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15 文言文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26 类型:二轮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雄才大略 略胜一筹 攻城略地 B、不以疾也 手疾眼快 奋笔疾书 疾步如飞 C、良多趣味 良辰美景 用心良苦 良师益友 D、望峰息心 川流不息 杳无消息 息事宁人(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理解: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见到太阳和月亮,侧面凸显出三峡山势连绵、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特点。
B、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翻译: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理解:春冬时节,从江上看向两岸,山水奇丽、树木繁茂,各种景物相映成趣,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翻译: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也持续地啼叫。
理解:猿鸣与蝉声、泉水声等相互交织,和谐动听,令人愉悦,而非“高猿长啸”的肃杀悲凉。
(3)、根据两篇短文和《天目》,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天目
袁宏道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①岩,庵宇②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③ , 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④ , 高不逾数尺,一株直⑤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⑥绍兴破塘,而清⑦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⑧结室之想矣。
(有删减)
注:①[县]同“悬”,悬挂。②[庵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③[不常]不能持久。④[盖]华盖。⑤[直]同“值”,价值。⑥[类]像。⑦[清]清爽鲜美可口。⑧[出缠]指脱离了人间烦恼的束缚。
中国文人常常寄情山水。三峡的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富春江的山“”,天目山“石壁竦峭”,都是对“峻”的充分体现;“素湍绿潭”的三峡水,既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富春江水湍急的特点,又有天目山飞泉的特点。山水特点相近,笔端流露的情感不尽相同。三篇作品都抒发了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与朱元思书》和《天目》都表现出的意愿,《与朱元思书》还表达了之意。
2.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 , 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而后作 作: ②人恒过 恒: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④越王句践①反国 反:
⑤饮食亦尝胆也 尝: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女忘稽之耻邪?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越王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3.【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孟子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翼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之冠
必敬必戒
尊德乐义
(2)、翻译下列句子。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3)、根据【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4)、【甲】【乙】两文都出自《孟子》。【甲】文中孟子反驳景春的观点时,先运用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孙衍、张仪等行的是“妾妇之道”,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何谓大丈夫;【乙】文则运用道理论证,阐述了“ , ”的主张。4. 文言文阅读【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 ,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于事,四海左宁,便不存意⑤。”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必先苦其心志 苦:
行拂乱其所为 乱:
犹割股以啖腹 股:
若耽嗜滋味 嗜: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管夷吾举于士/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3)、翻译下列句子。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4)、【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 的中心论点。【乙】文中,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5)、【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5.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各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沿溯阻绝( )
不以疾也( )
发大溪口( )
仰视天如匹练然( )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滪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等到夏秋水涨时,。(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 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⑴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乙】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⑵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
【注释】①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已而之细柳军()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单于素闻广贤()
以故得脱()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细柳营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含义丰富,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周亚夫和李广都称得上是“真将军”,但两文表现人物性格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各找一个角度简要说一说。7.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子作文以记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鸣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意!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有自岳阳至者,以膝候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藤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
(节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
【注释】①按图∶按照地图,文中指看着地图。②远迩∶远近。③惠利∶指思惠利益。④作者;建造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增其旧制 ②沙鸥翔集
③问其作而名者④夫以百步之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
(3)、(甲)(乙)两文都为应邀之作,各侧重表达怎样的主题?(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也是他坚守的人生信条,“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说说他是如何践行的。【链接材料一】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责,非宾客不重肉。子农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链接材料二】岁大埋早,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间曰∶"营校中半目不食,当何如?"帝侧然,乃令仲淹安抚江、淮。
注释:①方∶正。②循行∶查看。③报∶回复。
8. 阅读选文,完成(1)-(4)题。【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展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覆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富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经袍散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好然以和。喜超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为尉于创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进琴以为别。
(选自欧阳修《送杨宾序》,有删减)
注∶①官声数引∶几首乐曲。宫,与下文中的"羽"同为古代五音之一。②写∶宣泄。③杨君∶即杨寘(zhì)。④剑浦∶今福建南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多疾之体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B、而南方少医药 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予尝有幽忧之疾 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D、为尉于剑浦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②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忽然 变 之 急者 凄 然 以 促 缓 者 舒然 以和
(4)、甲、乙两文同为赠序,都是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劝勉他人,两篇赠序劝勉的目的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某①启:仆②居东坡③ , 作陂④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⑤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选自苏轼《与章子厚》)
【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疮疖,⑥黑牡丹:对病牛的戏称。
(1)、“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句中“谪”字的意思是。(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1处)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咴之
(3)、结合古文内容,谈谈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10.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安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时期的思想家。(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空乏其身()②人恒过()
③米粟非不多也()④亲戚畔之()
(3)、结合文章内容,从论证的角度来看,这两篇文章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联系两篇文章,请你说说国家若要长治久安且发展壮大需要哪些条件。(5)、联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内容对出下联上联:施行仁政拥有天下;
下联: