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三国两晋南北朝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3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 (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 2.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 3. 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 4.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 5.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 6. 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 7.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

    西周初年

    颂天

    《大雅》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疑天

    《小雅》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骂天

    《国风》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不理天

    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 8. 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 9. 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 10.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 11.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
    A、推行科举制 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 12. 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 13. 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识图(下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   )

    A、 B、 C、 D、
  • 14. 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
    A、小纂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 15.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 16.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17. 某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古代铜镜,上有铭文:“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大悔”“孝言之始孝为右”“居必忠必信”等。从这些铭文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铜镜制造于西汉 D、宣扬儒家伦理思想
  • 18. 武王火商后,周人将商人的失国,归咎于商人德行的败坏而失掉天命,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在天命的监督和裁判之下,统治者必须恪守一定的道德标准。这反映出周人(    )
    A、全面否定商朝成就 B、深受封建迷信束缚 C、严格遵守宗法传统 D、对德治思想的阐发
  • 19. 下图是发现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姜寨文明的特征是(   )

    A、种植玉米,兼有饲养家畜 B、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明 C、阶级出现,形成早期国家 D、定居生活,形成原始聚落
  • 20. 公元前8世纪末随国与楚国发生战争,随国大夫季梁分析形势说:楚大随小,小国要战胜大国,必须忠于民而信于神。民是“神之主”,“民和”神就会降福;“民各有心”神就不知所从。这表明春秋时期(   )
    A、宗法分封制度瓦解 B、诸侯争霸日渐频繁 C、天命神权思想崩溃 D、民本思想已经出现
  • 21.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随后,秦朝政府有组织地迁徙一些北方人到岭南居住。秦朝政府的移民活动(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疆域面积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建立了中央集权
  • 22. 根据考古发掘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在山东省存在大量的冶铁作坊,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今湖北省也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各种工具设施一应俱全。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冶铁技术交流日益频繁 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 23. “武王灭商后,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建起一个以姬姓周室宗族体系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族的华夏国家社会。”材料意在说明周王朝(    )
    A、是单一民族国家 B、有一定的统一性 C、实行土地国有制 D、形成了中央集权
  • 24. 在甲骨卜辞中,商王自称“余一人”,王以下有各级的贵族与官吏,如“尹”、“卜”、“工”等;《尚书.盘庚》中也有“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等官名的记载。这表明商代( )
    A、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B、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 C、官僚制度趋于完备 D、等级秩序较为森严
  • 25. 秦朝芝罘碑文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义诛信行....烹灭强暴,振救黔首;琅邪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同父子,圣智仁......上农除末。由此可知( )
    A、秦朝执政严格奉行法家思想 B、百姓为秦始皇歌功颂德 C、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 D、秦朝短命而亡另有其因
  • 26. 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国时期,有识之士认为夷、夏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居楚则楚,居夏则夏”,“四夷不与中国同”的观念逐步淡化。这表明战国时期(    )
    A、中原正统思想趋于崩解 B、民族平等得到普遍认同 C、华夏共同体的意识勃兴 D、官僚政治已是大势所趋
  • 27. 西周初期,周王室通过赐姓、命氏来分封新的诸侯国,这些受封的诸侯承担起向更远的地方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的使命。这表明分封制(    )
    A、导致了诸侯争霸形成 B、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区域 C、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 28. 在周代,天子只辖诸侯而不辖大夫;同样,诸侯只辖大夫但不辖其家臣;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这反映出周代(    ) 
    A、人伦政治的瓦解 B、贵族政治的衰落 C、中央集权的破坏 D、君统与宗统的结合
  • 29. 出土文物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篇记载了当时官吏的基本要求: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据此可知,秦代(    ) 
    A、倡行礼治思想 B、重视官吏品行 C、推崇德主刑辅 D、忽视官吏政绩
  • 30. 记载上古历史的先秦文献《尚书》中多处出现“民监”“民视”“民听”“保民”等记录。这表明我国(    )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 B、民主观念较早成熟 C、血缘政治影响式微 D、早期国家崇尚平等
  • 31. 下图是1971年在内蒙古东部和林格尔县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宁城图》“宁市中”局部。这一壁画作品(    )

    A、是对草市生活的真实描绘 B、可印证民族交融的状况 C、展示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D、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 32. 《春秋》记载的宋襄公三年和鲁定公四年的诸侯会盟上,作为周王室的代表单子、刘子两人排在霸主晋侯之前。上述做法(    )
    A、说明子爵高于侯爵 B、因为单刘二人德高望重 C、是对周王室的尊崇 D、反映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 33. 春秋时,鲁有郊礼,此天子之礼也。季孙氏祭泰山,此诸侯之礼也。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祭祀后天子撤去祭品所唱之诗)彻。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遭到破坏 B、分封制走向崩溃 C、贵族阶级已经堕落 D、宗法制得到巩固

二、材料分析题

  • 3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曾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子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

    ----据《长乐老自叙》

    材料二:

    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

    ----《旧五代史》

    材料三:

    子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别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子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乎。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新五代史》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 35.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

    ——摘编自《汉书》等

    材料二:

    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遁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

    ——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
  • 36.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 37.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濞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汉初王国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

    ﹣﹣改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

    (1)、根据材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
  •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法者,宽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引自《韩非子》

    材料二: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与“郡县”为历文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

    ——选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例举若干战国法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法家学派在汉代以来的命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礼崩乐坏”对周朝的直接影响,分析说明“郡县”和“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以及郡县制建立的作用。
  • 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e,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史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 40. 【家训与传统文化】

    材料一:《孔氏祖训箴规》对孔子后裔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居家思俭,不要嗜利忘义;子孙为官者,凡遇民间诉讼,必当理性判断,不愧为良吏;读书明理,做一名谦谦君子。

    ——摘编自《孔氏祖训箴规》

    材料二: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氏祖训箴规》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实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研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

    命女红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命典馈酿春酒。

    三月

    是月也,杏华盛,可菑沙白轻土之田。

    时雨降,可种秔稻。

    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可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材料二:《隋志》“农家”:《四民月令》一卷,后汉大尚书崔实撰写。《旧唐书》同。《新唐志》做“崔湜”,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有辑本,编次不伦,且多罣漏(罣漏:提及者少而遗漏者多)。王本又误以《齐人月令》谓即《四民月令》,而所采《齐民要术》有今本所无者六事。其文不类,未知何据……

    嘉庆乙亥岁秋九月,乌程严可均谨叙。

    ——摘编自《严可均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四民月令》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

  • 42. 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  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