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ūn) 农谚(yàn) 冗杂(rǒng) 戛然而止(jiā) B、褶皱(zhě) 行辈(háng) 糜子(mí) 销声匿迹(nì) C、闭塞(sè) 斡旋(wò) 狩猎(shǒu) 大彻大悟(chè) D、缄默(jiān) 晦暗(huì) 屹立(yì) 风雪载途(zà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腐蚀 枯躁 熙熙然 海枯石烂 B、陨石 翩然 马前卒 周而复始 C、思慕 恬静 乌蓬船 天衣无缝 D、勇跃 欺侮 暖融融 目空一切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炎热的夏季草长莺飞 , 大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浓浓的绿荫。 B、四大名著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写尽了人情世故。 C、济南市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使偏远山村从无人问津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D、疫情期间,全国一盘棋,以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速度”创造了疫情防控的中国奇迹。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全民阅读不断深化的今天,让泉城书房成为济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济南与泉水共生共荣,我们要弘扬、积累、传承以泉水为核心的“泉文化”。 C、千佛山“三月三”庙会的目的是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市民游园内容的盛会。 D、3月26日,济南地铁2号线正式“上岗”,它是济南首条东西贯穿主城区的地铁线路。5.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①到了北雁南飞的时候,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②接着,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③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④气温渐渐升高,骄阳似火,植物开始孕育果实了。
A、②①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 B、陕北民歌“信天游”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C、“苏、黄共阅一手卷”,手卷的卷端指手卷的左端,卷末指手卷的右端。 D、《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二、课内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欲穷其林 穷:尽 B、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C、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D、处处志之 志:标志(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B、忘路之远近 能以径寸之木 C、其中往来种作 其如土石何 D、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处处显示桃花林的美,为桃花源的出现做了铺垫。 B、结尾处桃花源隐没在奇山秀水中,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 C、文章言简意丰,仅“具答之”三字就突出了桃花源内外生活的巨大差异。 D、“世外桃源”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承载着人们对清静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三、课外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① , 焚茅筏② ,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③而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④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⑤洼然,若垤⑥若穴,尺寸千里,攒蹙⑦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节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①榛莽:丛生的草木。②茅筏:茅草。③箕踞(jī jù):两脚伸开如簸箕状,一种随意的坐姿。④衽(rèn)席:席子。⑤岈(xiā)然:山谷空阔的样子。⑥垤(dié):蚁穴外的积土。⑦攒蹙:聚集收缩。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则 凡 数 州 之 土 壤 皆 在 衽 席 之 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3)、作者站在西山之上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四、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小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②。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翻:反而。②蛩(qióng):蝗虫、蟋蟀的别名。
(1)、下列对诗作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 B、颔联写诗人游历在外,偶然与故友相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 C、颈联化用《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烘托美好氛围。 D、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2)、赏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畏”字的妙处。五、句子默写
-
10.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窈窕淑女,。(《诗经·关雎》)(2)、 , 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3)、纵我不往,。(《诗经·子衿》)(4)、 ,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潭中鱼可百许头,。(柳宗元《小石潭记》(6)、《蒹葭》开篇渲染萧索凄迷氛围的诗句: ,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诗句是: , 。
六、名著阅读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尼娜日记(节选)
一九二〇年十月八日
A第一次不需要搀扶能在花园里散步了。他老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说快了。现在我才明白,A为什么没有呻吟过,而且绝不肯呻吟。A是这样回答我的:“您读一读《牛虻》明白了。”
(材料2)
丽达日记(节选)
一九二二年一月九日
今天原本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大家已经战胜了可怕的严寒,铁路各个车站均已获得充足的宝贵木柴,而我刚刚参加完庆祝胜利的大会——市苏维埃为祝贺修建铁路的凯旋英雄们而举行的扩大会议。是的,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是为了这个胜利,我亲爱的两个同志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一个是克拉维切克,另一个就是A.
(1)、以上材料选自①《》,作者是②(国家)的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其中人物A是③(人名)。(2)、作者善于用日记、书信记述人物成长经历,烘托人物精神品质。请结合本书的相关情节 , 分别概述两则材料所记述的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及其精神品质。七、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①“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堞,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
②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
③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分泌的营养物质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④“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中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嬴。
⑤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⑥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也曾说:亚马逊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⑦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的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极精确但又脆弱的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的循环,各部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作者:秦自民,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蝴蝶和开花植物是协同进化的。(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B、第②段举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C、第⑦段中“可能”一词,说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文章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①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②六十多年前,我到北京来考大学,就下榻于西单大木仓里面一条小胡同中的一个小公寓里。白天忙于到沙滩北大三院去应试。北大与清华各考三天,考得我焦头烂额,筋疲力尽。夜里回到公寓小屋中,还要忍受臭虫的围攻,特别可怕的是那些臭虫的空降部队,防不胜防。
③但是,我们这一帮山东来的学生仍然能够苦中作乐。在黄昏时分,总要到西单一带去逛街。街灯并不辉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也会令人不快。我们却甘之若饴。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此时鼻管里会蓦然涌入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回到公寓,又能听到小胡同中的叫卖声:“驴肉!驴肉!”“王致和的臭豆腐!”其声悠扬、深邃,还含有一点凄清之意。这声音把我送入梦中,送到与臭虫搏斗的战场上。
④将近五十年前,我在欧洲待了十年多以后,又回到了故都。这一次是住在东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翠花胡同,与南面的东厂胡同为邻。我住的地方后门在翠花胡同,前门则在东厂胡同,据说就是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所在地。我感兴趣的是这一所大房子本身。它地跨两个胡同,其大可知。里面重楼复阁,回廊盘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一个陌生人走进去,必然是如入迷宫,不辨东西。
⑤然而,这样复杂的内容,无论是从前面的东厂胡同,还是从后面的翠花胡同,都是看不出来的。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这是北京许多小胡同共有的特点。
⑥据说当年黎元洪在这里住过。我住在这里的时候,北大校长胡适住在黎住过的房子中。我住的地方仅仅是这个大院子中的一个旮旯,在西北角上。但是这个旮旯也并不小,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我第一次体会到“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我住在最深一层院子的东房中,院子里摆满了汉代的砖棺。黄昏时分,总会让人感觉到鬼影憧憧,毛骨悚然。所以很少有人敢在晚上来造访。我每日“与棺为邻”,倒也过得很安静。
⑦第二进院子里有很多树木,我最初没有注意是什么树。有一个夏日的晚上,刚下过一阵雨,我走在树下,忽然闻到一股幽香。原来这些是马缨花树,树上正开着繁花,幽香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⑧这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西单的栀子花和茉莉花的香气。当时我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孩子,现在成了中年人。相距将近二十年的两个我,忽然融合到一起来了。
⑨不管是六十多年,还是五十年,都成为过去了。现在北京的面貌天天在改变,层楼摩天,国道宽敞。然而那些可爱的小胡同,却日渐消逝,被摩天大楼吞噬掉了。看来在现实中小胡同的命运和地位都要日趋消沉,这是不可抗御的,也不一定就算是坏事。可是我仍然执着地关心我的小胡同。就让它们在我的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⑩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
1993年10月25日
(作者:季羡林,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要求填空。时间
胡同特点
“我”的心情
六十多年前
土泥夹杂,花香四溢
①
将近五十年前
②
安静
现在
被摩天大楼吞噬
③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
此时鼻管里会蓦然涌入一股幽香,是从路旁小花摊上的栀子花和茉莉花那里散发出来的。
②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
就让它们在我的心中占一个地位吧,永远,永远。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外面十分简单,里面十分复杂;外面十分平凡,里面十分神奇”的理解。(4)、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一段的作用。八、作文
-
14. 按要求作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社戏》中的“平桥村”是“迅哥儿”童年的乐土,即使普通的豆和无聊的戏都成为他美好的回忆;季羡林曾说“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家乡的一个物件、一样美食、一处景观、一种风俗……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无论身在何方,“家乡”都会带给我们内心的感动和精神的滋养。
请以“我和我的家乡”为题目 ,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7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