来不同历史时段的民族图像志资料,其中“蹲式人形”画面被认为属于距今4000年至3000年前青铜时代的岩画遗留。

    同样属于青铜时代“蹲式人形“的岩画,在西欧主要集中于阿尔卑斯山麓的岩画遗址群,其中在全球岩画界闻名遐迩的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岩画,早在1979年便作为全球第一例凿刻类岩画遗产率先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震惊欧洲,也令世界振奋。经研究证实,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蹲式人形”岩画的考古年代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期间,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同类岩画遗存。其人物造型与图像风格与花山岩画如出一辙。不同之处只是花山岩画属于红色涂绘类岩画,而梵尔卡莫尼卡岩画则是铁黑色岩石上的凿刻围案。

    很多岩画遗址中,都能见到这类呈舞踏状的“蹲式人形”,可见,“蹲式人形”图像是世界岩画的重要母题,属于人类古代符号系统中的“原型”符号。这些符号大多来自人类远古时期的图像记忆,虽造型古补简单,却内涵深邃,具有一般符号围案所不具备的厚重与神秘,因而也更具视觉冲击力。

    总之,岩画这个庞大的图像记忆库,让我们有机会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自身演变史,以及人类艺术史进程。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艾曼组尔尔·阿纳蒂教投曾预言,岩画将是21世纪最富于挑战性与前瞻性的研究领域,作为更为立体、丰富、全面的历史学困像资料库,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将由此产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者认为,花山岩画记录了生活在左江流域古代族群的重大条祀活动或历史事件。 B、广西花山岩画的制作年代比新疆呼图整岩画的制作年代早至少1000年。 C、戈布斯坦岩画与广西花山岩画完全相同,其“踏式人形”属于青铜时代的岩画遗留。 D、以花山岩画为代表的中国岩画均用涂绘手法制作,而以梵尔卡莫尼卡为代表的外国岩画均用凿刻手法制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四段用对比论证和引证法,证明了梵尔卡莫尼卡岩画与花山岩画关系密切。 B、文章列述了在不同地域发现的岩画,这些岩画既有相似的元素和特点,又有不同。 C、文章采用例证法,为“蹲式人形”图像是世界岩画的重要母题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 D、文章先列举具体事实材料,而后归纳概括出本文的观点,并揭示了岩画的意义和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地岩画制作年代各不相同,但其“蹲式人形”图像均属于原型符号。 B、“原型”符号虽然古朴简单却内涵深邃、厚重神秘,因而更具视觉冲击力。 C、艾曼纽尔·阿纳蒂认为岩画研究富于挑战性与前瞻性,将由此产生全新的世界史。 D、全面、深入理解人类自身演变史及艺术史进程的最住选择是研究岩画。

四、微写作

  • 10. 下图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插图。请你为这幅图拟写一则解说词。要求:突出某一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0字。

五、选择题组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想要保证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发展稳定,避免其沦为            , 就要求我们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这有助于实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最大化。比如在建立健康社区时,可依照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制定不同的价格和配套服务,借助基础公共产品展开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 , 使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能够得到            的满意服务。这种区别定价的方法,展现了中医药              、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                  )。所以,采取类似方式可以让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得到市场认可,借此加快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度,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社会效益。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虚舟飘瓦          量身定制          因人而异 B、源远流长          虚无缥缈          量体裁衣          因地制宜 C、积厚流光          虚舟飘瓦          量体裁衣          因人而异 D、积厚流光          虚无缥缈          量身定制          因地制宜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得到更多人领悟,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得到提升。 B、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得到提升,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得到更多人领悟。 C、并能提升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使更多人领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D、并能使更多人领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提升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认可程度。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建立健康社区时,可依照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制定不同的价格和配套服务,借助基础公共产品展开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 B、在建立健康社区时,可借助基础公共产品展开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依照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制做不同的价格和配套服务, C、在建立健康社区时,可依照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制做不同的价格和配套服务,借助基础公共产品展开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 D、在建立健康社区时,可借助基础公共产品展开形式多样的增值服务,依照群众的不同需求和喜好,制定不同的价格和配套服务

六、语言表达

  • 12.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要想使螺旋桨产生更大的推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长桨叶。① , 尖端运动的速度也越大,桨的尖端部分受的力也越大,从而带来②。受材料强度及控制嗓声要求的限制,飞机使用了长度较短,而叶片较多的螺旋桨,以便尽可能地③ , 减少嗓声。

  • 13. 请观察这幅名为《鸡教游泳》的漫画,请阐述漫画的寓意,不超过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