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1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4-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海水晒盐 C、石蜡熔化 D、高粱酿酒2.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是氧气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3.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 B、反应后原子的种类增加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4.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炒菜时闻到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D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5. 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C、误服重金属盐可用鸡蛋清解毒 D、直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6.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7. 下列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捧不断搅拌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8. 实验室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 D、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9.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10.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呈蓝色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C、滤渣中只有Ag、Cu D、滤液中的阳离子有Ag+、Cu2+、Zn2+11.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恒温蒸发,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12. 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中含有LiFePO4 , 其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13. 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预期目的
做法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B
制取纯净液态氧气
将液态空气升温使N2逸出
C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
D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14. 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
15.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
-
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中(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3)、溴元素与图二中A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符号为(类比氯化钠的化学符号书写)。(4)、若图二中C表示离子,则离子符号是。17. 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1)、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净水器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当温度为℃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的方法是。
③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300g,分别蒸发等量的水,所得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18.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或元素的字母序号填空:A 金属材料 B NH4NO3 C 有机合成材料 D 钙元素 E 糖类
(1)、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传播,小明出门购物时戴上了口罩和一次性塑料手套,在市购买了大米等物品,则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 , 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 , 制手套的塑料属于。(2)、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3)、老年人为预防骨质疏松,应多吃含有的食物。三、综合题
-
19. 饮用水消毒是抑制传染病爆发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水反应制得,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Ca(ClO)2】和氯化钙,易溶于水,如图为制取漂白粉的工业流程简图:
(1)、写出步骤Ⅱ中碳酸钙高温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化学反应方程式;(2)、步骤Ⅲ加入足量水溶解主要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和“化学”);实验室进行操作A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3)、饱和食盐水电解时发生如下反应:2NaCl+2H2O2NaOH+H2↑+X↑,请写出X的化学式 , 写出氢气的一种用途。(4)、通过步骤Ⅴ可以推测漂白粉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是。20. 如图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实验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实验室里若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选择(填字母代号),若要得到干燥二氧化碳,还要用到G装置,则G装置所盛试剂名称是。21. 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1)、活动一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右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下图), 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可以确定: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小组同学对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2)、【提出问题】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OH-、CO32-、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O32-、无Ca2+
方案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指示剂除外)
①
②
①有CO32-、无Ca2+
②有OH-
(3)、【反思与评价】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 他的理由是。
(4)、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5)、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四、计算题
-
22. 在烧杯中加入68g过氧化氢溶液和5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71.4g.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