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图表材料(中国史)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2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分 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
2.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
3. 图片承载着鲜活的历史。某班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图片,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
4. 下列图片所示工具,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是( )A、石器 B、骨耜 C、铁农具 D、曲辕犁
-
5. 下图是《榜葛剌进麒麟图》,它描绘的是15世纪早期南亚地区的榜葛剌国王来中国进献长颈鹿的场景。当时的中国人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与这一场景的出现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城 B、宋辽澶渊之盟 C、郑和下西洋 D、雅克萨之战
-
6. 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右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见(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
7. 央视一套《典籍里的中国》激发了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了分类,其中 处可选的是( )
历史类:《史记》 《资治通鉴》
医药类:《千金方》 《 》
文学类:《三国演义》 《红楼梦》
A、《梦溪笔谈》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
8. 兰茂(1397~1476),明代云南嵩明人,著名学者、药物学家。他编著的《滇南本草》是一部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物,包括民族药物在内的药物学著作。一百多年后,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著名的药物学著作( )
《滇南本草》书影
A、《伤寒杂病论》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
9. 图4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
吹笛
吹口哨
舞蹈
击节板
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
10. 如图两幅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地记载了我国古代的造缸和采煤技术。由此判断这部著作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
11.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
12.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书中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武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此书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
13. 如图是明代一部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巨著。该著作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宋应星
-
14. 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A、打制石器 B、骨耜 C、青铜铲 D、铁农具
-
15. 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骨耜
曲辕犁
翻车
筒车
A、政治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学艺术繁荣 -
16. 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
A、体制改革 B、钢铁长城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 -
17. 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若按照事件发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差耻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
18. 如图为维新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这些报刊( )A、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主要宣传民主共和进步思想 C、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D、为变法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
19. 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下图所示对联纪念的是(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的胜利
-
20. 下图老广告可证明( )A、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抗美援朝运动开展 C、改革开放政策推行 D、三大改造实行过程
-
21.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A、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
22. 读下表,提炼反映的主题(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2001年
事件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加入世贸组织
A、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
23.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制定了“一五”计划 C、会后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通过了土地改革决议
-
24. 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以下这组图片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政策
-
25. 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
26. 如图反映了(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
27. 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A、健全交通网,改善民生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C、发展高科技,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
-
28. 结合下表,为解决重工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址和发电量的实行( )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三大改造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9. 下图为1953~1957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图。据此可知( )A、一五计划成就显著 B、英美经济持续衰落 C、中国经济出现冒进 D、三国均完成工业化
-
30. “共和国勋章”是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如图是其中的一位英雄模范。他是(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屠呦呦
-
31. 如图呈现的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哪些行业领域取得的建设成就 ( )A、国防建设领域下 B、农业和商业领域 C、工业和交通领域 D、教育和医药领域
-
32. 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
33. 下图人物被称赞为“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亚洲的英雄”。下列属于他的贡献的是( )A、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发现青蒿素 D、研发神舟系列飞船
-
34. 下边三幅图共同佐证了哪一历史事件(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35. 如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国家或地区
主要文献
苏联
1918年苏俄宪法、1936年苏联宪法
欧洲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法国等国宪法
中国
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A、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 -
36. 下图所示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行 D、相对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
-
37.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以下是投票情况(部分)。这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是( )
大洲
投赞成票的国家
占赞成票总数比重
亚洲
缅甸等19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12个)
68.42%
非洲
加纳等26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4个)
拉丁美洲
智利等7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个)
A、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B、欧洲走上联合之路 C、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全部主权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